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把支教看成是付出的表现,15天得时间让我认识到,原来,支教,能帮助我们找回自己。2011年的夏天,我参加并组织了赴民勤支教团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收获了这一年内最最珍贵的一份回忆。
(一)招生
因为我们的支教活动是在假期开始的,所以招生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民勤是西部农业县城,假期的时候,孩子们都忙着帮家长干农活,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真的很担心,万一我们招到的生源太少的话,这次支教活动就彻底的失败了。
结果虽然在我们的意料中,但我还是感觉很吃惊。跟村民们闲聊的时候我记得我提到过,如果在我所在的县城的话,暑期的支教靠自己招生是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来的,民勤县的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已经到了一种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把每一个孩子送出去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家长们都想着,哪怕自己再苦再累,只要孩子们以后能好好的,能考上好大学,有好工作就好了。这样的想法很纯粹,却很是在。很多家长对于我们的活动非常支持,支教前期我们还想当地的村民借了很多东西,包括被褥、炊具等。真心的感谢你们,给了我们莫大的关心和支持。
有村民的支持和乡政府、村委会的宣传我们的招生进行的还算顺利。每到一个村,一开始的时候,村民们总是向我们投来好奇的眼神,感觉很新奇的样子,可孩子们呢,早已经嚷着过来报名了,我们的支教队员甚至被为了个水泄不通(略有夸张)。家长们一方面对于我们的来历不是很清楚,虽然我们已在强调我们是义务支教,是免费的,可是很多家长还是害怕我们支教结束后收取费用等,甚至还有家长对我们进行了弱弱的“训话”,虽然当时有些恼火,但现在回过来想想,他们的意见确实很好,而且在有些方面我们甚至因为没有重视那些问题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最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民勤的孩子不管大小等好像会开电动车,我们招生完回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孩子们开电动车送我们回学校的,那种感觉,说不出,但我知道,那种感觉里面略有些心痛,同样的年龄,城市的孩子们却享受这一切,对比之后我并不是想说明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并不是一天两天,我有时候想,究竟这样的支教活动除了带给他们希望,还能,带给他们什么?
招生结束后,最火爆的要算是老赵的高一那个班级了,大概收了有70多个学生,也难为老赵了。刚开始的时候初中组的生源比较多,后来,慢慢地,小学组那边的学生也逐渐多了,总算是顺利地完成了最难的一件任务。心里美滋滋的。
作为小学组的负责人,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