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吧 关注:2,329贴子:24,202
  • 9回复贴,共1
柴姓典故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May 27 21:10:11 2003), 转信

*姓启柴举;望出汝阳。

 

   *给田祀周,爵封崇义1;

   舞乐改敌,功纪凌烟2。

  注释:1后周柴荣的事典。柴荣,龙岗人。继帝位为周世宗,励精图治,有威武之
声。治国有方,为世人尊崇。

        2唐代霍国公柴绍的事典。绍,字嗣昌,临汾人。少有武力,以任侠闻名。
后为高祖驸马,以功拜右骁卫大将军。

 

   *唐代荣为驸马3;后周耀称君王4。

  注释:3见注2。

        4见注1。

 

   *前贤爰诵秋岩稿5;后士喜吟青凤诗6。

  注释:5元代学者柴潜道,襄陵人。不乐仕进,以教授乡闾为业,人号为秋岩庄靖
处士,有《秋岩小稿》。

        6清代学者柴绍炳,字虎臣,号省轩,仁和人。善为文,人称其文为西陵体
。有《省轩文钞》、《青凤堂诗》等。
 



1楼2008-03-07 10:59回复
    众学者聚衢研讨姓氏文化

    金农网 (5-17) agri.com.cn

    转自agri.com.cn
     据考证,江山柴姓于唐时从福建迁来,始迁地在长台镇。柯城、衢江柴姓分别居住在航埠、华墅、横路、岭洋等地。 来源:衢州日报 编辑:浙江在线 版权所有: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网络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联系电话:0571-85311025 传真:0571-85310136 
    浙企“公关”农村 出现“争”村现象 浙商网 2006-3-6 15:24
    健康蜂产品公司董事长蒋大有说,他们除了“弄”到了长台镇乾顶村建立百亩蜂业基地,还将在江郎山雅丰村景区设立产品展销窗口。“我们计划给雅丰村资助5万元整治环境,再出钱装修两个店面和招收一批营业员,经营费用由我们支付,店里卖蜂产品的利润归雅丰村。这样,..


    2楼2008-03-07 11:10
    回复
      2025-05-29 02:37:35
      广告
      山东的铜匠 
        旧时日常生活用品铜器不少,脸盆为铜制(至今不少地方称脸盆为“铜盆子”), 
      水烟袋为铜制,家具的多种饰件也都是铜制的,当时,铜匠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今 
      天许多铜器都被别的器物所代替,铜匠也很少见了,山东铜匠的技艺保存并得以发 
      展的,只有周村的铜响器了。周村的铜响器源自清初,当时泰安铜匠王启贵、王启 
      朴兄弟来周村,先制烟具,后改制铜响器,由生产货郎串乡用的“月锣”,卖糖小 
      贩用的“夹边锣”(俗称“糖锣”),到生产乡间秧歌队用的“采锣”。晚年,这兄 
      弟二人又创制了“手锣”。到乾隆年间,章丘一柴姓人在周村创办了初具规模的铜 
      响器作坊,名为“聚合成”。这家作坊继承了王氏兄弟的传统,又生产出了“开道 
      锣”,引进生产了“奉锣”、“苏锣”。到光绪年间,在“开道锣”的基础上又制 
      成了“光锣”。随着京剧的发展,“聚合成”作坊于1915年在“光锣”的基础上制 
      成了“虎音锣”,这种锣能打出横音,浑厚圆润,声如虎啸,受到了京剧界的好评。 
      铜锣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非常细致,包括配料、化铜铸砣、锻打制片、剪圆成形、 
      淬火、旋光、定音。一面锣往往经过万锤锻打,才能使铜片厚薄均匀,大小合格。 
      最后定音的一道工序,必请老匠人上阵,执手锤在锣面上不断轻轻敲打,耳听、目 
      注,寻打定音的一点点地方,找准之后,只要一锤两锤,就使一面新锣最后臻于完 
      美了,“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成语就是源本于此。


      4楼2008-03-07 11:14
      回复
        小柴家庄 
         
        标准名称 小柴家庄 
         
        汉语拼音 Xiaochaijiazhuang 
         
        所属政区 自然村 → 高密市 
         
        批准文号 
         
        地名状态 
         
        得名时间 元初 
         
        地名别名 
        北 至 南 至 
        西 至 东 至 
        机关驻地 
        地 址 潍坊市高密市井沟镇 
        行政区划代码 驻地邮编 
        人口数 户 数 
        辖政区数 自然村数 
        住宅区数 街巷数 
        经度数 纬度数 
        面 积 平均海拔 
        最高海拔 
        案卷号 图符号 
        档 号 区域代码 
        地理代码 
        修改人 
        修改时间 2006-5-12 10:21:18 
        得名起因 曾名柴家庄。元初,柴姓自山西太原迁来立村,名柴家庄。1980年更今名。主产粮棉。有养殖、木业加工业。 
         
         
         
        >>地名简介:


        5楼2008-03-07 11:16
        回复
          :::::欢迎光临绍兴县史志办公室:::::
          ③柯桥豆腐干,清时又称柴干,为柯桥柴姓水作店所制,后有莫裕泰香干,咸淡适宜,香鲜可口,与花生配食,尤妙。④东关咸青豆。以酱油煮作。童谣云:“东关咸青豆,嚼嚼韧久久,用的谦豫同兴好酱油。”今酒店多以茴香豆代


          11楼2008-03-07 11:31
          回复
            洪洞县刘家垣镇大麦垣村民委员会 
            · 山西省洪洞县刘家垣镇大麦垣村 
            · 03576200000


            12楼2008-03-07 11:32
            回复
              名标准名称:柴家村 
              所属政区: 自然村 > 高青县 
              得名时间:清初 
              察看详细资料 
              得名起因: 清初,柴姓于此立村,因姓得名“柴家”


              13楼2008-03-07 11:34
              回复
                洪洞县刘家垣镇大麦垣村民委员会 
                法人:柴宝贵 
                主营:村民委员会 
                电话:6200000 
                地址:山西省洪洞县刘家垣镇大麦垣村 
                经济类型:其他企业
                生产产值:0-30万
                人员数量:13人
                开业年份:1979


                15楼2008-03-07 11:35
                回复
                  2025-05-29 02:31:35
                  广告
                  李家圈村
                  该村位于津沽公路南,双桥河东,村落呈长方形。村民住宅多为砖混结构平房。沥青公路北通津沽公路。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全村363户。耕地1142亩。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
                  李家圈村原是一片草洼,清光绪十三年(1892年),葛沽小柴庄李德堂在此买下十三顷草洼子,雇工开荒种地,后佃户逐渐增多形成村庄,1925年命名李家圈村。1967年改名"永新庄",1968年恢复原名至今。


                  17楼2008-03-07 11:37
                  回复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 电话:022-88659373 
                    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政府版权所


                    18楼2008-03-07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