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杜诗详注.清仇占鳌.中华书局.1979》PDF文件,2458页,已经公布在我的《百度云》-《杜甫及杜甫诗》专辑:
http://yun.baidu.com/pcloud/album/info?query_uk=2701273083&album_id=5661305030486730062, 与吧友网友分享共享。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txt文本下载十方清静 [楼主] 发表于:2010-11-16 00:47
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备受磨难,本着忧国忧民、激愤忾悯的情怀,其诗作较真实地描述了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面貌,反映了民间疾苦,有“诗史”之称。杜诗艺术成就极高,为历代所重视,注家蜂起,到宋代有“千家注杜”之说。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资料极为详尽,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
在上海市奉贤区档案馆的资料室里有一套线装书,名为《杜诗详注》,形成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刻印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至今已经有304年。
杜甫(公元七一二-七七0),字子美,唐代的大诗人。他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官僚家庭,祖籍襄阳,后来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杜甫曾在长安东南郊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有时自称“少陵野老”,所以后人也称之为杜少陵。杜甫的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巨大变化。杜诗的艺术有多方面的成就,无论古体、近体、五言、七言,都有他独到的长处。杜诗到了宋代日益受人重视,注家蜂起,当时就号称有千家注杜。后来又有人陆续为杜诗作了一些评注。清初朱鹤龄、钱谦益都有杜诗注本。稍后,仇兆鳌(公元一六三八-一七一三以后)汇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
奉贤区档案馆馆藏的这套《杜诗详注》由清翰林院编修仇兆鳌编著。26×16.3(公分)开本,全书14册,分为二十五集。
第一册里有首卷、表:系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十一月翰林院编修仇兆鳌的上表;
序:系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癸酉岁长至日翰林院编修仇兆鳌序;
本传:有旧唐书文苑本传,落款为刘昫,新唐书本传,落款为宋祁;
世系:杜氏世系,从一代当阳侯杜预至十五代杜嗣业(杜甫为十三代);
年谱:杜工部年谱,从唐睿宗先天元年壬子(即景云三年)至大历五年庚戌,杜甫五十九岁都有记载;
凡例:杜诗凡例计二十则,分别为杜诗会编、杜诗刊误、杜诗编年、杜诗分章、杜诗分段、内注解意、外注引古、杜诗根据、杜诗褒贬、杜诗伪注、杜诗谬评、历代注杜、近人注杜、杜赋注解、杜文注释、诗文附录、少陵大节、少陵广怀、少陵谥法、少陵逸事;目录:
卷之一34目、卷之二24目、卷之三35目、卷之四30目、卷之五32目、卷之六51目、卷之七40目、卷之八38目、卷之九65目、卷之十78目、卷之十一63目、卷之十二82目、卷之十三48目、卷之十四75目、卷之十五55目、卷之十六17目、卷之十七43目、卷之十八62目、卷之十九46目、卷之二十65目、卷之二十一58目、卷之二十二73目、卷之二十三57目、卷之二十四(赋赞)10目、
卷之二十五(文集诗序)38目。
从本书末尾的落款处作者“岁在甲申菊月兆鳌附记”来看,当完工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据中华书局1979年10月出版的《杜诗详注》“出版说明”中讲到“《杜诗详注》自序作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但书刻成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可能有误)。
【原文楼主注:
殆知阁藏书子站可以在线阅读以及全文检索本站现有的全部古代文献资料。请大家都帮忙测试一下。
http://wenxian.fanren8.com/ 谢谢。。】
【
所给链接http://wenxian.fanren8.com/ 有大量值得浏览、收藏的文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