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吧 关注:4,387贴子:239,882

专家根据清华简证明烽火戏诸侯为戏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此次出版的清华简整理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没有烽火戏诸侯的事,导致西周灭亡的战争则变成了由于周幽王主动进攻正宫王后父亲,之后对方联合少数民族将其打败。
昨天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曾经证实《尚书》系伪作的清华简再度爆出史学猛料,一直被认为是真实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其实只是“小说家言”式的戏说。这甚至部分推翻了《史记》中的内容。
“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周本纪》,记载了周幽王为逗妃子褒姒的“千金一笑”,用虚举烽火的方式来戏弄诸侯。在原来的记载中,此后正宫王后的父亲申伯联合犬戎等少数民族入侵,但再无诸侯肯来勤王,并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而在此次出版的清华简整理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没有了“烽火戏诸侯”的桥段,导致西周灭亡的战争则变成了由于周幽王主动进攻正宫王后父亲,之后对方联合少数民族将其打败。
据介绍,史学界对这个“烽火戏诸侯”曾有过质疑,认为《史记》中所载只是“小说家言”。清华简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质疑,从而部分推翻了《史记》的记载。


IP属地:四川1楼2014-09-12 19:55回复
    学界声音:与古史书印证可推翻《史记》内容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介绍,清华简里记载的情况,可以与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相互印证。该书据记载为西晋时期出土,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而作。随后散佚,目前所见都是抄本、整理本。
    在清华简发现之前,这是史上唯一没有经历秦始皇“焚书”而幸存下来的战国古书。褒姒烽火戏诸侯一事,在这本古史里也不存在。
    此次清华简的整理结果,证实了《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翻了其后几百年《史记》的“戏言”,可以说为西周灭亡原因争论添上了重要的证据。刘教授认为,史学界就此可以得出结论:西周灭亡不是因为烽火戏诸侯,该故事甚至并不存在。
    整理经过:138支竹简拼出我国最早史书
    据清华大学介绍,学者在竹简清洗的时候,就发现有100多支竹简有编号。整理后发现,这138支竹简拼出了一部前所未见的战国时代楚国人编写的史书。本书原无标题,整理小组根据内容将它题为《系年》。
    《系年》是一部周代的断代史,讲述了从武王伐纣到战国前期我国的历史大事。从内容上看,此书约作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70年,抄写年代根据碳十四测定在公元前305年左右。除了对西周灭亡原因的判定,《系年》还在秦人发源地、平王东迁、印证《左传》等方面有所发现。
    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先秦史书。《系年》也就成了我国目前考古发现中已出土的最早的史书。
    人教社表态:目前课本已无此内容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介绍,目前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中都已经没有这个历史细节。“烽火戏诸侯虽然有名,但是太细节化了,课纲里已经删除了。”他介绍,课本里只提到了西周灭亡,具体原因没有涉及。不过不少中学老师会作为课外知识补充。
    另外,他认为历史课本仍然会写一些已经比较成熟、得到学界认可的观点,如果有争议,他们会规避。所以烽火戏诸侯和王子争位仍需得到史学界的进一步探讨。一旦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盖棺论定了,这个新观点可能会被引入新课标,讲述给学生。 


    IP属地:四川2楼2014-09-12 19:58
    回复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
      系年


      IP属地:四川3楼2014-09-12 20:03
      回复
        (转)从清华简《系年》看幽王被杀以及平王即位始末
        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被人们称为清华简。经碳14测定证实,这批竹简的年代是战国中晚期之际,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有2388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其中较为详细的记载了两周之际的历史。
        清华简《系年》之第二章云: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即伯服)。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鄫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无)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关于竹简中“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 ” 句,中间似有脱漏。
          宜臼(平王)被放逐,幽王并非立刻起师伐申。据《竹书纪年》记载:“幽王五年(前777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 九年(前773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前772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王师伐申。”中间隔了五年。在庇护原太子宜臼的申侯联络西鄫(并非位于今山东省的那个鄫国)和西戎之后,幽王才伐申。
          “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鄫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周幽王以前772年秋九月伐申并包围申国,但申侯拒绝交出宜臼,又《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引《竹书纪年》中的一则:“平王奔西申,而(幽王)立伯盘以为大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地名,在今陕西省骊山之下,有戏亭)。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按照此记载,幽王起兵伐申后,申侯、鲁孝公、许文公等诸侯先在申地立废太子宜臼为周天王(鲁孝公、许文公应该只是遥相支持,二君不太可能亲往西申),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与申侯结盟的西鄫、西戎于次年(前771年)春进攻了幽王,攻陷镐京,杀幽王及伯盘(伯服)。幽王死后,虢公翰才立余臣为周王。可见二王并立的局面并非始于虢公翰拥立余臣。
          “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句:
        “邦君诸正”何人也?“邦君”是指以虢公翰为首的诸侯,“诸正”即司寇之属官,皆幽王之臣属也。关于余臣,《系年》说是“幽王之弟”,《竹书纪年》说是“王子”,这并不矛盾,因为这个“王子”是指周宣王之子。“携惠王”之“惠”当是谥号,然“携”者何也?按《竹书纪年》之所谓“立王子余臣于携”,则“携”当是地名。其实,携,通“挟”;挟,得音于“夹”,进而通“陕”。《说文》曰:“陕,弘农陕也,古虢国,王季之子所封也。”后世晋献公所灭之虢国,地跨黄河,河北是“下阳”,城大,却是别邑,河南是“上阳”,城小,实乃宗庙之所在。上阳正在“陕”(今河南三门峡市)。故,“虢”、“携”实一地也。


        IP属地:四川4楼2014-09-12 20:06
        收起回复
          @无相的风
          你怎么看


          IP属地:四川6楼2014-09-12 20:09
          收起回复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魏栋:清华简《系年》“周亡王九年”及相关问题新探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95


            IP属地:四川7楼2014-09-12 20:10
            回复


              8楼2014-09-12 21:24
              回复
                专家还说过项羽烧阿房宫是不真实的,因为对阿房宫遗址的分析显示这里没有过大规模火烧的痕迹。。。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9-12 21:33
                收起回复
                  周平王弑父,所以诸侯们鄙视他,而且周携王的天子地位也得到大部分诸侯的承认(主要是幽王旧部),平王后来借助晋文侯的力量才杀死了周携王成为唯一的天子。后来晋国爆发了公室内战,周王室支持晋文侯的后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09-12 22:24
                  收起回复
                    按照欧阳修的正统论,东周的所有天子都是僭伪篡逆之主,没有一个是正统。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9-12 22:29
                    回复
                      史记确实因一些事写的过于艺术而被质疑真实性,出土竹简和竹书印证的话,可以推断是太史公弄错了
                      --尔其动也,风雨如晦,雷电共作
                      --尔其静也,体象皓镜,星开碧落


                      IP属地:江苏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2楼2014-09-13 03:21
                      收起回复
                        在时光机未能发明之前,一切的史料,证据都得持怀疑


                        13楼2014-09-17 13:48
                        回复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又出土什么古代文献了吗?


                          14楼2014-09-17 22:31
                          收起回复
                            汲郡蝌蚪文与南朝楚王墓葬之后很少有先秦的文献出土了,这次是不是真的呀


                            15楼2014-09-17 22:33
                            收起回复
                              这个东西只要稍微过脑子就知道是假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9-26 23: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