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放东蒙吧 关注:47贴子:484

石莱放城地区通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早以前田老大就说要做一个家乡的通史,鉴于当时条件有限,连一本县志都没有,于是半途而废。读大学时,依托于学生老乡会,有了足够的人才储备,同时大家有大量闲暇,致力于这一工作。历时2年,五十余人参与,采集标本百余件,走遍各地,终于编成这篇通史。通史分三大部分,地理演变通史,历史通史,人文风俗史,在此感谢 田新同大元帅,幽侯喜,娜是一阵雪,卡尔梅克,苦才是人生,幽幽心露,五十多兄弟姐妹的付出。因涉及版权,本帖禁止复制,转载,仅限本吧内部参阅,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1楼2014-10-08 22:46回复
    石放是山东丘陵中大型山脉腹地,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东部蒙山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花岗杂岩,即属于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1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西部上升幅度小,例如白马寺,黄山寨,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石放地貌分为冲洪积平原、剥蚀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太平山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


    2楼2014-10-09 11:14
    回复
      2025-05-10 13:17:26
      广告
      石放地质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地形形成阶段、海陆演化阶段和今日地形形成阶段。
      在太古代时期,本地区曾经是鲁西巨大沉降带或海槽的一部分,堆积了很厚的泥砂质和基性火山物质。后来经过泰山造山运动,鲁中地区褶皱隆起成为巨大的山系,石放作为其中一部分,同时发生一系列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由各种变质杂岩和岩浆岩组成的泰山杂岩,一起构成了古泰山山系。耸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石放地区以白马山到青龙山一线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势形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形。

      古生代初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石放地区亦随之沉没到海平面以下,在古老变质杂岩的基底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套近两千米厚的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

      中奥陶世末,约4亿年前,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下,石放地区地区整体上升为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沉积间断。至中石炭世初,发生短暂的升降交替,石放地区地区处于时陆时海的环境,在中奥陶统的剥蚀面上,沉积了中、晚石炭纪的海陆交互相合煤岩系。此时放城镇峡谷为放城古峡谷,大量植物沉积在流水作用下汇集峡谷,形成底下的煤炭资源。

      沉积岩为红色沙沉积岩目前崔家庄到小李庄有残存分布


      3楼2014-10-09 12:05
      回复
        而后,石放地区持续上升,进入大陆发展阶段。在中生代期间,位于一条NEE向的泰前断裂,位于泰山南麓,正是这一时期在北桥村到朱家庄有活跃火山喷发,加之当时高温高湿的环境,形成了储量巨大的麦饭石。

        ( 石莱北桥村麦饭石风化石 神仙柱景观)
        不断抬升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到新生代,泰山继续大幅度掀斜抬升,在山体的高处,把原来覆盖在古老变质杂岩上的沉积盖层部分剥蚀掉,15亿亿年前形成的变质杂岩,才又得以重新出露于地表。直至新生代中期。


        4楼2014-10-09 12:14
        回复
          距今6500万年前新生代末期有一直径为10公里的陨星击中华东地区,陨星爆炸使本地区地表五亿年前奥陶纪灰岩剥离飞入空中,在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环境中石灰岩与星际物质相互渗透、交融,最后落在地表,形成浮石。这一原因形成了石莱南部储量巨大的砭石资源。

          (石莱镇西峰村北部的便是标本)


          5楼2014-10-11 16:08
          收起回复
            新生代末期石放地区北部为泰前断裂带上的古蒙阴盆地,目前该盆地地层在新泰宁家沟一带有残余,并含有大量蒙阴蚌化石龟鳖化石。

            (宁家沟沉积岩)


            6楼2014-10-11 17:29
            回复
              在近生代时期,石莱放城地区河网密布,生活这大量古代生物,其中放城沙河曾出土肿骨鹿化石,石莱崔家庄村至今保留5万年前古河床,并富含贝类化石。根据古河床底层分布,五万年前到2万年前放城地区是存在大量湖泊分布。



              7楼2014-10-13 16:28
              回复
                古地质史完


                8楼2014-10-13 16:32
                回复
                  2025-05-10 13:11:26
                  广告
                  石放上古史


                  9楼2014-10-13 16:33
                  回复
                    6000年前放城地区出现大汶口文化,管家山,石井村陆续有大汶口遗存
                    公元前3000年至夏朝石放地区属于东夷族建立的崇国,伯爵,建都泗水泉林大黄沟崇义村。崇国都城遗址在城顶子村,目前遗址尚存6万余平。
                    商朝时,石放地区属于卞明国,史载,卞城,县东南五十里,汤,伐有卞是也。

                    (古卞城遗址城墙)


                    10楼2014-10-13 19:27
                    回复
                      商朝末期,为奄国地
                      成王时,周公旦灭奄国,封伯禽于曲阜,石放地区为鲁国卞邑。
                      春秋时,石放地建城防,属卞邑放城
                      春秋末期,先属吴国后属越国(新泰周家庄曾发现吴国墓葬群)
                      战国初时,属于齐卞邑
                      战国末期,属楚国卞邑


                      11楼2014-10-13 20:51
                      回复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设36郡,石放地区属于薛郡卞邑。
                        (先秦历史完)


                        12楼2014-10-13 21:13
                        回复
                          秦末石放地区先属齐国后属汉
                          西汉时属徐州鲁国卞县
                          西汉中期石莱属于徐州鲁国华县(治所华村)放城属于鲁国卞县(治所平邑仲村卞桥村)。


                          13楼2014-10-14 13:14
                          回复
                            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济北王将其领地内的泰山一带献给武帝。武帝以其地置泰山郡。石放地区属于兖州刺史部泰山郡华县治所大黄沟乡华村。东汉初年和并数县,又割东海郡之南城、费县属泰山郡,并华县为费县。石放地区属于兖州刺史部泰山郡费县。东汉末,复置华县。献帝时,属于兖州刺史部泰山郡华县治所大黄沟乡华村。


                            IP属地:山东14楼2014-10-15 17:29
                            回复
                              2025-05-10 13:05:26
                              广告
                              怎么没下文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0-16 2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