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15日
漏签
0
天
读书吧
关注:
811,997
贴子:
6,153,596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81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读书吧
>0< 加载中...
[个人读书随笔贴]远い梦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Phoenix_X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楼永远是献给吾王的
送TA礼物
来自
手机贴吧
1楼
2014-10-06 09:54
回复
TY900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昨天刚要给楼主留言说我今天看了重制版,结果楼主就把帖子删了。
IP属地:浙江
来自
iPhone客户端
2楼
2014-10-06 09:56
回复(8)
收起回复
Phoenix_X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本来10.1开了一篇读书帖的,但是由于未知原因在昨天下午我更新了一篇随笔以后整个帖子莫名其妙的消失了。难道随笔中有敏感内容了?后来又看了一遍那篇随笔,不知道问题是出在哪儿了,因此重新开帖,特此声明。
来自
手机贴吧
3楼
2014-10-06 09:57
回复
收起回复
Phoenix_X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读后感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这是一本从书名上来看绝对不会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的书,让我想起了看了一半就扔一边去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的: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大致了解一本书的分类,也就是说作者写这本书为了说明什么,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书名。但是很显然这个方法不适用于这本书。
不过好在作者还是无意给阅读它的人制造麻烦的,因为作者还认真写了简介和总序。
作者的想象力宛如一匹挣脱了地球引力枷锁的天马,洁白的翅膀上最长的飞羽利剑般划破夜空,寒风吹过,发出尖锐的哨音,同时又温柔的抚摸着四个轻飘飘的肥皂泡,泡泡的表面各种颜色不断流动交织,宛如梦幻。在本书中,作者是真正的上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这世界便有了悬挂于夜空中的一轮圆月,月光照耀在天马的飞翼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芒。
·关于前三个故事
作者极其自然的把生活中几个毫不相关的事情糅合在一起,语言轻松幽默,让人一旦翻开此书就深陷其中欲罢不能,好不容易合上书,那些精彩荒诞的情节依旧盘旋在头脑里久久不肯散去。
倘若非要说出故事的含义来,还请允许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试着看待(最近比较迷心理学……)。这样的故事大概反映出作者内心自然随性、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也许再加上对各种规则的不屑一顾。就算迫于现实的压力也无法阻挡作者在头脑中把并不美好的现实yy一把聊以慰藉,颇有阿Q精神的味道。近年来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这样一本书拿出来读读也好,看到精彩之处不自觉上扬的嘴角,于精神世界中让疲惫的身心稍微透一口气。
·关于第四个故事
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第四个故事我只看了头和尾。为了证明这本书是不是只有四个故事,直接Kindle跳到结尾,于是不小心看了两屏,只觉得胸口闷闷的有点儿读不下去,当然,纯属个人原因(具体就不说了)。
最后一个故事,貌似是个悲剧呢。
一改前三个故事调侃现实的风格,就连故事最后作者的注释,貌似也只是第四个故事才有的吧。是因为作者对圣女贞德怀有特殊的敬意,还是说时光的流逝太过于沉重了呢?历史的长河中,时间就是河里并不清澈的河水,夹杂着形形色色事件和人们爱恨情仇的泥沙,缓缓流经到现在,消失于未来。这旅途,不断有泥沙沉淀下去被人忘却,又不断有新的泥沙冲刷下来,人站立于河边方知生命的短暂。
合上书,望一眼窗外铅灰色阴沉的天空,把思绪拉回现实。幻想虽好却无法长存,存在于现实之中,人终究还是要吃饭的。但就算如此,作者也想要传达给每个读者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当无法改变环境时,我们至少还可以选择改变自身去努力适应环境。打起精神来,毕竟生活还在继续呢。
来自
手机贴吧
5楼
2014-10-06 10:00
回复(2)
收起回复
Phoenix_X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吐槽慎入
今天上午把《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给开了(就是刚打开书读了一小部分的意思),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当时还想着看看来着,后来一看封面上“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便毅然决然放弃了读下去的念头。《谁的青春不迷茫》曾经看过一些,最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连读过的部分讲的什么也忘了大半,只给自己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的印象。
直到现在还不知道界定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是不是“心灵鸡汤”的标准,却不知不觉中已然按照自己的分类方法评判一本书的内容了。刚刚午饭后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读了几屏,果然和嘴里的零食一样属于没什么营养却小吸引人的东西。
一贯的灰色调子,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淡淡的悲伤,作者用低沉的语言给读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语调平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
我依然觉得自己不适合读这样的书籍。
“别无病呻吟了,大家都各有自己的苦衷,每个人上去讲一遍的话,都成畅销书了。再说了,哼哼唧唧的,娘炮不?”
