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此身天地一蘧庐
章一
正月廿四,傍晚,空中灰霾一片,街上行人过着厚重夹袄匆匆往来,买炊饼的老头儿也早早收了炉子推回家,路上偶有一两人凑过来掏出几枚刀币换几个炊饼。西风凛凛,天黑之前恐有大雪,酒肆茶馆也早早关了门,只留一面蒙了霜的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相府的高门大院中,张相国在自己书房中烹茶读简,相国夫人此时正与婢女围着火炉,为两月后将出世的孩子缝制两件小袄。炉火让人身上暖融融,又有几分昏昏欲睡,夫人停了手上针线,抬头看了看窗纸上枝叶被风卷落的残影,向婢女道,“映月,外面该下雪了,你把柜子里那件狐裘拿去给老爷。”婢女应声去了。才推开门,冷风吹进屋来,还有神色略不奈的张相国,婢女一时愣住,才向里屋道,“夫人,老爷来了。”
张平走到妻子身边,笑道,“夫人,王上传我进殿,未知何事,今日不能陪你用晚膳了。”
秦氏扶了张平探过来的手,只道,“我无事,老爷自可去忙。”
张平走出房门之前吩咐映月,“好生看顾夫人。”
映月低头应了,并把狐裘举向张平。
张平策马往韩王宫邸,路上几无行人,风霜似箭,张平不由紧了紧身上狐裘。
至韩王宫,已入夜,韩王只在平日自己批简休憩处煮了酒待他,道,“晚来天将雪,于是想与爱卿手谈几局。”
张平此时面对笑吟吟的韩王,自己气未喘匀,只无奈道,“平领命。”
其实张平如何不知,此刻受韩王召见,必是有大事烦扰王心,是以召他相商,而当此局势,大将军兵权在握,姬无夜为人刚愎自用残忍暴虐,韩王坐立不安也属常事。
翌日辰时,韩王方才让张平回返,宫外已是覆满白雪,月色早已冰凉淡去,张平委实倦了,只想回家睡个回笼觉。眼皮沉重,一时无意竟被马一个趔趄差点摔到雪地上。张平下马查看,发现马蹄被一块墨石所伤,那是一块乌墨却似软玉的石块,形若梅花,张平心头一动,将石块收入怀中,竟不觉冷。
张平回到府上,只见府内婢女仆人忙成一团,管家从中院出来见了他如见到神佛一般,道,“大人可算回来了,昨夜五更时,夫人便开始腹痛,我急忙去请了大夫和稳婆,夫人此时还未、大人,大人,您。。。”
张平没继续听管家说的,只往内宅奔去,还未至门前,一仗疾风掠过院中,两棵槐树枝上积雪尽数落下,直砸了张平一头一脸。映月此时推门出来,见着他喜出望外,道,“老爷,夫人生了个小公子,好看的紧呢!”
当日,张平高兴得睡意全无,第二日便将那墨玉石雕成一方梅花砚,想以此当作儿子的见礼,因那白雪墨玉,张平心情甚佳,给儿子取名为良。一年后,张良周岁晏上,得到了这枚玉砚,却从未以其盛墨,只藏在自己书房一处。与这墨玉砚同时得到的,还有父亲的赐字,子房。
张良幼时个性精怪,聪敏通慧,又长得一张极秀气精致的小脸,尤其一双黑瞳清亮,其父张平不舍责骂,虽常闯祸,下人们都极袒护自家小公子,对外也直夸他聪敏可爱。是以,张良颇有几分骄傲藏在心中。
张良七岁时,胞弟出生,其弟周岁后,张平顾念韩国局势日趋混乱,将张良托给暗骑卫庄,护送张良携书至齐鲁交界的桑海小圣贤庄。
至桑海城中,接到张平传信的韩非在一家有些脏乱的客栈与卫庄碰面。嘈杂的厅堂,有许多人往来,住店的,吃饭的,小二与旅客的交谈声交错在四月有些燥热的空气里。韩非与卫庄只说了短短几句话,卫庄便离开了,走之前,他回头看了年幼的张良一眼。
那是张良第一次见到韩非,卫庄带他一路策马赶路,本极疲累,入城之后,道路两侧桃花艳灼,街市人声鼎沸,张良便来了精神,四处张望。卫庄寡言,只偶与他讲过几句话。此时,在嘈杂人声里晃神的张良方才抬头看了看韩非,只觉这人眉眼之间方正之气令自己困意散了。
“你渴了吧。来,喝点茶。”韩非笑道,“你父亲让我带你去见荀夫子。我们歇会儿就走。”
张良眨了眨眼,道,“你是我父亲的朋友吗?”
