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工院梅花桩武术...吧 关注:19贴子:333
  • 0回复贴,共1

“人生什么最宝贵?长白山上不老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0年代中期,山东大学历史系路遥教授在河北省威县组织的老农民座谈会上,调查当地梅花拳流传的历史时,在座的一位老人向他问道:"人生什么最宝贵?"教授毫无思想准备,不知为何提这问题,咿唔良久答非所问。还是该老人代其作答道:"长白山上不老松!"当日调查会无果而终。路遥教授断定,提问的老人肯定是梅花拳老师。他为何提这问题?又为什么影响到调查会的结果?事后,路遥教授带着这样的问题来问本文作者。
人生什么最宝贵?长白山上不老松。也就是说,人生最宝贵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永远年青、永远健康。年青人有朝气、有追求,有开拓的精神,有奋斗向上的决心。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业的保障,练拳的目的就是锻炼自己的身体,学习年青人朝气蓬勃、奋勇向前的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性格,不怕困难、努力开拓。人的一生就要像长白山上不老松那样,永远年青,永远健康,这就是梅花桩弟子们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梅花桩是种拳法,一般人看来既然是拳法嘛,无非就是拳打脚踢,锻炼身体,或者表演、比赛,技击搏敌就是啦,还谈什么人生目标、追求干什么呢?
但是,梅花桩武功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梅花拳的根源经中就这样写道:"度化人总叫他礼义当先,七分文教三分拳脚,世世代代文武齐全。"所谓度化人,也就是教育人、发展门徒。所谓文教,就是思想、道德的教育。梅花拳只不过是个拳派,教会拳打脚踢就是啦,为什么还这么重视思想道德的教育呢?
因为练功者只有在无思无为、轻松自然的心态下,才能练好梅花拳武功。梅花拳的动作舒展大方、自然流畅,又气势磅礴、威不可挡。这种练拳的风格和神态,只有在练功者本身也是胸怀坦荡、英勇豪迈,而又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情况下才能自然表现出来。因此,练功者在学习梅花桩拳脚的时候,必须也要在思想、道德、人品、性格等方面加强修养,才能真正练出一身有声有色、形神兼备、表里一致的好拳法来。
作者在温哥华国家公园的热带雨林中,曾经见过直径数围、高愈百米的参天老松,它巍然耸立在我们面前,根叶繁茂、四季长青。此等壮观场面,无不令人折服。想到古人以此比喻人生之追求,实在令人感叹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并未见过自然界这种巍然耸立、直透云霄的参天老松。当然他们对"长白山上不老松"的意思也就不好理解。自然界这种老松树的形象看一下还是有好处的,它对人们的感受与启发,和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不同。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在旅游中可以寻找一下,也可以在图画、照片,或者电影、电视中看看。这些郁郁葱葱、刚劲挺拔的老松树历数百年的风雨寒暑,仍然巍然耸立、终年长青,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拼搏、奋斗!看,大自然的生命力是多么旺盛顽强!这种生生无穷的精神多么令人叹服!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活在世上也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为了伟大的事业,为了光辉灿烂的人生,努力奋斗,孜孜不倦地追求!俗语说:有志者,事竟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志不在年高,不要受世俗观念的束缚,国家并没有限制干事业的年龄。年青人应当谦虚好学,年老者也应当有进取上进的精神。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老松树是万年常青的,人到老也应当保持朝气。作者在法国教拳时,有一半以上的学员年龄比我大的多,他们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老人。一个人的心如果是年青的,他的生命力就旺盛,活得也有意思。这些七、八十岁的学员,还在学习成拳,还在饶有兴趣地探讨东方文化。我们习惯上认为六十岁以上就已经是老人了,这种精神面貌在他们面前真是自愧不如!
其实上述道理是针对我的某些学生来说的,还不是说给七、八十岁的老人听的。在我的学生中,有少数还只是三十或不到四十岁的中年人,他们的心态却有了衰老的迹象。虽然他们在事业、学业和武功上也已稍有成就,但是他们当初那种好学的热情没有了,上进的进取心也消失了。首先,他们在武功锻炼上开始懒惰并固步自封起来,不去了解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却抱着自己的经验不放。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看不惯新生事物,在某些场合往往会摆出一副老师兄的架子来……。就像一些老年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年青人之间产生"代沟"一样,他们与比他更年青一些的人之间竟然也出现了"代沟"。……
这是不应该有的现象,其实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吃透梅花拳的精神!我们每天练的梅花拳中充满了变化,万物有变化才能有生命,变化是改革、开拓、发展的基础。不老松的精神首先就是"不老",永远像年青人一样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人的朝气、生命力表现在什么地方?长个子、长身体着只是生理现象,当然这方面不能到老不衰,否则老人们不都成了怪物?人的朝气和生命力是指他的思想和精神!年青人的思想没有框框,他们勇于进取和开拓,他们有学习上进、不断改革的热情,……。梅花拳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了朝气和改革精神的拳术,许多梅花拳的老拳师就是这样,到老他们也在探索、也在学习。
梅花拳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家就是八代祖师张从富,他在梅花拳原有架子的基础上改革创造了梅花拳"小架"。近几年来我和加拿大梅花桩协会主席安瑞德,走遍了山东、河北、河南各省梅花拳盛行的农村。拍录了大量梅花拳基本功架子的资料,包括小架、大架、老架等各种梅花拳架子的练法。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张从富师爷的改革创新,今天梅花拳就很难这么广泛地在高等学校里传播。虽然小架、大架、老架等各种梅花拳架子也都是梅花拳,在它们基础上同样也能练出卓绝的上层武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基本功架子都适合大学的教学和大学生们锻炼。有很多练法学生们的体力就吃不消,或者学校里也没有这么多练功时间。
韩其昌老师是1932年到北京教拳的,1965年以前他教的架子就有不少变化。直到80年代后期,他已经九十多岁了,在拳理上和教法上仍有不少革新。
我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读书期间,韩其昌老师不仅教会了我武功,更令我敬佩的是他的不断变化、生生无穷的精神和思想!那时候他就对我说过,"人到六十岁以后,才能真正地当老师,我教拳还是刚刚开始呢!"(那时韩老师已近七十)当时我只认为这是韩老师谦虚。说的是他自己年青时没有经验,现在才有经验了。可是事隔二十年之后,我从西藏工作回来。年愈九十的韩其昌老师又对我说:"我还在研究梅花拳,我还在学习梅花拳!"那时我已经看了许多梅花拳的经书,也访问过农村不少梅花拳老人。我终于明白了韩其昌的话是一种精神,这就是"长白山上不老松"的精神!这是梅花拳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为了纪念我敬爱的韩其昌老师,我不仅学习他的武功,还要学习他的精神!我把"长白山上不老松"作为"空中课堂"的第一课,开始我们的现代化教学,这也是我们事业的起步!


1楼2014-10-11 18: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