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利民吧 关注:12贴子:92
  • 0回复贴,共1

晋东公司 朱玉红:微笑 历练 成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梦幻般呓语的儿时,躺在母亲的怀抱,看大自然莺飞燕舞,看七彩霓虹,千姿百态。体味乳汁的甘甜,醉享母亲的至爱,一朵稚嫩的小花,绽开在我圆圆的脸上——那是我微笑的蓓蕾:纯真、朴实、活泼、轻快。
在乡间的小路上嬉戏,在无边的旷野中追逐,柳笛儿幽幽吹响的时节,我微笑着逐渐成长。
1981年,我微笑着走进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特能集团晋东公司,当了一名光荣的兵工人。我欣喜若狂,因为兵工人肩负着重大责任,使命光荣,她是我军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每天在集苦脏累险于一体的黑火药生产线上工作,繁重的劳动,浑身刺疼的奇痒,黑不溜秋分不出眉眼的环境都没有击垮我。因为我心灵的宝库里,珍藏着对兵器事业无限的忠诚。不久,我入团了。我觉得信念更坚定了,走在路上的脚步更坚实了。晚上躺在床上,抚摸着奇痒难忍的身体,心却微笑着。因为,我有了团徽,她是献给党的纪念章。那时,我在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作永恒的思考,我把盛不下的喜悦和享不尽的幸福,都写在了脸上——一个长时间的微笑。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因苦脏累险的工作相继走的走,借故调出生产一线,我也因工作的原因,恋人甩出一句刻薄的毫无良心的“不知死活的傻小子”弃我而去时,我的脚步开始摇晃,望着雾中的太阳,工作中苦、脏、累、险的一幕幕又显现在眼前,数九寒天,为保证质量,得在加过凉蒸馏水的药粉里赤膊用手搅拌。那红肿的胳膊,那变了形、变了色的手,那浑身奇痒的难受劲儿就甭提了;烈日炎炎,潮湿闷热的工房里再加上经过100多度热压而成的药板,还有如雾状般的药粉弥漫在周围,浑身就汗流浃背,汗流进眼里,蛰得眼生疼,汗经过防尘口罩流进嘴里,嘴就咸咸的苦涩难忍。每天黑不溜秋近乎机械地劳作完后,那双沉重的腿,那两只酸痛的胳膊动也不想动。想这这些,我茫然,我颓废,我一蹶不振……微笑在我脸上消失了,无影无踪……
但太阳毕竟是太阳,她能驱散阴霾,使尘封的微笑,在温暖阳光的抚慰下,绽放出如花的笑靥。在我承受着生活中最大打击时,是党温暖了我冰冷的心,是老一辈兵工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和对兵器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感动了我。车间党支部书记代表党组织找我谈话了,语重心长,彻夜不眠,像缕缕春风吹动了我冰封的感情,拂开了我心灵上的云雾。我懂得了,上世纪30年代初,我们的第一代兵工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和险恶的环境中,土法上马,研磨斧凿,经历了世界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提供了充足的武器弹药,培养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作为国防工业基础的兵器工业,在建国初期,老一辈兵工专家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毅力、智慧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相继研制成功导弹、原子弹、氢弹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不仅增强了我军在高科技技术条件下的防御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国防基础建设的紧张时期,晋东公司老一辈兵工战士奔湘水、赴赣江、入巴蜀、爬云贵,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使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今天共和国的兵工“新城”。兵器工业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摇篮”,成为共和国钢铁长城稳固的基石和坚强的后盾。我选择了国防建设一刻也离不了的黑火药生产一线,这是对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我选择了兵器事业就意味着付出和奉献,这,有什么后悔的哪?于是,我又开始了新的航程。咬紧牙关,咬出一个坚定的决心:干!在重新获得阳光的日子里,我微笑着面对每一天,知道了时间和实践抛弃的应当是幼稚、盲从和廉价的满足,而不是信仰。作为一个有志于为国防事业贡献青春的青年,信念就是力量,国防建设和兵工战线不正是我体现青春价值的战场吗?没有更多的选择,我敬仰兵工人。经过了长时间的求索和思考,我对兵工人由敬仰升华到了实实在在的苦干,在心甘情愿坚持生产一线工作的同时,受当时有志青年的影响,我又悄悄地写起了文学作品。被人看见后,遭到了无情的讽刺,一句“你再写,还能咋样?”打击的我欲哭无泪。但是,我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始终以微笑面对现实,义无反顾地跋涉在艰苦的工作与写作之间……
终于,我根据工友们的经历写成的第一篇小说《小雨霏霏》在报刊上变成了铅字。欣喜的感动促使我忘情于翰墨之中。随着拙作的不断发表,觉得羽翼逐渐丰盈起来,又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我考上了山西省委党校函授班,踏进了新的世界。宽阔的视野开拓出心灵的绿洲,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吸取营养。哲学的大脑,经济学的心脏,历史的眼睛替代了我原有的思维器官,我感到呼吸畅通,嗅觉敏锐,视野清晰,阳光灿烂,我逐渐走向成熟。在知识的熏陶下,我撰写文章,弘扬正气,抨击时弊,5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章在各大报刊上发表后,得到了人们的赞许,1996年我经过招聘调入工厂党群工作处报社工作,有了自己一片尽情挥洒、耕耘的小天地……2003年我终于实现了心中梦寐以求的夙愿——微笑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期间,有的单位、部门,有的报社聘任我去工作,但我始终没有离开养育我成长的工厂,我始终没有放弃我选择的兵器事业。
尤其是2008年百年奥运在中国举办。我们厂承担了点燃主火炬的点传火装置。在较短的时间里,在别的单位承担不起这项重任的关键时刻,晋东公司把这项重任视为“服务国家国防安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承担了下来。兵工人那种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老兵工传统和“宁可脱几层皮,也要为国争口气”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质深深地感动了我。促使我夜以继日地写成了万余字的《赞歌,献给点燃梦想之火的兵工人》的报告文学,此篇文章曾获咱兵工报征文二等奖,曾获阳泉市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
回首我所走过的每一步,我真切地感受到,如果没有党为我作指路的明灯,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不是老一辈兵工战士艰苦卓绝的创业史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始终以微笑面对现实,我将一事无成!
而今,兵器工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历练,也经历了她的华丽转身,兵工的文化理念也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想适应的兵器工业,打造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的国际战略团队,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防务集团和国家重型装备、特种化工、光电信息生产产业基地”。虽然,我现在已经50岁了,但我必将义无反顾地遵循兵器使命,微笑着一直走下去,去创造新的辉煌!
党,是我心中的太阳!
兵器事业是我心灵的支撑,我将一如既往地微笑着走下去……


1楼2014-10-07 05: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