“算是吧。”
儒家小圣贤庄,出于桑海一座山腰之上,张良小小年纪,赶了许久的路,已是支撑不住,韩非于是背起张良,走在盘桓山路上,山间植了许多翠竹,风习习而过,韩非暗忖,以张平信中所述的张良,荀夫子应当头疼了。
韩非背着张良,从侧门进了小圣贤庄,张良伏在韩非背上,早已睡着了。穿过几座屋舍,只见一粟发少年正坐于石阶上专注看着简书,韩非笑意更浓,走近了道,“子路,天气未至炎夏,时辰尚早,阶上凉,回屋看书吧。”
少年适才抬起头,略讶道,“韩非师兄回来了,这是?”
“呵,是新来的弟子,”韩非望着少年清澈如水的眼眸,“也是贵客。”
他仍是背着张良继续往里走,粟发少年起身跟上他。只听韩非道,“我的住处久未收拾,先带他到你那里休息吧。赶了三天三夜的路,这孩子也着实累坏了。”
少年望着伏在韩非背上的小小身影,带着几分好奇应了声,“是,师兄。”
将张良安置好后,韩非与少年在屋外小声说话。
“子路,我先去向师尊禀明,在着人去客栈取寄存的行李,你且先帮我看顾好他。”
“知道了,师兄先去忙吧,子路会小心照看。”
韩非走远之后,揉了揉后背肩胛,不知这孩子揣了何物,甚是硌人。心想荀夫子此刻尚不知小圣贤庄来了个小人物,正和师叔喝茶对弈吧。
章一
正月廿四,傍晚,空中灰霾一片,街上行人过着厚重夹袄匆匆往来,买炊饼的老头儿也早早收了炉子推回家,路上偶有一两人凑过来掏出几枚刀币换几个炊饼。西风凛凛,天黑之前恐有大雪,酒肆茶馆也早早关了门,只留一面蒙了霜的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相府的高门大院中,张相国在自己书房中烹茶读简,相国夫人此时正与婢女围着火炉,为两月后将出世的孩子缝制两件小袄。炉火让人身上暖融融,又有几分昏昏欲睡,夫人停了手上针线,抬头看了看窗纸上枝叶被风卷落的残影,向婢女道,“映月,外面该下雪了,你把柜子里那件狐裘拿去给老爷。”婢女应声去了。才推开门,冷风吹进屋来,还有神色略不奈的张相国,婢女一时愣住,才向里屋道,“夫人,老爷来了。”
张平走到妻子身边,笑道,“夫人,王上传我进殿,未知何事,今日不能陪你用晚膳了。”
秦氏扶了张平探过来的手,只道,“我无事,老爷自可去忙。”
张平走出房门之前吩咐映月,“好生看顾夫人。”
映月低头应了,并把狐裘举向张平。
张平策马往韩王宫邸,路上几无行人,风霜似箭,张平不由紧了紧身上狐裘。
至韩王宫,已入夜,韩王只在平日自己批简休憩处煮了酒待他,道,“晚来天将雪,于是想与爱卿手谈几局。”
张平此时面对笑吟吟的韩王,自己气未喘匀,只无奈道,“平领命。”
其实张平如何不知,此刻受韩王召见,必是有大事烦扰王心,是以召他相商,而当此局势,大将军兵权在握,姬无夜为人刚愎自用残忍暴虐,韩王坐立不安也属常事。
翌日辰时,韩王方才让张平回返,宫外已是覆满白雪,月色早已冰凉淡去,张平委实倦了,只想回家睡个回笼觉。眼皮沉重,一时无意竟被马一个趔趄差点摔到雪地上。张平下马查看,发现马蹄被一块墨石所伤,那是一块乌墨却似软玉的石块,形若梅花,张平心头一动,将石块收入怀中,竟不觉冷。
张平回到府上,只见府内婢女仆人忙成一团,管家从中院出来见了他如见到神佛一般,道,“大人可算回来了,昨夜五更时,夫人便开始腹痛,我急忙去请了大夫和稳婆,夫人此时还未、大人,大人,您。。。”
张平没继续听管家说的,只往内宅奔去,还未至门前,一仗疾风掠过院中,两棵槐树枝上积雪尽数落下,直砸了张平一头一脸。映月此时推门出来,见着他喜出望外,道,“老爷,夫人生了个小公子,好看的紧呢!”