头脑中突然跳出了这样的句子。果然自己说到底是个冷漠的人么?我觉得,只有一个人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痛苦之后学会漠视那些伤痕,依然能发自内心的微笑着,才算真正的成熟。活着,本来就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不光对人,对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样,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伤,又何必小孩子一样举着流血的手指头期待别人的认同和安慰呢。
所以只要战斗下去就好。
“不存在无法治疗的伤,无法治疗的伤不是伤而应该被称为死。”空境中的一句话,我还挺喜欢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
来自
手机贴吧
6楼
2014-10-06 10:02
回复(8)
收起回复
Phoenix_X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番外篇,九月份的观后感
奔跑,向那遥远的彼方
——《1公升的眼泪》观后感
突然想要写点儿什么了,又不知道该从何下笔,昨天为止看完了日剧《1公升的眼泪》,我是不是也跟着流了1公升的眼泪呢?
可以说这是我看的第一部日剧吧,同名书的话刚读了开头,顺便说下同名书也是我的第一本日文原著。(扯远了……)
看到最后一集亚也去世的那一幕,悲伤的同时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亚也,终于不用再和自己不便的身体战斗了吧?从发病开始,普通人能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变得困难、最终不能独自完成,亚也心中的无助和绝望感又是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人如何能够体会得到的呢?“正因为曾经拥有过,一旦失去的时候才会格外痛苦,同时也开始明白拥有健康身体的幸福。”我想这正是亚也想要告诉别人的道理。
虽然患了不能被治好的病,亚也却意外的以坚强的姿态接受了一切。她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目光,忍受着行动的不便,每天拼命找出乐观的语言鼓励着自己,并坚持写日记,对亚也来说,每天写日记成为了她活着的证明,也成为了她生命的意义。“我想要帮助别人。”这是亚也的一个小小的梦想,不过好在最后这个梦想实现了呢,亚也的日记被印成刊物发表,鼓励了数不清的人们,亚也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如果说电视剧的前半部分展现了亚也乐观的笑容的话,后半部分,尤其是最后几集是充满了亚也的眼泪的。再坚强的人也会有哭泣的时候,不同的是坚强的人就算眼中充满了泪水也依然会继续前行。
受到亚也鼓励的另外一个人是亚也的主治医生水野,自从亚也患病这么多年来一直默默地陪在亚也的身边。从一开始的“正因为为病人着想所以才认为应该告知病人的病情”,到后来“看到病人都还没有放弃,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放弃”的水野,一直以来都被自己的病人鼓励着,但是水野知不知道自己同时也给了亚也力量呢?“没有被舍弃真好”亚也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原本是两个陌生人,却因为一场疾病使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彼此相交。在水野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医生温柔的爱意,“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特鲁诺对一名医生的定位。人类都是脆弱的,尤其是身患某种疾病的时候,因此对待病人的时候,医生们能否再认真、再耐心一些呢?现在的医生们大多把关注点集中在“能否治愈、如何治愈”之上,反而忽略了病人首先作为一个人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我想,当每一名医生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人,然后再看到疾病的话,大概医院留给人的印象就不再是“充斥着消毒水味和惨白色墙壁冷冰冰的建筑”了吧,真正让人觉得冷冰冰的原因,难道不是医生一颗冰冷的心吗?
真正让人感到温暖的,不是刷成粉红色的墙壁,不是旅店式齐全的设施,也不是成天挂在脸上的招牌式笑容,而是医护人员的内心。人这种生物,很多时候就算不通过语言也能轻易明白对方的意思,真是很神奇的一点呢。
同时向水野医生致敬。
亚也去世一年后,在亚也的母亲写给亚也的信中,在无数前来祭拜亚也的陌生人中,我才知道原来亚也从未离去,她乐观温暖的笑容早就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她就默默地站在人们身边看着大家,在人们感到无助的时候鼓励大家走下去。
如果累了,就睡吧,亚也。你看,你被无数鲜花包围着的床,仿佛和婚礼上一样呢。在那永远不会醒来的梦中,有着你不用幻想回到过去才能实现的愿望,只要站起来尽情奔跑欢笑就好,你一定已经看到了吧,天国里幸福的光芒。
来自
手机贴吧
7楼
2014-10-06 10:03
回复(1)
收起回复
流影蓝
巍乎莫及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你的头像是哪个动漫人物?
IP属地:内蒙古
8楼
2014-10-06 10:03
回复(1)
收起回复
Phoenix_X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0.5 日常加庆祝Fate重制版上映随笔
上次就是发了这篇随笔后帖子就没了的,这次楼主实在是不敢发了(摊手)
来自
手机贴吧
9楼
2014-10-06 10:05
回复(3)
收起回复
Phoenix_X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阶段小结加读书推荐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网络性格测试=仅供娱乐?”
