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nglun.eastday.com/c10/2012/0830/3422545092.html
“开放大学”,好事如何办好?
熊丙奇
在美国,类似于我们的开放大学的社区学院,申请门槛相对低,学费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很灵活,不少受教育者选择先上社区学院,然后转往普通大学乃至名校。社区学院与普通大学有“学分互认”和“转学协议”。这就给了年轻人多元的教育选择。不少社区学院办学富有特色,有些专业的教育质量甚至超过一些名校的同类专业。可以说,什么时候开放大学、职业学院中也出现了一些名校,我国的教育才是真正做强了
已提出多年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最近又迈出一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相继成立。
“开放大学”,校名是全新的,更体现了以开放、灵活的教学形式,帮助一部分无缘上大学的年轻人边工作边学习,完成高等教育,同时帮助其他人包括已经读过普通大学的人,把学习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但国内的开放大学能否成为“发展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载体”,特别是成为年轻人读书成才的又一通道,还有待实践探索,需要努力改变社会观念,还必须在具体办学工作中付出持续努力。
并不拥有平等地位的“补充”
众所周知,开放大学的前身是“电视大学”,其办学目的是在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之外,主要给年轻人(更早是给由于历史原因错失了上大学机会的不那么年轻的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另一种选择,教学方式灵活,近年则开始同时服务人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之需。比如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它依托电视和广播课堂,面向全国开设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9大学科95个本科、专科专业,目前共有注册在校学生359万人,其中本科105万人,专科254万人,包括近20万农民学生、10万士官学生和6000多残疾学生。可以说,这是全国最大的一所大学。它和全国各省市区的同类大学,给了很多人尤其年轻人高考之外另一种上大学的选择和机会。
但是,电视大学或者改名后的开放大学,一直被看作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补充”,并不拥有平等地位,似乎学校低人一等,学历也低人一等——在许多人看来,这甚至根本就不是大学,从那里拿到的文凭,含金量根本不好与全日制大学比;比如有些学校招收研究生,明确不招持自考、继续教育文凭的学生,或者虽不明说,但在具体招生时却这么做。在这种社会观念下,选择上开放大学,似乎是一些人无法进全日制大学而“不得不为之”的无奈选择。
各类教育应当有平等的发展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正是在要求给予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平等的地位。
此前,一些地方制订了发展终身教育的相关条例,提出“继续教育可承认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分”,这在搭建“立交桥”方面前进了一步,但仍然把继续教育设定为低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教育,只让开放大学承认全日制大学的学分,而没有让全日制大学也承认开放大学、继续教育的学分,“立交桥”不能“互通”。
所以,如何逐渐破除各种“教育歧视”,包括职业教育歧视、民办教育歧视和继续教育歧视,需要关注和重视。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解决存在于内部的歧视心态和歧视性的实际做法,努力为各类教育创造平等的发展机遇,甚至对目前的弱势群体理应给予更多扶持。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督促用人单位首先是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调整人才评价体系,改变“学历至上”的人才观。
关键还在于教学管理和质量
但实事求是地说,社会偏见并非凭空而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就读全日制大学的考试分数线将会越来越低,进入开放大学学习的学生,有可能分数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放大学不能坚持标准,不努力提升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就可能成为“走私文凭”的通道(自学考试,已被有的教育专家批评为文凭“走私通道”),也会降低办学声誉,难以吸引优秀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立交桥”也不可能“互通”;社会的不利评价则难以消除,你甚至很难指责人家的看法就是偏见。
至于开放大学帮助其他人包括已经读过普通大学的人继续学习,教学质量同样是个关键问题,很明显,质量上不来,成为“发展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载体”就会停留于动听的口号。
在美国,类似于我们的开放大学的社区学院,申请门槛相对低,学费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很灵活,不少受教育者选择先上社区学院,然后转往普通大学乃至名校。社区学院与普通大学有“学分互认”和“转学协议”。这就给了年轻人多元的教育选择。当然,社区学院学分能得到普通大学乃至名校认可,除了办学者都没有“门户之见”,关键在于社区学院严格实行“宽进严出”,保证每个学生获得的课程学分都“货真价实”。不少社区学院办学富有特色,有些专业的教育质量甚至超过一些名校的同类专业。
可以说,什么时候开放大学、职业学院中也出现了一些名校,我国的教育才是真正做强了。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开放大学”,好事如何办好?
