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于奉公和武士道,随时准备战死,精神的觉悟彻底到断然成就死身,就不会有耻辱之事。稍不往这方面留神,就会在欲望和任性中过日子。临事畏缩,而不以为耻,只要自己快乐什么都不在乎,最后就会变得任性,为所欲为,还觉得满腹委屈。平时就没有准备着随时赴死,没有视死如归的境界,这种人临死时,一定表现不好。若无必死的信念,临死就难以达观,无论多么卑贱的行为都做得出。
三十多年前,社会风气就开始转变,年轻的武士们聚在一起谈话,都是一些什么金银的传闻啦,得失的裁断啦,生计的困窘啦,衣裳的品味啦,色情的杂谈啦,等等,据说,如果没有这些话题,恐怕大家也没兴趣凑在一起--真是无聊的风气呀。过去,从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人,皆素心本色,绝无卑污之事,所以也就没有拥有谈资的人;年龄大的人,如果无意中说了什么,会立即意识到犯了过失,这样的风仪会给世上带来高贵的魅力,因为生活取向被认为是一种价值尺度。只要不过分企望那份与自己的地位不相称的奢侈,什么样的生活都能适应。在如今的年轻人中,总是把具有吝啬、节俭癖好的人,褒奖为安排家计的"上手",这是肤浅的。吝啬的人,常常是欠缺义理的人;欠缺义理的人,是肮脏卑劣的人。
————山本常朝,《叶隐》,卷一
武士道者当懂得坚守。坚守自己的信念,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觉悟。荣誉一旦失去,即便用十倍苦心也无法挽回。物质世界是复杂肮脏的,而精神世界是纯粹的,物质会令你的信念和觉悟不断松动,如果无法做到磐石般的坚硬,那么你的精神随时都会污染,直到一日完全的忘记自己的信念和觉悟,成为一辈子碌碌无为的人。
你当用精神去驾驭物质,而不是被物质驾驭。直到死仍坚定自己信念和觉悟的人,才是真正的武士。
よしや身は虾夷の岛辺に朽ちぬとも,魂は吾妻の君や守らむ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
——————土方岁三(新选组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