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总局与韩国签署的一纸《中韩电影合拍协议》,表示两国政府大力推进电影市场的合作。那么,我们是否思考过,中韩电影制作流程差距到底有多远?在一篇影视工业网采访摄影师王育萌(最近电影摄影作品有:《江湖论剑实录》)的文章中,了解到他在韩国上学以及工作的经历,其心得与工作方式都中肯实用,在此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点击阅读原文,能够查看更加详细的全程访谈)
1,拼教育。 韩国影视院校的研究生教育:“重实践,轻理论”
王育萌:在韩国我的研究生导师是《杀人回忆》和《汉江怪物》的摄影指导金烔求先生。
我们学校在韩国电影生产环节是最有名的学校,是一个比较“重实践,轻理论”的学校。学校要求,在摄影系任教的老师必须要有一线经验,而且是现在的一线经验,不能是退休之后的。
对研究生的数量也有限制,一个班的人数不能太多。
比如我们有十个同学,我做摄影的时候,另外九个人就要在不同部门担任助理工作,有人做灯光助理、有人跟焦点、有人换胶片。要求研究生必须要拍35毫米胶片,不能拍数字。这样的话,每个人在一学期里就有很多次锻炼机会,除了你自己担任摄影的短片,你还有九次机会在其他岗位上再去锻炼, 简单说就是你什么都摸过,每个岗位你都知道它的操作流程。这样,做两年研究生课程,相当于你做了几十部短片的助理,还有四部短片的摄影,实际上你的经验已经非常多了,就算不去外面也已经够了。
同时政府也会给我们很多援助,比如说当时一部短片大概两千尺胶片,每一部短片两千尺包含了冲印费,超出的部分你自己花钱,但是超出的部分自己花钱凭学生证也可半价,所以就没什么负担。
王育萌:其实流程上和国内没有太大不同,包括我在欧洲也拍过短片,也没觉得和中国有特别大不一样。但是,最要命的一点是所有细节累计起来,就会发现差得很远了。看起来好像都能看懂,你是这样的,我们也差不多,但是每个地方差五分,总体上就差了二、三十分。
2,工具细节:韩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差距,就在细节上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他们在完成专项动作是有专项工具的,而中国可能要用一些土办法来完成这个东西,没有中间的这个工具。比如像灯光,韩国有18K、12K、6K、4K,中国也有,但是吊这个灯的方式,各种在房梁上吊、窗户上吊、墙上吊的工具,包括吸盘等各种附件,比如鹰爪,可能他们的鹰爪就有十种,根据不同的介质来把灯固定上,还有便于操作的增加安全性的附件,他们是非常齐全的。
而国内就一个灯,拿走吧,怎么办呢?麻绳,甚至从建筑方面借鉴了很多东西,用自己的土办法做的东西,第一安全性成问题,第二速度慢。
在韩国,比如说我们要打三层,是有摄影专用的,可以遥控的吊臂和剪刀型升降车,到三层之后灯头的方向是可以上下左右随便摆动的,不需要人上去,非常快,而且安全。
在中国,首先没有钱的剧组就用高台,高台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说你搭三节高台跟小的升降车的意义是一样的,可是你所用的时间、人力、危险性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旦要动灯头,人就要爬上去,动这个灯头。
说原理都明白,但是做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这些专业生产环节的工具是第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国内在这一点非常欠缺。其实不难,如果有些厂家用心的话,都是可以研制的。
3,还是细节 ——人的细节
韩国是专职专人,中国经常发现片场一个人会管两、三件事情,他们一个人就是换胶片或者跟焦点,非常规矩。包括器材的摆放,器材车上是有架子的,4K的灯就塞不进2.5的灯架子上,一定要规范你把它码得很整齐,按编号,这样你永远不会丢东西。因为一旦丢了一个,就能看出来,哪个空缺了,你就会去片场找。
中国的片场你也见过,一片灯,码得乱七八糟,结果一收工就呼啦呼啦往车上扔,对器材的爱惜特别差,这一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韩国很多灯光公司,是使用灯光师自己的器材,所以他们非常爱惜,寿命也长,损耗率非常低,而国内灯的寿命不长,损耗率也非常高。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原因,就是国内的品牌比较杂。
韩国只有阿莱,美国的灯就Mole-Richardson,而国内什么牌子都有,色温也不一样,很难统一色温,我刚刚回到国内的时候,经常会用色温表来统一光的色温,因为那时候拍胶片对色温比较严格。后来发现没有办法用色温表了,因为你每天都会疯掉,每个灯色温都不一样,有某个品牌的,也有阿莱的,那你怎么办?拍吧,别想了,后期再说吧,所以有的时候经常要在DI里解决一些我们前期的色温问题。
对我们手头的工具缺乏一种尊重的态度。
在韩国,我印象很深,一张色纸,如果没有破洞,他们会卷好再用,所有的柔光纸、灯光纸、色纸都是循环再利用的,只要不坏。中国是扯下来就扔了,一部戏就扔掉了,对环境也不好,这其实是你对工作和工具的尊重态度不够,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差距,包括对机器并不爱惜,因为觉得都不是自己的,在韩国很多小公司,可能就只有这一台机器,所以大家都很爱惜。
制片人你有没有想过:“九点收工”和“重拍”,哪个损失更大呢?