熊丙奇
在美国,类似于我们的开放大学的社区学院,申请门槛相对低,学费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很灵活,不少受教育者选择先上社区学院,然后转往普通大学乃至名校。社区学院与普通大学有“学分互认”和“转学协议”。这就给了年轻人多元的教育选择。不少社区学院办学富有特色,有些专业的教育质量甚至超过一些名校的同类专业。可以说,什么时候开放大学、职业学院中也出现了一些名校,我国的教育才是真正做强了
已提出多年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最近又迈出一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相继成立。
“开放大学”,校名是全新的,更体现了以开放、灵活的教学形式,帮助一部分无缘上大学的年轻人边工作边学习,完成高等教育,同时帮助其他人包括已经读过普通大学的人,把学习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但国内的开放大学能否成为“发展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载体”,特别是成为年轻人读书成才的又一通道,还有待实践探索,需要努力改变社会观念,还必须在具体办学工作中付出持续努力。
并不拥有平等地位的“补充”
众所周知,开放大学的前身是“电视大学”,其办学目的是在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之外,主要给年轻人(更早是给由于历史原因错失了上大学机会的不那么年轻的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另一种选择,教学方式灵活,近年则开始同时服务人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之需。比如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它依托电视和广播课堂,面向全国开设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9大学科95个本科、专科专业,目前共有注册在校学生359万人,其中本科105万人,专科254万人,包括近20万农民学生、10万士官学生和6000多残疾学生。可以说,这是全国最大的一所大学。它和全国各省市区的同类大学,给了很多人尤其年轻人高考之外另一种上大学的选择和机会。
但是,电视大学或者改名后的开放大学,一直被看作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补充”,并不拥有平等地位,似乎学校低人一等,学历也低人一等——在许多人看来,这甚至根本就不是大学,从那里拿到的文凭,含金量根本不好与全日制大学比;比如有些学校招收研究生,明确不招持自考、继续教育文凭的学生,或者虽不明说,但在具体招生时却这么做。在这种社会观念下,选择上开放大学,似乎是一些人无法进全日制大学而“不得不为之”的无奈选择。
各类教育应当有平等的发展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正是在要求给予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平等的地位。
此前,一些地方制订了发展终身教育的相关条例,提出“继续教育可承认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分”,这在搭建“立交桥”方面前进了一步,但仍然把继续教育设定为低于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教育,只让开放大学承认全日制大学的学分,而没有让全日制大学也承认开放大学、继续教育的学分,“立交桥”不能“互通”。
所以,如何逐渐破除各种“教育歧视”,包括职业教育歧视、民办教育歧视和继续教育歧视,需要关注和重视。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解决存在于内部的歧视心态和歧视性的实际做法,努力为各类教育创造平等的发展机遇,甚至对目前的弱势群体理应给予更多扶持。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督促用人单位首先是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调整人才评价体系,改变“学历至上”的人才观。
关键还在于教学管理和质量
但实事求是地说,社会偏见并非凭空而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就读全日制大学的考试分数线将会越来越低,进入开放大学学习的学生,有可能分数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放大学不能坚持标准,不努力提升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就可能成为“走私文凭”的通道(自学考试,已被有的教育专家批评为文凭“走私通道”),也会降低办学声誉,难以吸引优秀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立交桥”也不可能“互通”;社会的不利评价则难以消除,你甚至很难指责人家的看法就是偏见。
至于开放大学帮助其他人包括已经读过普通大学的人继续学习,教学质量同样是个关键问题,很明显,质量上不来,成为“发展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载体”就会停留于动听的口号。
在美国,类似于我们的开放大学的社区学院,申请门槛相对低,学费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很灵活,不少受教育者选择先上社区学院,然后转往普通大学乃至名校。社区学院与普通大学有“学分互认”和“转学协议”。这就给了年轻人多元的教育选择。当然,社区学院学分能得到普通大学乃至名校认可,除了办学者都没有“门户之见”,关键在于社区学院严格实行“宽进严出”,保证每个学生获得的课程学分都“货真价实”。不少社区学院办学富有特色,有些专业的教育质量甚至超过一些名校的同类专业。
可以说,什么时候开放大学、职业学院中也出现了一些名校,我国的教育才是真正做强了。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