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播张家口吧 关注:166贴子:1,609
  • 1回复贴,共1

河北张家口大境门文化旅游区开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月30日,一老年秧歌队在张家口大境门广场上扭秧歌。当日,河北省张家口市还原明清时期城市历史原貌、再现张库商道繁荣景观的大境门文化旅游区开街。大境门始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是万里长城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美誉。大境门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之间的交通要道。2004年,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有关部门开始对大境门进行保护性修复。大境门文化旅游区项目在完整保护历史遗迹的前提下,按历史城市布局分为来远堡区、商业步行街区、南商业街区、广场区共4个规划分区。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9月30日,演员在张家口市大境门旅游区表演行为艺术。当日,河北省张家口市还原明清时期城市历史原貌、再现张库商道繁荣景观的大境门文化旅游区开街。大境门始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是万里长城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美誉。大境门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之间的交通要道。2004年,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有关部门开始对大境门进行保护性修复。大境门文化旅游区项目在完整保护历史遗迹的前提下,按历史城市布局分为来远堡区、商业步行街区、南商业街区、广场区共4个规划分区。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1楼2014-10-02 15:19回复
    弘扬张垣历史文化 再现陆路商埠繁华

      张家口新闻网讯 喧天的锣鼓、欢闹的秧歌、火红的灯笼、飘扬的彩球,9月30日早7时30分,随着启动杆和城门红幕的落下,大境门文化旅游区在众目企盼中正式开街。作为省市重点工程,大境门文化旅游区的建成运营,续写了张家口的历史文化,擦亮了我市的城市名片,标志着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站在大境门城门向南望去,370多米长的仿古步行街上,具有明清时期风貌的票号、商铺等仿古建筑林立两旁,身着蒙古服饰的装扮者往来穿行,口梆子曲目现场演艺,民间杂耍重现街头,戏曲声、叫好声、买卖声不绝于耳,眼前再现的是陆路商埠的繁华景象。步行街上,人流络绎不绝,有前来参观的市民,有摄影爱好者,也有来我市旅游的外地人。来自石家庄的张女士和朋友4个家庭来张家口自驾游,“早就听说大境门了,今天正好赶上开街,太有意义了!”说着她和朋友们纷纷在大境门前合影留念。
      始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的大境门,是万里长城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美誉,是我市城市名片和标志,也是素有“第二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大道的起点。大境门文化旅游区项目于2010年7月开工建设,由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遵循“真实还原明清时期城市历史原貌、再现张库商道繁荣景观、努力打造新的城市旅游亮点”的理念,在完整保护历史遗迹的前提下,在商业形态上注入富有活力的时代内容。该项目按历史城市布局分为来远堡区、商业步行街区、南商业街区、广场区4个规划分区。其中,来远堡区作为古代茶马互市的市圈商贸区,再现历史贸易的繁荣景观,堡内建筑业态包括市圈商贸大街、保留建筑(兵营等)、晋商会馆、领事馆、庙宇、博物馆等古建;商业步行街和南商业街区,以一至三层的明清仿古建筑及历史保留建筑票号、关帝庙、山神庙、三娘子庙、牌楼等组成,主要为旅游商品、配套服务、观光游览;大境门广场区由大境门城墙、广场等古迹元素组成,为旅游观光、民俗活动和市民休闲提供场所。项目总占地252亩,总建筑面积8。26万平方米。
      据了解,经过4年的建设,项目先后完成关帝庙、山神庙、三娘子庙、城隍庙、奶奶庙修缮工程,修复城墙980米,还完成将军府、牌楼、戏台、广场敷设、绿化、亮化、市楼、票号、四合院和22栋仿古商业建筑工程,累计完成总投资约7。65亿元。目前,大境门文化旅游区已入驻商户41户,商户入住率达到了95%,主要经营蔚县剪纸、书画艺术、特色演艺、古玩珍宝等地方特产。(邵俊琴 赵育杰 谷庆昉)


    2楼2014-10-02 15: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