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回复贴,共1
新生研讨课是进入川大的初次上课,带着好奇和一些感性的认识,我来到了这个课堂。时间过得飞快,现在这门课程已经结束,回顾所学,我有以下两点心得体会。 我学到了什么?虽然研讨课每周只有一节,但是给我们授课的都是该课程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授,作为新生有机会听他们讲课,如沐春风,几乎每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知识层面而言,我了解到了药学的概念及其8大分类,还有中药与药物监管的知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药代原理的那节课。原来药代就是药物进入人体,然后在体内代谢以及排除体外的过程。中药中最主要的物质就是草本,而草本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的,而草本是天然物质。由此我明白了中药是比较健康的一类药物。 尽管我还没有选定自己的专业,了解的其实还很浅显,但重要的是,这门课程激发了我对药学大类的些许兴趣,使我对科研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老师们通过一个个实例教给我们:怎样看表格读取信息;怎样进行专业文献检索;怎样制作PPT等等。这些方法和技巧着实使我受益匪浅。最后一点不得不提,老师们不仅一个个学识渊博,专业知识深厚,尤其是他们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严谨治学的态度,令我十分佩服,值得所有学生学习。 一点小小的建议。新生研讨课的形式是分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次PPT进行讲演。现在回过头来看,讨论实在太少了。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个人觉得,这样一来,研讨课就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开设目的。虽然‘听’能使学生学的更多,但是只有讨论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我建议:每堂课前三分之一时间由老师讲,后三分之二时间,师生围坐成一圈,就老师给出的课题各抒己见,互相讨论,最后由老师给出总结,帮助大家提高。而对于不擅发言的同学,大家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理解,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说件遗憾的事,由于和老师接触太少的缘故,加之性格有点内向,我至今还不能说出几位老师的姓名,实在惭愧得很。希望老师们能够走进学生,与学生做好朋友,我们愿意以你们为榜样,做到最好!


IP属地:陕西1楼2014-10-19 20:52回复
    挺厉害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19 2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