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剖心(四)
陶醉这天下班很准时。花姑子打电话来,说伯母早跟她约好了今晚去看珞水湖的灯会,下午却突然说有事不去了,问他伯母是不是病了。陶醉听得心里一炸,忙驱车回了家。
推门进屋,见陶母正倚着沙发,对着一幅月夜梨花穿针引线。陶醉不由得怔了怔,母亲做针线活他是见过的,小的时候,他身上穿的毛衣,戴的帽子,脚上的鞋都出自母亲的巧手,可是她这样正儿八经地刺绣他似乎还是第一次见。藏青色的绣绷上,几片梨花瓣初见其形,却已有了三分神韵。
见他盯着瞧,陶母解释道,“你不是最近失眠么,妈给你做几个香囊放在枕边,看会不会好点。”
陶醉慢慢地走近,挨着母亲坐下,“我竟不知道您还会这个。”
陶母笑了笑,“我也差点忘了,这么多年,总算是捡起来了。”陶母换了根线,“去把我床头柜上那包茉莉干花拿来。”
“好。”陶醉起身,随手从大衣口袋里掏出锦盒,放到茶几上。
“站住!”陶母叫住他,指了指眼前的物事,“这东西我不是给小赵了吗?怎么在你这里?”
陶醉若无其事道,“我给他安排了别的活,我问过他了,不就是带到景云嘛,我待会儿让老张过来拿,明天放公司前台就好了。”
见他说得轻巧,陶母气道,“你这是害我言而无信!再说这是我的私事,为什么要跟景云扯上关系?”
陶醉重新坐下来,看着母亲的眼睛,试探着问,“妈,您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陶母沉默片刻,长叹了口气,心想还是说开的好,也好叫他多加防备,于是放下手里的活计。“醉儿,妈昨天在外面碰到了不该碰到的人,差点给你惹来麻烦。”
陶醉愣了两秒,既而明白过来,激动道:“是他?!那您……”
母亲握住他的手安抚:“你别急,他没有认出我来。”
“妈……”陶醉眼中的担忧被心疼替代,他回握住母亲的手,那手温暖如往常,哪怕被岁月的荆棘割得伤痕累累,麿得粗糙起茧,却永远会给予他坚韧的力量。就如同此时,哪怕她的内心刚经历过一场狂风暴雨,待消化过后,反馈给他的仍旧是温和从容。可那些血肉模糊的景象,那些满目疮痍的过往,在别人嘴里或许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在他们母子这里,却是挫骨扬灰般实实在在的人生历程!所以叫他如何能不恨?!
陶母望了眼窗外无垠的暗夜,释然道:“妈不难过,都是前尘往事了,如果还看不开,那我这些年就算白活了。”
“所以您今晚不去看灯会是因为这件事?”
陶母点头,“妈想,这段时间还是待在家里比较好,妈不怕事,但是怕给你惹事。”她淡淡一笑,转移了话题,“妈昨天之所以能全身而退,多亏了一位邱小姐暗中相助。妈感激她,所以想帮她把坏掉的钥匙扣挂件修好。”
见陶醉不说话,陶母继续道,“你不知道,那姑娘看起来比你还要小几岁,身上却没有当下女孩子的浮躁之气,聪慧过人却不张扬,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教养出来的。”
男人的嘴角慢慢地浮出笑意,“不过第一次见面,就让您夸成这样?”
他的笑有点让人捉摸不透,陶母也没有多想,只道,“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总觉得这女孩面善。这条挂件上的珠子本来是两颗南红,因为有了裂纹,丝线打结的时候不小心弄碎了一颗。妈刚好有一对外观相似的珊瑚耳坠,在箱子里压了几十年,就给她换上了,就当是赠给有缘人吧。”
陶醉这天下班很准时。花姑子打电话来,说伯母早跟她约好了今晚去看珞水湖的灯会,下午却突然说有事不去了,问他伯母是不是病了。陶醉听得心里一炸,忙驱车回了家。
推门进屋,见陶母正倚着沙发,对着一幅月夜梨花穿针引线。陶醉不由得怔了怔,母亲做针线活他是见过的,小的时候,他身上穿的毛衣,戴的帽子,脚上的鞋都出自母亲的巧手,可是她这样正儿八经地刺绣他似乎还是第一次见。藏青色的绣绷上,几片梨花瓣初见其形,却已有了三分神韵。
见他盯着瞧,陶母解释道,“你不是最近失眠么,妈给你做几个香囊放在枕边,看会不会好点。”
陶醉慢慢地走近,挨着母亲坐下,“我竟不知道您还会这个。”
陶母笑了笑,“我也差点忘了,这么多年,总算是捡起来了。”陶母换了根线,“去把我床头柜上那包茉莉干花拿来。”
“好。”陶醉起身,随手从大衣口袋里掏出锦盒,放到茶几上。
“站住!”陶母叫住他,指了指眼前的物事,“这东西我不是给小赵了吗?怎么在你这里?”
陶醉若无其事道,“我给他安排了别的活,我问过他了,不就是带到景云嘛,我待会儿让老张过来拿,明天放公司前台就好了。”
见他说得轻巧,陶母气道,“你这是害我言而无信!再说这是我的私事,为什么要跟景云扯上关系?”
陶醉重新坐下来,看着母亲的眼睛,试探着问,“妈,您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陶母沉默片刻,长叹了口气,心想还是说开的好,也好叫他多加防备,于是放下手里的活计。“醉儿,妈昨天在外面碰到了不该碰到的人,差点给你惹来麻烦。”
陶醉愣了两秒,既而明白过来,激动道:“是他?!那您……”
母亲握住他的手安抚:“你别急,他没有认出我来。”
“妈……”陶醉眼中的担忧被心疼替代,他回握住母亲的手,那手温暖如往常,哪怕被岁月的荆棘割得伤痕累累,麿得粗糙起茧,却永远会给予他坚韧的力量。就如同此时,哪怕她的内心刚经历过一场狂风暴雨,待消化过后,反馈给他的仍旧是温和从容。可那些血肉模糊的景象,那些满目疮痍的过往,在别人嘴里或许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在他们母子这里,却是挫骨扬灰般实实在在的人生历程!所以叫他如何能不恨?!
陶母望了眼窗外无垠的暗夜,释然道:“妈不难过,都是前尘往事了,如果还看不开,那我这些年就算白活了。”
“所以您今晚不去看灯会是因为这件事?”
陶母点头,“妈想,这段时间还是待在家里比较好,妈不怕事,但是怕给你惹事。”她淡淡一笑,转移了话题,“妈昨天之所以能全身而退,多亏了一位邱小姐暗中相助。妈感激她,所以想帮她把坏掉的钥匙扣挂件修好。”
见陶醉不说话,陶母继续道,“你不知道,那姑娘看起来比你还要小几岁,身上却没有当下女孩子的浮躁之气,聪慧过人却不张扬,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教养出来的。”
男人的嘴角慢慢地浮出笑意,“不过第一次见面,就让您夸成这样?”
他的笑有点让人捉摸不透,陶母也没有多想,只道,“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总觉得这女孩面善。这条挂件上的珠子本来是两颗南红,因为有了裂纹,丝线打结的时候不小心弄碎了一颗。妈刚好有一对外观相似的珊瑚耳坠,在箱子里压了几十年,就给她换上了,就当是赠给有缘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