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家吧 关注:176贴子:312
  • 1回复贴,共1

平遥的历史感让我觉得很震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这几天你来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区,在棉织厂展区J11楼下的展厅,会看到一位儒雅的“老外”。当你欣赏照片时,他会面带微笑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你,哪怕你给他的只是个背影。如果你提出与他合影,他会马上整整衣服,热情而愉快地与你合影。他就是摄影大展上个展《Stil-life》的创作者法国摄影师瑞吉·波迪尼尔。

  瑞吉·波迪尼尔1972年出生于法国,毕业于法国昴热高等美术学院。最初从事绘画和插画工作,之后他作为法国一家杂志社的摄影记者,在欧洲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后来,瑞吉·波迪尼尔娶了一位去法国留学的美丽大方的内蒙古姑娘,成了中国女婿。2012年,想感受不同文化的瑞吉·波迪尼尔跟着妻子来到中国,在北京定居。



 9月21日上午,瑞吉·波迪尼尔的个展展厅里,在他的中国妻子的帮助下,记者与他进行了一次对话。
  记者:你是第一次来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吗?
  瑞吉·波迪尼尔(以下简称瑞吉):是的,虽然2012年我就来中国生活了,但当时不了解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所以错过了2013年的摄影展。后来,在北京看过一些摄影展览,发现许多摄影师都会把参加过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作为经历来展示,所以今年特别关注了一下,在网上主动报名参加,被选上后就来到了平遥。
  记者:来到平遥后,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瑞吉:来之前只在网上看过城墙的图片,14日到了平遥,就被这里各种强烈的对比所深深吸引。比如平遥城不大,古城却给人一种巍然壮观的感觉,这是大和小的对比;还有旧的城墙与现代化的摄影展的对比,这是新与旧的对比;古老的城里到处都是年轻人,这是老与少的对比。而且走在平遥古城内的小巷里,经常还能碰到几百年前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
  记者:你拍的照片里都是陈列的商品,摄影展上人和风景的照片最多,但你这个很少见。
  瑞吉:我个展的主题是《Still-life》,翻译过来是“静物”的意思,是指由一个无生命的或者是无生气的物体构成的主题,我的这组照片拍的是韩国市场里陈列的商品,有水果、蔬菜、器皿等。在别人看来这些没什么,但在我眼里,这也是东方文化的一种。法国市场和这里不一样,我拍的韩国一家卖床上用品的商店,那些物品的颜色很鲜艳,在法国是看不到的,法国人喜欢的颜色比较素,这就是文化的差别。
  记者:为什么要拍这些?
  瑞吉:这些市场里的商人,在我看来都是画面的构思者。这些无意的摆放是一种美,商人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是美的创造者,而且与经典的静物画面相比,市场里的商品陈列自然地加入了光线,拍出来的照片非常具有吸引力。这些生活化的物品也是一种记录,是当代的一种符号,证明我们是活在当下,是呈现当下的最好表现手法。
  记者:人家都是去市场买东西,你却是去拍照。
  瑞吉(笑):是啊,为了拍照片,为了照片中的灯光闪现得恰到好处,为了不影响商家卖东西,我需要不停地排队。有张照片我排了4次队才拍上。
  记者:在法国有像平遥这样的摄影大展吗?
  瑞吉: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阿尔勒,每年也会举办一次国际性的摄影大展。那里和这里很像,也是在厂房里进行展览。不同的是,那里的厂房以前是屠宰场,后来因为摄影展办得好,干脆关了屠宰场,就办摄影展了。
  记者:那这两个摄影展有什么不同吗?
  瑞吉:最大的不同是灯光。阿尔勒摄影展的灯光是主办方提前装好的,但平遥这里是摄影师自己设计灯光并安装,光线可以更好地与照片结合。我不知道可以自己设计光线,所以这次没有准备好,下次一定要提前准备。
  记者:明年你还会来平遥?
  瑞吉:当然,我喜欢古老的东西,越古老的东西时代感越强,平遥的历史感让我觉得很震撼。而且我非常喜欢东方文化,我要多拍一些反映东方文化的片子,明年再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我还要把这些照片带给欧洲人看,让他们也更多地了解东方文化。
  本报记者白洁


IP属地:山西1楼2014-09-23 12:39回复


    IP属地:山西2楼2014-09-27 2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