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江山吧 关注:2,029贴子:239,633
  • 34回复贴,共1

发现很多音乐吧好笑的一面----------可我没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多数粉丝连简谱都看不懂,就更别提五线谱了,居然长篇大伦的谈音乐,而且还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毛阿敏 王杰等 红的时候,有些人还不记事 或 根本没出生呢,他能写的,有如他是哪个时候最红的制作人的感觉,能把这些歌手写的一文不值 或 空前绝后。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在邓丽君 刘文正 时代,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居然想凭借网络的一点知识,来评价当时谁比较有影响力,而且能精确到年, 用这些来证明自己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话说,你有这时间,都能帮人写传记了,但真实性是个问题。
娱乐圈的人,有几个说话,你会信的? 成龙? 刘德华?侯孝贤 ?即便最显得直率的冯小刚?香港很多都在骂周星池。你来扒扒视频和信息,你又能装次著名香港制作人了。
那么相信记载和人言的话,那好吧,你告诉我,刘宗敏当时是否快把四川人杀光了? 康熙对于汉族人,是否如电视上说的那么爱民?我要信 专家严崇年??
‘’国觞家不觞‘’在好声音吧问我:60年河南死了很多人,你也不会相信吧。我没看到,我当然不相信,我懂得常识。我不会因为某大神放个屁,就影响我正常的逻辑思维。
有人看到网上说 雷锋带上海手表,而且还是他最好的战友证明的,就深信不疑,一点常识都不懂,还以为自己就是真相帝,可笑而可悲。
这个时代,文字 视频 人言,你没有逻辑清醒的头脑,各方面的知识,做判断依据,怎么去相信?
还有那些有浓重地域概念,或只终于某人的,何必来讨论音乐呢,直接去某某吧歌颂就行了。


1楼2014-09-16 18:25回复
    并且,音乐这东西见仁见智,本来就是凭着每一个人的主观感觉来欣赏,是不是好听,只是取决于个人自己。所以说,主观写一写自己的音乐感想,就算客观上不合,但是,这属于个人感悟,性质上决定,一开始它就已经是不分对错,只要说得有理,又何必挑剔太多呢。
    楼主,欣赏你的执着,可是,这不是论文,不必做到字字有据。看见不妥,可以据理力争,或以冷眼旁观,不须过于着相了。


    IP属地:广东3楼2014-09-16 19:22
    回复
      刷点存在感容易吗?
      码上万字就那一点点人看,很萌不是吗?


      4楼2014-09-16 21:43
      收起回复
        楼主你没看到的事情,只能说不知道,不应该说不相信。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超乎想象,如吃人事件,不合逻辑且超乎人伦,所以不建议主观臆断。


        IP属地:北京8楼2014-09-19 09:44
        回复
          其实,基本的正确逻辑是这样的:
          经历过的一定要比没经历过的更具发言权。
          其实,如果年代久,两人都没经历过,那么岁数大的比岁数小的说话更具有参考价值。因为岁数大的那个起码距离那个时代的人更近。只不过如果时代越远,那么两人之间的参考价值,会逐渐接近。 比如 :60岁的和30岁的人讨论秦朝的事情,那么两人所说的话的参考价值基本一样。 再比如:50岁的和20岁的人讨论民国的事情,虽然他们两个都没经过那个年代,但显然两人所说话的参考价值,差别会比较大,显然50岁人所说的话,更具有参考价值。


          10楼2014-09-19 17:52
          收起回复
            这里最好不要讲....国共两党史和历史话题.....孔庆东吧主小白和.红旗吧w吧主..都是咱兄弟..那里是专讲这些话题的...左右派人士争辨都挺专业的...我前两年在那里呆好长时间...我所属中间派....你们想聊政治历史..去哪里比较合适...暴骂人是常有的事.孔庆东大吧主小白..都亲自带头暴骂人..很正常.....


            IP属地:辽宁11楼2014-09-20 00:21
            收起回复
              特别纳闷一个事,大神们整天研究华人音乐史,有意思吗?
              一个普通人, 研究这个干什么? 就是搞音乐的,也没什么人专门去全都了解一遍吧。
              是够无聊的了,没事了解下新闻,不就足够了吗。


              12楼2014-10-05 22:32
              收起回复
                我觉得:对于华人流行音乐发展历史,在贴吧这个公共平台,正确的做法是——掌握好分寸,既不要像编年体史书专家那样去搞所谓资料考证,也不要完全陷入“据我周围的同学说”这种纯粹的自娱自乐自说自话,而是二者取其中,重点谈谈自己对熟悉了解的音乐内容和有关音乐人的分析与判断,尽量把话题朝“可以自圆其说”的务虚领域去引,这是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在讨论过程中吸取众家所长。
                我的重点是强调:对于我们这种喜爱音乐的、但又不是音乐圈子里掌握了原始资料的专业人士而言,最合理的定位在于“分析和判断”,而不是徒劳地去“寻求事实真相”,因为真相是我们接触不到的,这儿没人能和谭咏麟,张学友直接对上话,坐下来畅所欲言聊天达一小时的人物对不?嘿嘿。
                既然是分析和判断,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但注意:主观性不代表随意性,可以主观,但要言之成理,放在公共平台上看起来像是一家之言。也就是说,分析和判断追求的目标,不是真实性,而是可信度。在分析判断时,需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去把握最抽象的听觉艺术,并且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所以,能做到对流行音乐和音乐人进行艺术人文领域的评论,哪怕是虚的,只要思想上逻辑上达到一定高度,就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这才是我们经过努力都可能做到的事。
                如果自己不去认真听反复听(歌),而是到处找别人写成的资料,要么原封不动要么掐头去尾,复制黏贴到处转载,那有什么价值?人家说的在理,那也不是你的思想;人家一开始就出了错误,你就等于在传播扩散错误。至于有的人出于各种目的,故意篡改关键事实,或删除某些事实,或无中生有编造情节塞进历史资料,以达到自己捧谁贬谁的目的——我认为,这是音乐爱好者队伍里的败类。
                没有亲身经历过某个歌星的时代,也许会缺少点感性认识,无妨,事后补课完全可以,但要发表评论,功课得做足,你得花时间把该歌星全部或大部分作品至少都吃吃透才行吧?
                还有一点,评论音乐,自己如果会一点乐器或者唱歌,比那种乐理都不懂,谱子都不识,音准节奏都掌握不好的人,要更有发言权。好比真正的足球球迷,业余时间一定是踢过球或者会踢一点球的,从没上场用脚碰过球的人想评足球,不是笑话吗?


                13楼2014-10-06 00:41
                回复
                  国觞家不觞:, 你在我眼里,就是个畜生。所以,你进来我帖,我就删,嘿嘿。


                  14楼2014-10-06 0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