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思维方式
玛雅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除语言方面的证据之外,在思维方式上也有大量的证据。玛雅人和中国人基本思维方式的共同特点都是反映天人合一,自然与社会的一致。从社会发展的大方面来说,玛雅人认为兴盛、和平与富强同衰落、战争与贫困成周期性的交替。而这又和玛雅人的天文历法计算有一定的关系,他们认为大约每13个历法上的20年就有一次祸福循环。例如奇琴伊察城的放弃和玛雅潘城邦的称霸,以及后来玛雅潘城的衰败和西班牙人的征服,都表现了这种历法兴衰的周期循环。这种历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观是很一致的。
玛雅人的基本人生观可以用“一切都不要过分”来概括,这与中国古代占主导的人生哲学“中庸之道”又非常一致。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玛雅人很尊重自然环境,狩猎很节制,一是不愿滥杀无辜的动物,二是要给其他猎人留下觅食的机会。在种田、焚烧林木前要祭祀,祈求神灵原谅和保佑,同时按人口所需来量耕地,既保证食用,又不过多生产,破坏自然。所以玛雅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玛雅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很多都和中国人一样。玛雅人管诗人叫“阿风”,诗等于风;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里各地方的民歌也叫风。在玛雅人的言语里,花可以表示自然的花,也可以指人好色贪淫,与中国人相同。玛雅人认为的颜色象征意义也和中国人一致:红色象征权力,黄色象征吉祥,白色象征不实,所以白父等于汉语的伯父,白母等于汉语的伯母。中国古代管乳叫谷,而玛雅人则管玉米叫乳汁,管玉米棒叫“房乳”。更为特殊的一致之处是,中国古代管年叫“载”,起源于夏朝之前,这种时间观念同玛雅人一样:玛雅人认为每个年都由一种神来负载,一个接一个的班,所以年和载密切相关,一个年也就是一个神的负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