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云 韩洪泉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说不尽的曾国藩与湘军
(代前言)
中国古代对一个人的结论性评价,素有“盖棺论定”的说法,所谓“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①。然而,去古未远的曾国藩却是一个特殊的情况。
曾国藩确属“非常”之辈。他生逢非常之世,走着非常之路,建有非常之功。他的生前事业清晰明朗,身后毁誉却纷纭莫测。
清廷内部有人盛赞他是“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也有人攻击他,“谤议丛积,神明内疚”。清末革命党中有人批评他,认为他愚忠于大清统治者,而使“汉人”丧失了“绝好自立的机会”②;也有人佩服他,说“曾某之志,虽与我不同,然治己之严,吾直宜奉以为法”③。现代史家更是各持己论,有称他为“刽子手”、“汉奸”、“卖国贼”的,也有称他为“近代史上之伟大人物”、“中兴第一名臣”的。同一阵营的人对他的评价可以截然相反,而立场不同的人又可以毫不吝啬地同声赞美他。真是“棺已盖而论难定,人已死而情未了”。
这种现象,章太炎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注意到了,并精辟地概括道:“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④从那时起又是一百年过去了,对曾国藩的评价中截然不同的取向、毁誉纷纭的现象,却依然如故,其纷纷扰扰之状足以撩乱任何一个试图走近曾国藩的人。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让我们游弋于历史的长河,穿越一百多年的岁月风尘,对这些众口毁誉、繁杂难辨的“纷扰”做一次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吧!
1872年,曾国藩病死于南京两江总督衙署。“大星忽殒”,举国悲恸,清廷上下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隆重,以示对这位中兴第一功臣的悼怀。在以同治皇帝名义发布的上谕中,对曾国藩及其家人给予了特别的奖赏和优抚:
曾国藩着追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赏银三千两治丧,由江宁藩库发给;赐祭一坛,派穆彰阿前往致祭,加恩予谥“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其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察例具奏;灵枢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其一等侯爵,即着伊子曾纪泽承袭,毋庸带领引见。①
后来又陆续下旨:在其“立功省份”如湖北、安徽、江西等“一体建祠”纪念,“伊次子附贡生曾纪鸿、伊孙曾广钧均着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曾广镕着赏给员外郎,曾广铨着赏给主事,均俟及岁时分部学习行走”。②
“赠谥”是给予大臣死后哀荣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清廷郑重地为曾国藩谥曰“文正”,并在上谕中评价道:“念经天而纬地,斯谓之文;繄辅世而长民,尔身克正。”③清代给大臣的谥号极有讲究,一字之别往往蕴含着意想不到的“微言大义”。据说淮军名将、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死后,有关部门曾暗示他的家人,拟定刘的谥号为“庄肃”,但其家人不解官场风情,没有向有司衙门好好地“表示表示”,结果“庄肃公”变成了“壮肃公”。一字之差,意味迥然,这位生前得意于从武职成功转型到文职的“抚台大人”,还是被打入了“四肢发达”者的另册。刘铭传年轻时是那种“一言不合,拔剑相仇”的好汉人物,此时若泉下有知,真该“愤起于九原”了。
当时,曾国藩的门生故旧、亲戚僚属遍布天下,执掌要津,很多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头面人物。他们怀着对曾氏的满腔崇敬与感激之情,以各种形式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一时挽联、祭文堆积如山,祭祀活动足足持续了一百多天,可以想见场面之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左宗棠、李鸿章的挽联,这主要是由于两人与死者的关系(“曾左交恶”的传闻是引起兴趣的一个原因,左、李二人当时的地位以及与曾国藩关系之密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对于曾国藩赞美最力、并代表了当时大多数声音的,要数下面这几副:
说不尽的曾国藩与湘军
(代前言)
中国古代对一个人的结论性评价,素有“盖棺论定”的说法,所谓“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①。然而,去古未远的曾国藩却是一个特殊的情况。
曾国藩确属“非常”之辈。他生逢非常之世,走着非常之路,建有非常之功。他的生前事业清晰明朗,身后毁誉却纷纭莫测。
清廷内部有人盛赞他是“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也有人攻击他,“谤议丛积,神明内疚”。清末革命党中有人批评他,认为他愚忠于大清统治者,而使“汉人”丧失了“绝好自立的机会”②;也有人佩服他,说“曾某之志,虽与我不同,然治己之严,吾直宜奉以为法”③。现代史家更是各持己论,有称他为“刽子手”、“汉奸”、“卖国贼”的,也有称他为“近代史上之伟大人物”、“中兴第一名臣”的。同一阵营的人对他的评价可以截然相反,而立场不同的人又可以毫不吝啬地同声赞美他。真是“棺已盖而论难定,人已死而情未了”。
这种现象,章太炎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注意到了,并精辟地概括道:“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④从那时起又是一百年过去了,对曾国藩的评价中截然不同的取向、毁誉纷纭的现象,却依然如故,其纷纷扰扰之状足以撩乱任何一个试图走近曾国藩的人。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让我们游弋于历史的长河,穿越一百多年的岁月风尘,对这些众口毁誉、繁杂难辨的“纷扰”做一次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吧!
1872年,曾国藩病死于南京两江总督衙署。“大星忽殒”,举国悲恸,清廷上下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隆重,以示对这位中兴第一功臣的悼怀。在以同治皇帝名义发布的上谕中,对曾国藩及其家人给予了特别的奖赏和优抚:
曾国藩着追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赏银三千两治丧,由江宁藩库发给;赐祭一坛,派穆彰阿前往致祭,加恩予谥“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祠;其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察例具奏;灵枢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其一等侯爵,即着伊子曾纪泽承袭,毋庸带领引见。①
后来又陆续下旨:在其“立功省份”如湖北、安徽、江西等“一体建祠”纪念,“伊次子附贡生曾纪鸿、伊孙曾广钧均着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曾广镕着赏给员外郎,曾广铨着赏给主事,均俟及岁时分部学习行走”。②
“赠谥”是给予大臣死后哀荣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清廷郑重地为曾国藩谥曰“文正”,并在上谕中评价道:“念经天而纬地,斯谓之文;繄辅世而长民,尔身克正。”③清代给大臣的谥号极有讲究,一字之别往往蕴含着意想不到的“微言大义”。据说淮军名将、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死后,有关部门曾暗示他的家人,拟定刘的谥号为“庄肃”,但其家人不解官场风情,没有向有司衙门好好地“表示表示”,结果“庄肃公”变成了“壮肃公”。一字之差,意味迥然,这位生前得意于从武职成功转型到文职的“抚台大人”,还是被打入了“四肢发达”者的另册。刘铭传年轻时是那种“一言不合,拔剑相仇”的好汉人物,此时若泉下有知,真该“愤起于九原”了。
当时,曾国藩的门生故旧、亲戚僚属遍布天下,执掌要津,很多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头面人物。他们怀着对曾氏的满腔崇敬与感激之情,以各种形式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一时挽联、祭文堆积如山,祭祀活动足足持续了一百多天,可以想见场面之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左宗棠、李鸿章的挽联,这主要是由于两人与死者的关系(“曾左交恶”的传闻是引起兴趣的一个原因,左、李二人当时的地位以及与曾国藩关系之密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对于曾国藩赞美最力、并代表了当时大多数声音的,要数下面这几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