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新昊吧 关注:20贴子:1,617
  • 13回复贴,共1

【科普】时间——因光速不变而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地方。。死气沉沉的,,来点激动人心的【或许不会】


IP属地:四川1楼2014-09-12 22:04回复
    序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诞生的,这个理论推翻了时间的常识性认知。
    根据相对论,时间会“加快”或“减慢”。也就是说,对你来说过了十年,对别人来说也许只过了一年。而这样的情况却是符合原理的。
    不仅如此,根据相对论,对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时间区别也有了令人惊异的解释。因此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对你来说是过去的事或者将来的事对于别人来说有可能是正在发生的事。
    那么就如让我们以“光的速度”为突破口,去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中不可思议的世界吧。


    IP属地:四川2楼2014-09-12 22:05
    回复
      PART ONE“光速”


      IP属地:四川3楼2014-09-12 22:05
      回复
        出生于德国的物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狭义相对论之前,大家认为,你测量一米的长短,一秒的长短与其他人的测量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不可伸缩的,这一点不证自明。
        爱因斯坦是从光速出发,寻求到革命性的理论的。光速是光通过的空间长度除以经过的时间得到的,是一个考虑了空间与时间的组合。
        但是,爱因斯坦在16岁的时候就提出了质疑:用与光相同的速度去追赶光,光看上去是否是静止的呢?这个质疑与后来的狭义相对论的诞生有着直接关系。或许你会这样想:光看上去是静止的有什么不对?但在物理学上,静止的光是非常奇妙而又不可思议的。这是为什么呢?


        IP属地:四川4楼2014-09-12 22:05
        回复
          光(电磁波)有波的性质。某处的光的振动(正确的说应该是:电场和磁场的振动)会立即引起附近另一处的振动,再接着引起附近其他点的振动,由于这样的连锁反应,光波向前推进。静止的光,就是不振动的光(准确地讲是:冻结的电磁场),在物理学中是不存在的。
          后来提出狭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寻求到的结论是:不论以什么样的速度去追赶光,(真空中的)光速都是不变的,为每秒299792.458公里。这就是说,想让光看起来静止,是做不到的。
          无论你以何种速度追赶光,光都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远离你。


          IP属地:四川5楼2014-09-12 22:05
          回复
            例如,A在宇宙中静止,看到某小行星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远去,B在每秒16公里和小行星作同向运动的飞船中,在B看来,小行星是以每秒4公里的速度远离。这样,求物体的速度只需要单纯的加减。(注:实际上,根据狭义相对论,这种加减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对于高速、微观物体的运动速度叠加,需要应用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
            现在,我们把小行星换成光。从静止的A来看,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宇宙飞船以每秒24万公里的速度(光速的80%)与光同向飞行。


            IP属地:四川6楼2014-09-12 22:06
            回复
              爱因斯坦认为:在飞船中的B看来,光也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远离。不可思议的是B看到的光的速度不是每秒6万公里,而依旧是每秒30万公里。这就是说,正在作高速运动的飞船在光速面前却像停住了一般。
              这样,光的速度就不能单纯的相加减了。即便是宇宙飞船以99.99999%的光速飞行,看到的光的速度也是每秒30万公里。
              当宇宙飞船与光反向飞行时,光的速度也是每秒30万公里,没有变化。发出光的光源与观测者之间无论作什么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每秒30万公里,没有变化。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IP属地:四川7楼2014-09-12 22:06
              回复
                没有什么能够超过光速。光速不变原理中,还有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光速是自然界中的最高速度,没有任何物体能够超过光速”。
                以刚才的小行星为例,当飞船慢慢提速时,在飞船内的B看来,小行星的速度慢慢变小,最终,飞船的速度超过小行星,逐渐赶上并超越小行星。
                如果是光,不论飞船怎样提速,光依旧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远离,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超光速。


                IP属地:四川8楼2014-09-12 22:06
                回复
                  插一条【白洞】


                  IP属地:四川9楼2014-09-12 22:09
                  回复
                    黑洞和白洞是无处不在的,黑洞是负空间趋向状态,白洞是正空间趋向,正空间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就是3维立体容积。负空间趋向大家都没有理解,是因为现在的学科没有涉及到这一点,我可以解释一下,希望你能看懂,举个例子吧,打过针的都知道,把针头堵住拉活塞很容易得到真空状态的空间,把真空的空间抽掉就是没有空间和物质的0度空间状态,把没有空间和物质的0度空间再抽出空间就得到了负空间状态,当然人类现在的科技自己是制造不出这样的负空间状态的,但是空间本身却有这种能力,从0度空间内部抽出空间的能力叫内力场能,表现为万有引力和质量现象,可以说物质是属于负空间趋向状态的,这种状态是含有负空间状态的正空间状态,所以我们看见物质有体积的同时也感觉到它不含空间性质的质量---万有引力。
                    宏观黑洞是质量趋向无限大的,如果它有体积就证明它还属于含正空间状态的趋向黑洞,如果他是一个质量达到极限而变为无正空间状态的一个点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一个绝对黑洞,绝对黑洞必然转化为绝对白洞,绝对白洞要释放正空间,在引力场的压缩下正空间不得不被转化为反物质性质空间趋向而引起爆炸,有很多星系内部是很不稳定非常活跃的,会释放大量的能量。正负空间趋向不相等会产生运动现象,这是万有引力的本质,空间趋向趋向相等运动会趋向静止,这是万有斥力的本质,看看我们的银河系,中心是负空间趋向的极限---黑洞,最外围是银河系所控制的空间的最外围,也是与和外星系的空间交界线是正空间趋向的极限----白洞。而银河系内部空间趋向排列都是以趋向相等的方式有序排列,在宏观上看运动是极其缓慢的。
                    黑洞和白洞从时间概念上表述是:黑洞是过去时间维点,过去时间越长其惯性表现为越大,质量也就越大,达到无限的极限时就是绝对黑洞,必然转化为白洞。 白洞反之。
                    黑洞和白洞从运动上讲,黑洞为可见运动向内,不可见运动向外,运动达到极限时趋向静止,如果运动绝对静止就是绝对黑洞,绝对黑洞必然转化为绝对白洞,白洞反之。


                    IP属地:四川10楼2014-09-12 22:09
                    回复
                      怎么不继续


                      IP属地:瑞士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12-13 20: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