

驴小乐
水中的芦苇(2007-09-01 19:22:12)

喜欢茅茅的人习惯把她称作芦苇,是啊,她不就是“芦苇”吗?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是我们学到一篇短文,是一篇关于芦苇的文章,文章作者似乎对芦苇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这种本平常的植物描写的活脱脱的那么真实,他说芦苇一年四季都充满生命力,不论遇到多么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不论风再怎么猛烈她也决不屈服她那坚毅挺拔的躯干托起那柔软的苇絮,而苇絮在风的带动下漫天飞洒,一棵芦苇两棵芦苇......连绵起来就成了壮观的芦苇荡。那漫天的苇絮就像是一个个承载着生存使命的使者。
而文章的另一番描述才是让我对这小小的芦苇肃然起敬的原因, 那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我对芦苇理解的重点,那一段描写的是“芦苇”精神,
作者说芦苇像疆场上的勇敢者,她总是生长在有水的地方,她的根系很发达很坚韧发达是因为要向有水的地方靠近,坚韧是因为她要随时应对可能发的灾害,当灾难降临的时她那顽强的根系牢牢的扎在土地里,深深的抓住那片滋养他的土地,抓住那片属于自己的地方,当严寒来临的时候也是芦苇繁华的败落的时候但不是衰败,表面上看去似乎芦苇高高挺拔的身躯开始变的干枯脆弱,最后消融在泥土里这是在地表你看不见那些曾经威风建朔的身躯,同时你也看不见深埋与底下的生机,在底下芦苇的生命本源仍然在维持着芦苇的生命,严寒走远后芦苇们又开始新的生命。老师说着叫借物喻人,重点在喻人,学完课文后我对芦苇这种植物有了很深的印象,但只是对课文中对芦苇的描述产生了印象。
那时我只觉得那篇文章很有内涵我很是喜欢,但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有“芦苇”精的人。直到我知道了茅威涛,认识了茅威涛,
了解了茅威涛之后我发现了芦苇精神的含义就是坚持,坚强,大无畏,智慧和从容,而芦苇本身又是高洁的。美丽的,这两种概念融合的人在一起实在很出色,至少我是这样觉得。
都说女人似水,把茅茅比做水中的芦苇真是恰倒好处,无论是在她的事业上还是生活中我觉得她都称得上是完美的女人,她既有似水温柔的慈母的一面,也有坚持独到事业心的一面,她很有风格,对于越剧的理解很独到,她饰演的角色很经典,但她又把越剧的经典曲目变的更加经典,她对越剧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她坚持越剧的改革,大胆的删减舞台表演的程式化动作,加入许多恰倒好处的舞蹈动作使得这么一种传统,古老的曲艺形式被更多的现代人接受,在面队人们对她的置疑时她用她的独特和实力无言的回驳了这些人。她这一系列的举动都表先出她的智慧,坚持,从容,这像芦苇一样的女人,值得我们把她作为榜样的,这是我头一次对人有这样的评价,也许说的回有点夸但这绝对是我本人的真实想法,我从来没有这样评价过其他的女性,惟独茅掌门,因为我觉得她够优秀,我的说法不代表什么,但我相信我对茅茅的赞扬一定会得到广大茅迷的认可的。
嘿哈 , 这是我理解的水中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