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小五演绎吧 关注:149贴子:22,204
  • 7回复贴,共1

【转】秦时电影第一次试水试出了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大电影吧~
觉得原卤煮说的太好惹 转过来分享下~


1楼2014-09-12 13:32回复
    秦时明月电影之龙腾万里上映至今,票房6000万。这个成绩估计在片方的预期之内,但远没有达到他们本来的期待——去年玄机的执行制片人访谈的时候说过,估计票房在7000万左右,这和出品方的保守估计相当,却远没有达到光线所谓了2亿的预期,王长田的微博在上映后第一天就说了:还是低估了青年动画市场的开拓难度。
    秦时电影作为玄机7年来第一次在影坛的试水,到底试出了什么?笔者认为,这次初征影坛,玄机要总结的东西实在是很多


    2楼2014-09-12 13:33
    回复
      1、试出了粉丝的票房深度:4000万
      《秦时明月》7年来一直是粉丝向的动画作品——是粉丝的真追真爱,不是粉丝的毫不知情:我上班10年,公司的同事没一个知道秦时的,这就是秦时的品牌现状。这样的现状下,出部电影,不得不说就是“真. 粉丝电影”。
      众所周知,仅靠粉丝是撑不起票房的。其实发展7年,尤其是近两年秦时在网络平台上知名度不错的情况下,出品方可能觉得,秦时的粉丝量、网络知名度,应该到了一个足可以支撑票房的程度。实际上,网络点击率的统计包含了不少的水分,我认为官方其实对于他们的粉丝群体有多大,都是没有太准确的量化,而且这个粉丝群体里,能实实在在转化为票房的有多少,更是无从可知。
      最终,电影上映前三天的票房统计,基本上试探出了秦时粉丝的票房购买力,笔者认为是4000万,这已经是最大估计——虽然电影还没有下档,但前四天的票房里,路人也是有不少去看的,4000万是综合预计秦时最终的票房比例,估计出来的。
      2、试出了秦时粉丝的购买力程度:学生、网络宅居多喜欢免费午餐
      秦时动画的年龄定位是12-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是学生党和上班族。秦时动画从第三部之后,就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电视台大幅播出,所以不得不转战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确实是年轻漫迷喜欢的地方,但一般在网上追动漫的年轻人,肯花钱的却是少数,大都习惯看免费视频。
      那么,想让这个群体的人,真正掏钱去电影院的,转化力究竟有多少呢?
      前不久在浙江卫视上,播出了一段采访秦时总导演沈乐平的节目,其中主持人问沈导预计电影票房会有多少,沈导说,他们做了一个统计,就是在1000万的游戏玩家中,有90%的表示会去影院看,如果一个人30元票价估计的话,如果300万人能去,估计票房会破1亿。
      沈导这个估计,还没有算上秦时动画的粉丝和路人,如果算上的话,乐观估计票房能有2亿吧?怪不得光线也把2亿作为预期。但实际情况是,4000万的粉丝票房,按30元票价算的话,其实去影院的粉丝才达到了133.3万人,远不足沈导估计的300万人。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估计偏差,就是因为秦时粉丝的购买力程度不足:
      A、学生党本身购买力不足。虽然现在大家的意识里,学生不再是从前的穷学生,大都手头有点钱,但我所认识的几个大学生秦粉,还基本都在暑期拼命找打工赚钱的状态,也反映出这个群体大部分的现状(当然少数富二代不算)。所以,能去支持票房的,是粉丝中的铁粉,其他人也就等着网络视频了;
      B、上班族中的网络宅基本不会花钱看电影
      不要觉得上班有钱了,看场电影几十块不算什么。在一部分人的眼里,既然能等到免费的视频,为什么还要花钱?我身边的同事,挣得薪酬不少但天天宁可晚回家也要等着蹭公司免费工作餐的大有人在,想想这部分人的心态,大家都知道秦时走网络只要出的片子迟早在网上都能看到,为什么还要给电影院贡献??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网络宅,宁可自己费力去网上破解点什么,都不愿花几十去影院。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09-12 13:34
      回复
        3、试出了电影市场的基本规则之一:精准定位
        秦时的TV剧市场定位是12-2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这次电影看剧情也是全年龄向的。并且确实打破了喜羊羊那种纯低幼动画的市场桎梏,向真人向成年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些作为一个领域拓荒者玄机的勇气是可嘉的,不过电影市场与电视剧市场又不一样, 12-25岁的年龄跨度对电影来说太大了——尤其是针对国产动画,市场现状是要不纯低幼,全年龄向的动画要不先披上低幼的外衣(比如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要不就是进口大片。玄机这次的电影版,虽然老少咸宜都看得懂,但真正的儿童不买账,18岁以上的青年又觉得偏低幼,口碑两边不讨好,想迎合所有人但最终大家都觉得有所欠缺。
