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89吧 关注:100,418贴子:3,630,797

回复:【转】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西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温娇 温娇最初见到唐僧时: 叫进衙来,将斋饭与玄奘吃。仔细看他举止言谈,好似与丈夫一般。小姐将从婢打发开去,问道:“你这小师父,还是自幼出家的?还是中年出家的?姓甚名谁?可有父母否?” 温娇见到唐僧后,认为和陈光蕊长得很像。“好似与丈夫一般”。那么,温娇的心里肯定会有巨大恐惧。因为她无法解释唐僧不是陈光蕊的儿子,却为什么会长得很像陈光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4-09-19 12:47
回复
    (二)婆婆 唐僧来寻找婆婆时: 寻着婆婆。婆婆道:“你声音好似我儿陈光蕊。”......玄奘问:“婆婆的眼,如何都昏了?”婆婆道:“我因思量你父亲,终日悬望,不见他来,因此上哭得两眼都昏了。”玄奘便跪倒向天祷告道:“念玄奘一十八岁,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今日领母命来寻婆婆,天若怜鉴弟子诚意,保我婆婆双眼复明!”祝罢,就将舌尖与婆婆舔眼。须臾之间,双眼舔开,仍复如初。婆婆觑了小和尚道:“你果是我的孙子!恰和我儿子光蕊形容无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4-09-19 12:47
    回复
      2025-05-28 12:57:13
      广告
      婆婆说得更为详细: 1. 声音:好似我儿陈光蕊。 2. 长相:恰和我儿子光蕊形容无二。 为什么婆婆说得比温娇要具体肯定?因为温娇和陈光蕊相处的时间短,而婆婆和陈光蕊相处的时间要长。所以婆婆会更加肯定些。 总之,温娇和婆婆都认为唐僧和陈光蕊长得很像,这一点是一致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4-09-19 12:48
      回复
        但是,儿子是不是一定要长得像父亲?这个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没有任何理论支持儿子一定要长得和父亲一模一样。另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长得很像,也是常有的事。 唐僧长得不像别人,偏偏就像那个陈光蕊,你说这怪不怪?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只要联系上下文看,答丨案就很清楚了。 唐僧之所以长得像陈光蕊,完全是观音菩萨在幕后操纵的结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4-09-19 12:48
        回复
          在观音菩萨她们这个组织内部,掌控着一套“投胎转世”的设备,(后面自然会论述到)。观音菩萨要唐僧长得像陈光蕊,并且一模一样,完全具备这个条件。 因为做假做的太逼真了,反而露出了破绽。破绽在哪儿呢?破绽就出在声音上。婆婆道:“你声音好似我儿陈光蕊。”陈光蕊是海州人,而唐僧是江州人。口音是不会一样的。不要说隔州,就是隔县(甚至隔乡),口音也是有差别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4-09-19 12:48
          回复
            不同州的人说话,应该是存在一定的语音障碍的,所以这就是个破绽。 那么,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让唐僧长得和陈光蕊“形容无二”呢?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4-09-19 12:48
            回复
              1. 借婆婆之口,给天下舆论一个明确的交代,让大家都知道唐僧是状元陈光蕊的儿子。你看,唐僧向天祷告之后,“将舌尖与婆婆舔眼。须臾之间,双眼舔开,仍复如初。”请问:如果没有观音,唐僧他有这个本事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4-09-19 12:48
              回复
                2. 唐僧是观音选定的一个取经人,观音菩萨让唐僧长得和陈光蕊“形容无二”,这是她做下的一个独特的“标记”。以防止将来认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4-09-19 12:49
                回复
                  2025-05-28 12:51:13
                  广告
                  《西游记》第12回,唐太宗请天下高僧做法事,热闹非凡,观音菩萨和木叉杂在众人丛中,也去观看: 这菩萨直至多宝台边,果然是明智金蝉之相。 观音见到唐僧的长相是“明智金蝉”之相。一眼就认出来了。 唐僧是金蝉长老转世,金蝉长老长的什么样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唐僧就是陈光蕊的长相!因为唐僧和陈光蕊长的“形容无二”,所以才不会认错。 因此,我认为唐僧长得和陈光蕊“形容无二”,主要是以上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又:“光蕊”与“明智”相对应。取“光明睿智”之意。) 在整个事件中,我反反复复地强调:唐僧的出生以及曲折的命运,都是观音菩萨在幕后一丨手操纵的结果。但是有的朋友说我胡说八道,一派胡言,其实,这个根本不需要争辩。 因为《西游记》是小说,是一部揭露黑暗现实的小说,并不是什么宗教经典。你拿宗教里的人物来评论小说艺术,那才真的叫扯淡!在小说的第12回中,写的只有那么清楚明白不过了: “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她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4-09-19 12:50
                  回复
                    (又:“光蕊”与“明智”相对应。取“光明睿智”之意。) 在整个事件中,我反反复复地强调:唐僧的出生以及曲折的命运,都是观音菩萨在幕后一丨手操纵的结果。但是有的朋友说我胡说八道,一派胡言,其实,这个根本不需要争辩。 因为《西游记》是小说,是一部揭露黑暗现实的小说,并不是什么宗教经典。你拿宗教里的人物来评论小说艺术,那才真的叫扯淡!


                    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4-09-19 12:59
                    回复
                      在小说的第12回中,写的只有那么清楚明白不过了: “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她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


                      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4-09-19 12:59
                      回复
                        1. “江流儿和尚”,就是唐僧。唐僧的乳名,叫做江流。 2. “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说明唐僧的前世,正是他们这个组织里的人。 3. “又是她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这一句话,就说明唐僧投胎、出生,都是观音菩萨一丨手经办的。菩萨十分欢喜。 既然书中已经说明了,唐僧出世是由观音菩萨“引送投胎”的,那么,这一点就不应该产生歧义。唐僧的经历,观音菩萨不可能不知道,不仅知道,而且还记了帐的。 唐僧这个和尚,你能说不是观音菩萨刻意制造出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4楼2014-09-19 12:59
                        回复
                          唐僧取经,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是,若要问一句:“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呢?”恐怕有多数人回答不上来。 大家一般主观臆想的答案是:“为了宏扬佛法。”也有的朋友会说,唐僧是为了学习更高深的佛法,才去西天拜佛取经的。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14-09-19 12:59
                          回复
                            但是,这些都不是的。究竟是什么呢?《西游记》第12回有十分明确的标准答案: (太宗)问:“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唐僧)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可见,并不是唐僧要取这个经,而是他帮唐太宗去取这个经。


                            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14-09-19 12:59
                            回复
                              2025-05-28 12:45:13
                              广告
                              也就是说,对这个“经”产生需求关系的,是唐太宗!而不是唐僧!唐僧在取经的过程中,仅仅只相当于一个差人、邮递员的身份,他的工作任务只是负责帮唐太宗送一趟货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14-09-19 1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