一提到心理学,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各种有趣的心理测试,开始的时候我也一样,热衷于网络上的各种测试,虽然每个测试下面都写着“本测试仅供娱乐”。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我记得那个老师还专门为高三党上过几节心理辅导课,课上带了一张冥想放松光盘给我们听,不知道班上其他同学如何,反正我是一点儿都不感冒。
大学学校开了心理学的课程,是必修。很多事情,一旦成为了课程就变成了一个严肃的事情,无数节课上我和周围同学昏昏欲睡,完全不知道老师在前面讲的是什么。差不多大三的时候出了一本很热门的心理学大众普及书叫《怪诞心理学》,封面设计的很时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精神病,内容读过了又忘了,现在能回忆起来的也仅剩下那色彩斑斓的封面。
9月份报名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课程,虽然一直没有喜欢过一节心理学课程,但是依然固执的认为自己对心理学是感兴趣的。也许是基于这点,当某天我翻开同事的《心理学与生活》并且阅读了前言部分以后毅然决然的立即下单买了一本。
“真的喜欢心理学还是叶公好龙?”
我认为一个人说自己喜欢心理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喜欢各种网络非专业测试,然后希望借测试结果来解读未知的自己的话,不算是真正喜欢心理学。喜欢一个东西,就希望自己关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掌握、了解得比一般人更多,就像我们喜欢某个明星对这个明星的资料都如数家珍一样。网络上的各种娱乐测试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哈哈镜,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心理学的真实形态,而是过多的被娱乐内容扭曲了;《怪诞心理学》这样的大众科普读物,立场可能在于告诉人们心理学家的一些有趣的研究成果,以及“生活中什么现象是被包括在心理学研究范围内”的一本书,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把心理学看成一棵大树的话,《怪诞心理学》涉及到的内容是这棵树上几片零散的树叶,并没有涉及到心理学的主干。
因此如果对某个学科产生了兴趣,想要深入了解学习这个学科,还真的不能不从正规教材开始入手。
“在我翻开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一本正正经经的心理学教材也可以编得如此精彩。”
《心理学与生活》开篇就讲明了如何阅读本书,这也是我在读了开篇后立即决定入手的最大的原因。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汗,我最后依然没能读完一遍这本书),阅读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书的作者与读者就某个问题上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因此一个好的作者一定会在书的结构部分费很大力气才能让读者对于全书的重点和结构一目了然。《心理学与生活》开篇就强调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这个重要定义,也就意味着网络上那些测试确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范畴。心理学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心理学家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得出来的结论,是可以经得起重复和推敲的。
但是它并不因为涉及到科学领域而显得深奥而枯燥,因为它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科学。每一个章节都是以一个真实事例开篇,然后顺理成章的引出本章编者和读者一起讨论的内容;“生活中的心理学”版块中引用的是学生们提出的真实问题,在其中常常也能发现自己有时候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如何知晓”版块告诉读者如何把一个问题用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和解读,并且设计出严谨的实验来论证某个猜想。整本书——就如同编者所说——是读者与编者一起开始智慧的旅程,编者就是你的向导,但是想要获得一个美好的体验和记忆,更重要的是游客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内心去感受旅途中的美景,因此编者一再强调读者在学习中一定要保持主动。而关于主动性编者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教科书上给重点部分划线,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你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等等。当一个阅读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学到的东西的时候才算是记住了某个知识点,而当他能把知识用来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的时候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截止到目前我的阅读进度(第6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书中的内容是很通俗易懂的,不过非生物科学专业相关的读者可能会在第3、4章部分感到比较难一点,因为这两部分讲得是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和人如何感觉周围世界,主要是神经科学的内容。
全书一共有18个章节,我才完成了这场旅行的1/3,但是我依然迫不及待的想要把本书推荐给每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并希望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心理学与生活》和我之前学到的课程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那么贴近生活,以至于我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现它的影子一闪而过。编者最后强调的内容同样深植于我的记忆,就是:要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一切。是的,编者不单单是在讲心理学,更是在培养读者一种科学的态度。每当捧起这本书,我都觉得自己受益匪浅,所以我向每个人推荐这本《心理学与生活》,邀请你一起参与到这段奇妙的旅行中。
来自
手机贴吧
10楼
2014-10-06 13:01
回复(1)
收起回复
Phoenix_X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saber的发带
有空的话欢迎过来看看~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2楼
2014-10-06 13:16
回复
收起回复
微风抚靓月
超然无侣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已收藏
IP属地:湖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3楼
2014-10-07 13:37
回复(1)
收起回复
飞飞棒oО
纤尘不染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已收藏~~~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4楼
2014-10-07 14:53
回复
收起回复
苏台栖乌
堪论出世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支持精读的个人随笔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6楼
2014-10-07 16:07
回复(1)
收起回复
阿诺史派西
可言了心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L是第0话吾王唯一正脸呢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7楼
2014-10-08 07:21
回复(1)
收起回复
百度小说人气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潘宏下架全部视频原因何在
1895010
2
BLG打不过T1又输给T2
1380284
3
明日方舟隐德来希值得抽吗
1200472
4
BLG给解说记得道歉吧
1182411
5
美国队长4好不好看
852514
6
拐卖王星的团伙成员全部被抓
693125
7
DICE大奖小机器人拿奖到手软
506304
8
EDG下场护康康:假赛狗别蹭
455216
9
特朗普关税大棒连美企也不放过
372504
10
老头环新作测试服务器炸了
305487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