我想强调的是,休息日对于工作人员的状态,尤其是这种摄影组、灯光组体力消耗比较大的组,恢复起来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国内经常是没有休息日,我们老板会觉得很划算,我付你一样的钱,你却干了24个小时。可是你应该要想的是,从两点开始,服装也困了,化妆也困了,焦点也困了,然后第二天你会发现,昨天的衣服穿错了,不接戏了。
你有没有想过,让大家九点收工和重拍,哪个损失大呢?这些没有人想过,不断地通过熬夜来让大家犯错误。而且越困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休息环节上。在韩国比较尊重电影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国内经常会出一些安全事故,往往这些安全事故很多是在熬夜之后,人的精力不集中,体力不好造成的。
在国内,我们要分清楚,如果有时候的确为了赶时间,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一些朋友是拿这个当成炫耀,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是我们今天又连续干了多少多少,我觉得作为电影工作者来说,这不应该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在韩国严格来说是违反劳动法的,一周休息一天到两天是对工作人员的保障,而且休息后的状态非常好,老板也看在心里,导演也看在心里,这其实是值得的。
在韩国更重视的是质量,非常严谨,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效率特别高,我们把休息的时间能抢回来;但是,国内就拖得有点疲了,在具体的专业上会出错,也容易出安全事故,对身体健康很不好的,其实最终受损的都是这部戏。
我觉得大家应该呼吁制片人理解,我们都是人,都是工作人员,尤其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应该保证休息和饮食,这是最基本的权利,这些保证之后,才可能有好的电影出现。
转自 电影工业网
1,拼教育。 韩国影视院校的研究生教育:“重实践,轻理论”
王育萌:在韩国我的研究生导师是《杀人回忆》和《汉江怪物》的摄影指导金烔求先生。
我们学校在韩国电影生产环节是最有名的学校,是一个比较“重实践,轻理论”的学校。学校要求,在摄影系任教的老师必须要有一线经验,而且是现在的一线经验,不能是退休之后的。
对研究生的数量也有限制,一个班的人数不能太多。
比如我们有十个同学,我做摄影的时候,另外九个人就要在不同部门担任助理工作,有人做灯光助理、有人跟焦点、有人换胶片。要求研究生必须要拍35毫米胶片,不能拍数字。这样的话,每个人在一学期里就有很多次锻炼机会,除了你自己担任摄影的短片,你还有九次机会在其他岗位上再去锻炼, 简单说就是你什么都摸过,每个岗位你都知道它的操作流程。这样,做两年研究生课程,相当于你做了几十部短片的助理,还有四部短片的摄影,实际上你的经验已经非常多了,就算不去外面也已经够了。
同时政府也会给我们很多援助,比如说当时一部短片大概两千尺胶片,每一部短片两千尺包含了冲印费,超出的部分你自己花钱,但是超出的部分自己花钱凭学生证也可半价,所以就没什么负担。
王育萌:其实流程上和国内没有太大不同,包括我在欧洲也拍过短片,也没觉得和中国有特别大不一样。但是,最要命的一点是所有细节累计起来,就会发现差得很远了。看起来好像都能看懂,你是这样的,我们也差不多,但是每个地方差五分,总体上就差了二、三十分。
2,工具细节:韩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差距,就在细节上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他们在完成专项动作是有专项工具的,而中国可能要用一些土办法来完成这个东西,没有中间的这个工具。比如像灯光,韩国有18K、12K、6K、4K,中国也有,但是吊这个灯的方式,各种在房梁上吊、窗户上吊、墙上吊的工具,包括吸盘等各种附件,比如鹰爪,可能他们的鹰爪就有十种,根据不同的介质来把灯固定上,还有便于操作的增加安全性的附件,他们是非常齐全的。
而国内就一个灯,拿走吧,怎么办呢?麻绳,甚至从建筑方面借鉴了很多东西,用自己的土办法做的东西,第一安全性成问题,第二速度慢。
在韩国,比如说我们要打三层,是有摄影专用的,可以遥控的吊臂和剪刀型升降车,到三层之后灯头的方向是可以上下左右随便摆动的,不需要人上去,非常快,而且安全。
