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国概述,柴道琳教授
柴国,古代国名,周朝齐国的一个属国,古代称柴邑(现今的山东省新泰市古柴城),春秋末年,齐国丞相高张(字,昭子),封柴邑(封地,柴伯,伯爵).汉朝,称柴县,封柴侯.高张的长孙高柴,比较有名,为寿圣儒贤共城侯,为佛教中的仁爱佛.
前柴城村委位于楼德镇南侧,户数845户,南邻泗水,西接宁阳,属三县市交界处,柴城遗址就座落在此。蒙馆路、石莱铁路,09公路贯穿村中,交通发达。村现有党员63名,人口3152人,土地面积3439亩。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前柴城村各业快速发展,建材、花生米购销、石料、纺织、化工、农林、牧、付、渔、奶牛等各业已形成规模,呈现出一片百废待兴的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大踏步前进。
柴国,古代国名,周朝齐国的一个属国,古代称柴邑(现今的山东省新泰市古柴城),春秋末年,齐国丞相高张(字,昭子),封柴邑(封地,柴伯,伯爵).汉朝,称柴县,封柴侯.高张的长孙高柴,比较有名,为寿圣儒贤共城侯,为佛教中的仁爱佛.
前柴城村委位于楼德镇南侧,户数845户,南邻泗水,西接宁阳,属三县市交界处,柴城遗址就座落在此。蒙馆路、石莱铁路,09公路贯穿村中,交通发达。村现有党员63名,人口3152人,土地面积3439亩。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前柴城村各业快速发展,建材、花生米购销、石料、纺织、化工、农林、牧、付、渔、奶牛等各业已形成规模,呈现出一片百废待兴的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