当日,张平高兴得睡意全无,第二日便将那墨玉石雕成一方梅花砚,想以此当作儿子的见礼,因那白雪墨玉,张平心情甚佳,给儿子取名为良。一年后,张良周岁晏上,得到了这枚玉砚,却从未以其盛墨,只藏在自己书房一处。与这墨玉砚同时得到的,还有父亲的赐字,子房。
张良幼时个性精怪,聪敏通慧,又长得一张极秀气精致的小脸,尤其一双黑瞳清亮,其父张平不舍责骂,虽常闯祸,下人们都极袒护自家小公子,对外也直夸他聪敏可爱。是以,张良颇有几分骄傲藏在心中。
张良七岁时,胞弟出生,其弟周岁后,张平顾念韩国局势日趋混乱,将张良托给暗骑卫庄,护送张良携书至齐鲁交界的桑海小圣贤庄。
至桑海城中,接到张平传信的韩非在一家有些脏乱的客栈与卫庄碰面。嘈杂的厅堂,有许多人往来,住店的,吃饭的,小二与旅客的交谈声交错在四月有些燥热的空气里。韩非与卫庄只说了短短几句话,卫庄便离开了,走之前,他回头看了年幼的张良一眼。
那是张良第一次见到韩非,卫庄带他一路策马赶路,本极疲累,入城之后,道路两侧桃花艳灼,街市人声鼎沸,张良便来了精神,四处张望。卫庄寡言,只偶与他讲过几句话。此时,在嘈杂人声里晃神的张良方才抬头看了看韩非,只觉这人眉眼之间方正之气令自己困意散了。
“你渴了吧。来,喝点茶。”韩非笑道,“你父亲让我带你去见荀夫子。我们歇会儿就走。”
张良眨了眨眼,道,“你是我父亲的朋友吗?”
“算是吧。”
儒家小圣贤庄,出于桑海一座山腰之上,张良小小年纪,赶了许久的路,已是支撑不住,韩非于是背起张良,走在盘桓山路上,山间植了许多翠竹,风习习而过,韩非暗忖,以张平信中所述的张良,荀夫子应当头疼了。
韩非背着张良,从侧门进了小圣贤庄,张良伏在韩非背上,早已睡着了。穿过几座屋舍,只见一粟发少年正坐于石阶上专注看着简书,韩非笑意更浓,走近了道,“子路,天气未至炎夏,时辰尚早,阶上凉,回屋看书吧。”
少年适才抬起头,略讶道,“韩非师兄回来了,这是?”
“呵,是新来的弟子,”韩非望着少年清澈如水的眼眸,“也是贵客。”
他仍是背着张良继续往里走,粟发少年起身跟上他。只听韩非道,“我的住处久未收拾,先带他到你那里休息吧。赶了三天三夜的路,这孩子也着实累坏了。”
少年望着伏在韩非背上的小小身影,带着几分好奇应了声,“是,师兄。”
将张良安置好后,韩非与少年在屋外小声说话。
“子路,我先去向师尊禀明,在着人去客栈取寄存的行李,你且先帮我看顾好他。”
“知道了,师兄先去忙吧,子路会小心照看。”
韩非走远之后,揉了揉后背肩胛,不知这孩子揣了何物,甚是硌人。心想荀夫子此刻尚不知小圣贤庄来了个小人物,正和师叔喝茶对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