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程序学吧 关注:355贴子:1,059
  • 9回复贴,共1

揭秘天地数55和大衍之数五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揭秘“天地数55和大衍之数五十”
许博寓/文


1楼2014-09-14 20:19回复
    在揭秘“天地数55和大衍之数五十”之前,必须回答关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问题。在我博客上两篇《易经》资源的帖子中,提到了“四象限的十种组合”,只是没有系统的讲解而已。我早就说过“所谓的十天干,就是10个数,它是对于一个正方形圆周运动的表述,而十二地支是对一个正方形组织构成的表述”。我们都知道,一个正方形是“八个角、六个面、十二条边”,十二地支就是取用的正方形的十二条边,为了研究而转移到圆的半径之上。至于为什么要取用十二条边,我在拙著《宇宙程序学》中专题解释过,由于篇幅的限制,在这里不再敷衍。我在上篇《易经》资源帖子中曾经提到过“田字符”四象限十种组合的问题,十天干同这个“十种组合”是什么关系呢?我在拙著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八卦的产生源于古人对天体的认知,并总结出《易经》的基础理论“天圆地方”(园:表示运动,方:表示结构),同时建立起研究宇宙运动规律的“四象限”坐标系统,一个正方形的旋转运动就相应的抽象成“四象限”圆周运动,这样,一个正方形旋转一周就用“田字符”表示。如果仅仅停留这个层面上,研究就变得毫无意义了。研究的最终目的必须是用符号记录宇宙的运动规律。既然是用符号记录宇宙的运动规律,就必须建立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空间想象中就还有一个“正方形圆周运动关系”的存在,于是,祖先就将地球以外的天体运动定格为一个正方形圆周运动,再将地球运动定格为一个正方形圆周运动,在运动组织结构上就出现了两个“田字符”相互作用关系。按照天体正旋,地球反旋的逻辑,对两个“田字符”相互作用的结果进行组合。以“甲、乙、丙、丁”为例说明,进行任意组合后形成“甲甲、甲乙、甲丙、甲丁;乙甲、乙乙、乙丙、乙丁;丙甲、丙乙、丙丙、丙丁;丁甲、丁乙、丁丙、丁丁”十六种组合关系。再将同类项合并(祖先们已经知道同类项合并),就形成“甲甲、甲乙、甲丙、甲丁、乙乙、乙丙、乙丁、丙丙、丙丁、丁丁”十种组合,用十个符号表示(十个自然常数阿拉伯数字也是依据这个原理得来)。十天干在各类著作解释中被赋予了许多含义,并不是十天干的本意,而是类比过程中对十天干本意的一种衍生。十天干的产生,足以证明《易经》的“天圆地方”理论,不是用来表述天体空间和地球具体形态的,也就彻底的否定了对“天圆地方”理论理解成“古人认为天体是圆形的,地球是方形”的错误观点。


    2楼2014-09-14 20:20
    回复
      所谓“天数55和大衍之数五十”,同孔老夫子的“加一,加二,加三,三生万物”的总结是分不开的。如图表所示(附运算图表于后),当我们用“1+2+3+4+5+6+7+8+9+10=55”后,继续累加到100的时候,你会发现得数是5050,累加到1000的时候,你会发现得数是500500。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将“1+2+……+9+10=55”作为一个固定值,只是对十位数上变化了的数字做十次累加,形成“100+200+……+800+900=4500”,再将前面的固定值“55×10=550”同变化之数4500相加就可以得出5050的得数。同理我们再将“100+200+……+800+900=4500”和“55×10=550”作为二个固定的值,第三次将百位数上变化了数字作十次累加,形成“10000+20000+……+80000+90000=450000”,尔后再将(4500+550)×10=45000+5500=50500同变化之数450000相加就可以得出500500的结果(依此类推,你会发现大衍之数的规律)。第一次十个数相加得出55;第二次十组数相加得出5050;第三次又是一个十组数相加得出500500。加一表达式为“10×1”的相加得55;加二表达式为“10×10”的相加得5050;加三表达式为“10×10×10”的相加得500500。(10的N次方是多少个5与多少个0的组合呢【50组合关系】?大家可以自行推演),从图表运算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天地之数55”告诉了我们加数的方法和加数值的的变化,而“大衍之数五十“则反映出得数的变化规律。


      3楼2014-09-14 20:20
      收起回复
        西方科研人员根据这个规律总结出了“等差数列公式和定理”,进而总结出了“等比数列公式和定理”。我今天将这个东西放在这里,肯定会有人说我是在用西方文化解释中方文化。难道就没有人想过,中国的《易经》中本来就包含着先进的现代科技知识,只是暂时没有被我们发掘出来而已吗?是否是巧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孔夫子的加一,加二,加三,三生万物的总结本身就包含了等差数列规律,这种规律在《河洛精蕴》一书中用“堆码图案”作过提示,可惜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易经》包含的高科技知识枚不胜举,只是由于我才疏学浅,无法更加深刻的全方位的寻求和挖掘。
        时至今日,我们的“易经”研究工作者仍然沉醉在“算术级别的天地之数55”的算命术数的迷魂阵中津津乐道,而我们的哲学家们仍然固执的在“阴阳理论”中高谈阔论。甚至有人将《易经》看成是简单的修身养性或者算命、风水的学问。导致《易经》研究停留在初级的层面,得不到深刻挖掘和发扬,使之不能全方位的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作用,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也许有些人会说,就算《易经》中有这些知识,而“数列“这样初、高中生都具备的简单知识,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作用吗?这只是我发现的而已,大家都去《易经》中淘宝,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不至于高科技的精英们比我的能力还低拙吧?!


        4楼2014-09-14 20:21
        回复
          我希望有志于深度挖掘《易经》宝藏的学者,到我的博客中去浏览相关帖子,(搜索“洞明时事能知天下泰否!练达人情可著百科全书!”进入和讯xby3509博客)。但愿我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同时坚信,到我博客中去系统浏览《易经》资源的帖子,一定会有所收获和启发。


          5楼2014-09-14 20:21
          回复
            一公式:x=n(n+1)/2.....例:1.2.3.4.5.6.7.8.9.10....x=10(10+1)/2=(10x11)/2=110/2=55.
            .....例:1.2.3...........99.100...x=100(100+1)/2=(100x101)/2=10100/2=5050,不管多少个数,如此类推.


            8楼2014-09-27 10:47
            回复
              55中除去代表五行的五就只剩下50了,再去掉遁去的一就只剩下49了,这49都包含在八卦符里,也就是田字符,这个田字包含了八卦的八个卦象,是学习星球风水学的关键。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5-02-05 15:31
              回复
                真正的学术!!!!!!!!!!!!!!!!


                10楼2015-09-26 16:49
                回复
                  吧主好,被你引进大门了。


                  11楼2018-08-02 16: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