在中国,首先没有钱的剧组就用高台,高台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说你搭三节高台跟小的升降车的意义是一样的,可是你所用的时间、人力、危险性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旦要动灯头,人就要爬上去,动这个灯头。
说原理都明白,但是做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这些专业生产环节的工具是第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国内在这一点非常欠缺。其实不难,如果有些厂家用心的话,都是可以研制的。
3,还是细节 ——人的细节
韩国是专职专人,中国经常发现片场一个人会管两、三件事情,他们一个人就是换胶片或者跟焦点,非常规矩。包括器材的摆放,器材车上是有架子的,4K的灯就塞不进2.5的灯架子上,一定要规范你把它码得很整齐,按编号,这样你永远不会丢东西。因为一旦丢了一个,就能看出来,哪个空缺了,你就会去片场找。
中国的片场你也见过,一片灯,码得乱七八糟,结果一收工就呼啦呼啦往车上扔,对器材的爱惜特别差,这一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韩国很多灯光公司,是使用灯光师自己的器材,所以他们非常爱惜,寿命也长,损耗率非常低,而国内灯的寿命不长,损耗率也非常高。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原因,就是国内的品牌比较杂。
韩国只有阿莱,美国的灯就Mole-Richardson,而国内什么牌子都有,色温也不一样,很难统一色温,我刚刚回到国内的时候,经常会用色温表来统一光的色温,因为那时候拍胶片对色温比较严格。后来发现没有办法用色温表了,因为你每天都会疯掉,每个灯色温都不一样,有某个品牌的,也有阿莱的,那你怎么办?拍吧,别想了,后期再说吧,所以有的时候经常要在DI里解决一些我们前期的色温问题。
对我们手头的工具缺乏一种尊重的态度。
在韩国,我印象很深,一张色纸,如果没有破洞,他们会卷好再用,所有的柔光纸、灯光纸、色纸都是循环再利用的,只要不坏。中国是扯下来就扔了,一部戏就扔掉了,对环境也不好,这其实是你对工作和工具的尊重态度不够,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差距,包括对机器并不爱惜,因为觉得都不是自己的,在韩国很多小公司,可能就只有这一台机器,所以大家都很爱惜。
制片人你有没有想过:“九点收工”和“重拍”,哪个损失更大呢?
我想强调的是,休息日对于工作人员的状态,尤其是这种摄影组、灯光组体力消耗比较大的组,恢复起来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国内经常是没有休息日,我们老板会觉得很划算,我付你一样的钱,你却干了24个小时。可是你应该要想的是,从两点开始,服装也困了,化妆也困了,焦点也困了,然后第二天你会发现,昨天的衣服穿错了,不接戏了。
你有没有想过,让大家九点收工和重拍,哪个损失大呢?这些没有人想过,不断地通过熬夜来让大家犯错误。而且越困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休息环节上。在韩国比较尊重电影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国内经常会出一些安全事故,往往这些安全事故很多是在熬夜之后,人的精力不集中,体力不好造成的。
在国内,我们要分清楚,如果有时候的确为了赶时间,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一些朋友是拿这个当成炫耀,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是我们今天又连续干了多少多少,我觉得作为电影工作者来说,这不应该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在韩国严格来说是违反劳动法的,一周休息一天到两天是对工作人员的保障,而且休息后的状态非常好,老板也看在心里,导演也看在心里,这其实是值得的。
在韩国更重视的是质量,非常严谨,该休息休息、该工作工作,效率特别高,我们把休息的时间能抢回来;但是,国内就拖得有点疲了,在具体的专业上会出错,也容易出安全事故,对身体健康很不好的,其实最终受损的都是这部戏。
我觉得大家应该呼吁制片人理解,我们都是人,都是工作人员,尤其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应该保证休息和饮食,这是最基本的权利,这些保证之后,才可能有好的电影出现。
转自 电影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