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吧 关注:26贴子:467
  • 2回复贴,共1

六十五周年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光阴苦短,人生漫漫。作为人这一个体,六十五岁,在当今的生活水平下,虽说不上垂垂老矣,但花甲已过,壮志难再那是一定的了,可作为国家,作为政权,六十五岁的时候,却正可谓英雄少年,大好青春。很好奇的翻看了一下我们的历史,暴秦勃忽,不在其数。余下诸朝,皆有可道。
  汉建国六十五年,刘彻正值壮年,汉武雄威,喷薄四海;唐建国六十五年,开元盛世,天下称道;宋建国六十五年,仁宗盛治,两朝唯一;明建国六十五年,仁宣之治,惜乎天命;至于清建国六十五年,康熙之德,唯仰脖而已。
  历史从来不会重复但确实常常惊人相似,时光荏苒,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即将迎来六十五周年国庆,一座巍峨的大国已然耸起,一段惊世的繁华正在继续。
  高祖建朝以来,面对强大的匈奴铁骑,无可奈何的汉天子们只有采取韬光隐晦的政策---和亲,也正是因为国力不济,才送出过汉朝第一美女王昭君【不过王昭君是汉武帝之后的事情】。这要搁在当代,那还不被喷子们喷死。经过文景之治的汉朝到了汉武大帝的时候。仓廪丰实,民富国强。壮志勃勃的汉武帝开始了一段与先人不一样的外交政策。即位五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武帝就设计了马邑之围,惜乎天机早泄,功亏一篑,撕破脸的汉武帝随之宣布废除和亲政策。霍去病、卫青等人才有了扬名立万的机会。阅读汉史的时候,这一段历史经常让我遐想,因为,它和我们的进程实在有着太多的相似。更何况,如今的大掌柜已经峥嵘毕露。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迷信历史的相似。中国作为智慧谋略的发源地,所沉淀的历史底蕴或许已经被一些不肖子孙糟蹋得一无是处,但再厚的污垢也改变不了黄金的灿烂,擦干净,它依然是金光闪闪。所以我相信,历史不会因为污垢而改变,国运不会因为诋毁而消沉。
  六十五年,正值少年,花样年华。
  今日之中华,或许因为蓝星的新格局而无法再产生霍去病和卫青,但管仲、范 睢还是可以层出不穷。朱二掌柜的壮士断腕岂不是鲜明例证?
  高铁西进,纵然张骞再世,亦目瞪口呆,大洋护航,即便郑和重出,必欣然颔首。一直以来的隐晦政策,正如当年汉武大帝的和亲政策,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掩盖不住了,既然已经掩盖不住,那么为何不主动出击呢?
  六十五年,创造过多少奇迹,六十五年,经历过多少坎坷;六十五年,遭受过多少屈辱,六十五年,赢得过多少骄傲。
  过去的骄傲与屈辱,奇迹与坎坷,都已经过去,历史虽然相似,但却在不断前进,明日之历史等待今天的人们去创造,虽然相似,但却不同。一个涅盘的中国,一个更加辉煌的中国。


IP属地:四川1楼2014-09-30 17:27回复
    谢谢,这个群,恢复了生机----谢谢捧场。


    2楼2019-11-21 19:33
    回复
      2025-05-09 21:22:07
      广告
      欣赏大作,振奋人心。


      3楼2019-11-22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