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翊不舍吧 关注:2贴子:533

【14.10.12京味儿】各种京味儿24节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博文图片皆摘自新浪微博博主@张杰克 ,仅因为很喜欢这些内容,因此想自己整理一份,不会用于其他用途。
http://weibo.com/p/1003061602848513/home?from=page_100306&mod=TAB#place


IP属地:河北1楼2014-10-14 09:38回复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饮食宜清谈调补,过去有大暑食新谷一说。


    IP属地:河北2楼2014-10-14 09:52
    回复
      2025-07-05 12:28:30
      广告
      立秋,每年8月7或8日,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IP属地:河北3楼2014-10-14 09:52
      回复
        处暑,每年8月23日前后。“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俗语说:争秋夺暑,即立秋和处暑间,虽秋季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冷热变化容易引发呼吸道、感冒等疾病,故还有“多事之秋”之说。


        IP属地:河北4楼2014-10-14 09:53
        回复
          白露,每年在9月7-8日之间。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之后,在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IP属地:河北5楼2014-10-14 09:53
          回复
            秋分,每年9月22-24日之间。此时昼夜平分、气温下降,秋高气爽。饮食上,因秋属肺金,所以秋日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IP属地:河北6楼2014-10-14 09:54
            回复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等。


              IP属地:河北7楼2014-10-14 09:55
              回复
                霜降,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兔肉、羊肉、雪里蕻和豆类等。


                IP属地:河北8楼2014-10-14 09:55
                回复
                  2025-07-05 12:22:30
                  广告
                  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在食俗方面,立冬北方有“好吃不过饺子”、南方则有吃鸡鸭鱼肉的风俗来补充能量。


                  IP属地:河北9楼2014-10-14 09:56
                  回复
                    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我国北方地区开始降雪。此节气宜吃温性食物,如核桃、葡萄、栗子、鸡、虾和益肾食品,如腰果、山药、芡实、白果等。同时养生专家推荐“远三白”:糖、盐、猪油;“近三黑”:木耳、紫菜、紫米。


                    IP属地:河北10楼2014-10-14 09:57
                    回复
                      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即雪量大,是“进补”的好时节,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IP属地:河北11楼2014-10-14 09:57
                      回复
                        冬至,每年12月22日或23日,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还有很多。


                        IP属地:河北12楼2014-10-14 09:58
                        回复
                          小寒,每年1月5日或6日,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此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等进补的好时节。


                          IP属地:河北13楼2014-10-14 09:58
                          回复
                            大寒,每年1月20日前后,是中国24节气最后1个节气,过后又会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此时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IP属地:河北14楼2014-10-14 09:59
                            回复
                              2025-07-05 12:16:30
                              广告
                              雨水,每年1月20日左右,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名。杜甫有春夜喜雨。此时,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多吃些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IP属地:河北15楼2014-10-14 1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