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社交,并不是指用手机联系别人。而是用手机发现不认识的人,并且基于手机平台开展人际社会交流。社会交流趋向在线化是发展的大方是不可否认的,但不意味着社交的内容和本质会发生变化。随手用手机搜索附近的人,搭讪,然后消失,看似很随意很高效的社交其实不过是打发时间。加之软件开发者手机制造商的宣传,用户真的觉得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好孤独,好想念‘

如何如何,比如腾讯qq每年的广告,渲染节日你怎么孤独家人怎么想你等等,似乎就是让你无时无刻不要和家人断了联系,让你像在家一样和他们沟通;比如微信陌陌,渲染出艳遇偶遇巧遇的神秘感等等,让性压抑的中国人顿时觉得‘久久不能排遣的寂寞’可以得到缓解。

其实,性开放的国家早就有类似的电话和短信公司,就是约p号码之类的。只不过这些软件开发商借民族之短见,给了国人一个最暧昧的性暗示。。。

就是诸如此类的宣传,人们似乎真的很需要这样的功能在手机上,‘社交’也变得越来越没有内容,原本丰富的世界反而被大家手上拿的手机给禁锢了。不再互相说话,打招呼,而是向附近的人发

之类

。这种不是社交的社交,消磨了时间,让自己在现实中看起来更闭塞(用镜头记录一个cellphone addicted的人,他看起来一定很傻,走路,坐车,无时无刻不低着头

) 让自己反而很不social。很快,这种快餐式的搭讪潮流会在人们等待别人回复的时候慢慢褪色

,直到很多人意识到那些功能不过是商家手段,约p成功的还是本来社交圈就复杂的人们,而*丝,其实根本还是没人在乎

,别以为在虚拟世界就能逆袭,女神一眼望穿你的prof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