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君专楼~~~~~~~~~~~~~~~~~~~~~~~~~~~
《永遇乐·长安怀古》(双调,柳永式仄韵)
雪胜芙蓉,雁如孤塔,昭盛盈秀。曜影华清,云蒸太液,忆灞桥折柳。三秦望断,狼烟未起,只见俑执参宿。向长安、芳华倾尽,醉国色时节久。平沙漠漠,征营辞第,烽火遍燃元狩。万象开元,九州毓秀,瑟引嘉宾就。往昔鸿浩,贯凝千古,风韵即今依旧。峥嵘在、鹏程万里,槊临举酒。
雨湮酒香湿青衿,月隐谢桥醉兰汀。
阑干几回霜风紧,空闻雁字到窗西。
寒江夜幕深,灯火尽西沉。
残月照当楼,不见去年人。
踏马长亭柳絮飞,筱笛暗奏诉离悲。
维扬红袖招满楼,桑梓何处寻人归。
嵩谷云径清泉绕,曜影山林峋石照。
浪卷风竹映水摇,疑是故人来相告。
烟雨无迹锁清秋,双鲤何知上西楼。
遥忆折柳飞絮时,兰舟几回春水悠。
万里清皓水帘空,月桥花影暗香浓。
云鬓斜簪无人赏,独安簟枕醉庭中。
凉夜浮晚星,新蝉诉风清。
照水莲心曳,兰舟暗入汀。
塞北孤城征鸿影,石走飞沙旌旆起。
快马踏尽楼兰阙,独携吴钩长烟引。
三径云深不知处,潇潇暮雨霜林路。
山泉沁芳残香浮,修竹隐墙无人顾。
江寒元夜悲,月映水沉微。
送灯南浦上,问郎何日归?
轻舟入梦越人家,莲翻小池玉珠滑。
扶蕖袖中云波起,菱歌泛夜透青纱。
日照晴云空,鸢影顾东风。
谁家稚子戏,杳杳晚笛声。
塞外北风怒转蓬,雪上重霄乱征鸿。
浪翻阴云连角声,万里黄沙没兵戎。
《大漠谣》
缘飞缘灭,此情无计消除;
曲终人散,今生不悔相思。
《曾许诺》
繁花漫天,今生誓言定;
青山依旧,红影葬泥中。
鹤发无言倚桂树,凝眸自望烟花处。
昔年玉面蛾眉时,流年暗度几曾顾。
孤身上险峰,流水竹石中。
日照浮云尽,聆风客山松。
冥暮凄雨秋风号,檐下寒窗尽散茅。
十载辛苦功名泪,济世立心何日遥。
明月疏星寒,人繁客心残。
故园亲友问,久淹何时还?
凭阑烟雨暮,红叶寄何处。
故园清秋晚,思亲赋尺素。
《史湘云传·只恐夜深花睡去》
史湘云,金陵人也。金陵史氏贵甚,然湘云襁褓之间父母违,且为族亲不喜。故其幼时即明理,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于心。
时湘云淹大观园。一日众人适芦雪庵,湘云炙鹿肉而食,黛玉哂之。湘云不为所动,以“是真名士自风流”答之。少顷,饮酒联诗,独湘云文思若泉涌,座中人无不叹为观止。是实乃魏晋风度也!
后众人集于沁芳亭,湘云纵饮而醉,卧于山石僻处一青石凳上。山石四周多芍药,落英缤纷,故湘云业经香梦沉酣,衣襟头面皆红香散乱。引众人甚爱之。
湘云真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其不若黛玉之多愁,亦不从宝钗之世故,惟一“憨”字堪解其意。其之达观,余为之叹服。古之女子,多为柔婉之属。比之于湘云,无乃异乎?是实为吾曹敬之。嗟夫!伊人如斯,遂沦于风尘,岂不哀哉!
《芳气说》
兰之气淡而雅,若君子宽而达,气旷能容人,平心而有度。不若芍药妖而无格,艳矣美矣,然气盛甚,盖小人心狭而不可容人,必为人妒,或诛之,或谗之,遂不得善终。
悲夫!芍药盛极,然见侮,是以颐指气使至也。其不自省而愠人,终不知祸源于本也。诚宽以待人,效兰之性,则怨念可终矣。
《争艳说》
及孟春,造化毓秀,群芳争艳以延人观。当此时,芙蕖仍无迹可寻。群芳遂以为劣,众起而哂之。至于孟夏,百花式微而莲始绽。是引众人竞观之,颂之。何也?盖群芳虽艳,然皆俗不可闻也。莲天然去雕饰,静心以自修,故能成事也。
人亦同于此。得意之人骄纵自傲,实心性若稚子,自是鄙陋而不自知。惟大智之人,心如止水。方可久立而不衰矣。
胡姬压酒洛城香,雨漫桃花湿亭房。
泽上云涌千帆尽,萧郎此去醉离觞。
南园北望恨国愁,天狼渺渺月如钩。
愿策单骑下千里,漫卷幽云十六州。
--宇宙蝉闭月秒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