        笔者看过四遍电影了,认为这次电影的剧情,给小学到初中这个阶段的人看最合适。但显然,这个阶段的群体,却是最没有购买力的。
        综上,电影市场的受众定位,远比电视剧要窄的多,我认为,要么做纯粹的18岁以上受众群的动画电影,要么做纯粹低幼儿童的。全年龄向的电影不是不好,但是目前国内市场这方面只认可进口大片,想该变这种现状5年内基本没可能,而玄机计划未来5年还要出第二部第三部,是等不起的。所以,精准市场定位是下一部电影必须明确的问题。
        4、试出了电影市场的基本规则之二:突出主题有卖点
        这次的秦时电影,官方宣传上的亮点在于“首部武侠CG动画”、“摆脱低幼的动画”等等,确实,在低幼国产统治市场的现状下,这些确实是秦时与众不同之处。但电影上映后,各种差评拉低了豆瓣、时光的评分。很多粉丝愤愤说黑子太多,这点我不否认,但票房成绩也确实显示出了口碑的问题——剧情上主题不突出,卖点不足,难以吸引观众。
        这里不说CG技术了,毕竟国产动漫的资金问题,不可能像进口大片一样动辄上亿的投入,所以画质这种硬件,我个人认为对于国产还是不能太过苛求。
        其实好的作品,关键要有能扣动观众心弦的灵魂表达——宫崎骏的作品,我相信无论是做成2D的、还是3D的,或者其他的形式表现,都会一样吸引人,因为内核。动漫作品不比真人电影的地方,在于真人拍得再烂,只要有明星名导演撑着,一样有人买帐;动画片任凭你技术再顶级特效再震撼,如果剧情零散主题混乱,一样赢不了口碑!所以,做动画电影更考验编剧和导演的功力。
        A、主题:秦时这次的主题是友情,个人认为在友情这个主题上没有完全铺开,伙伴间的对白比较牵强,感情表达的部分也不是很自然,总之,没有找到扣动观众心弦的那个点;
        其实纵观全篇,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有潜力可挖的,与其比较牵强的表现临时认识的几个小朋友之间的友情,不如更多的表现侠义、承诺这两个主题。
        侠义更多的体现在盖聂这个人物身上——首先从形象,气质,盖聂就非常符合一个中国古代侠客的形象;行为上,他舍己为人,保护弱小,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式侠的特点;而天明少羽虽是小孩子,确愿意去救助毫不认识的小黎,这都是侠的体现。
        承诺,这点更容易表达——天明后来的冒险,全因答应了吕老伯要把重要的东西送到楼兰这件事,并且他历经艰险做到了;盖聂之所以不顾一切保护天明,是因为他对一个亡友的承诺;两个人的身上,明明体现了守信的闪光点,但是出品方并没有在这点上做足文章。
        B卖点:凡是电影,必须要有卖点。有些是明星名导,有些是剧情创意,有些是场面特效,有些是知名作家知名演员转型等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
        《变形金刚》从85年出动画到现在已经快30年了,这个品牌仍然长盛不衰,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每部作品都卖点鲜明,最早动画的变形设定可谓在80年代惊艳冠绝,前无古人,后来拍成真人电影后,技术特效堪称世界顶尖,遥遥领先。观众宁可不看剧情,也要到影院感受机器人打架的震撼视效,这就是卖点!
        纵观秦时明月,卖点在什么地方?
        我认为,能够称得上卖点的,就是大陆国产动画,第一次把真人武侠,武打的元素加入到动画片里。让观众知道,国产的动画片不仅仅只有动物和神话人物。当然,首次做这个尝试的是《风云决》。
        第二个卖点就是中国古风,这点在环境设定中表现的很清楚,秦时边境小镇。当然加入一个谁也没见过真容的楼兰风光,给人以过多臆想及欧化的感觉,冲淡了电影古风的味道。
        第三个卖点就是美型人物。秦时里的主角配角大都美型,帅哥靓女是标签,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美型人物配上帅气的武打动作,相信是追这部动画的很多人的动力。
        综上,秦时的卖点其实不少,但拿出来单看却没有一个能够燃爆的——电影最需要的是有燃爆的卖点,不需要多。所以,未来的秦时续作,能不能特别突出自己的卖点,是影响票房的关键。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9-12 13:35
        回复
          7、试出了做动画电影必须高画质高标准,以小博大行不通!
          这次秦时的发行方之一的光线影业,是著名的以小博大见长的,不过,以小博大这种成功案例的存在,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一些偏颇和不成熟,相信一个成熟的影市,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只有质量和口碑,而不是太多其他的因素。
          这次秦时的宣发,在网络上进行的很红火,靠着粉丝们的支持和宣传,但是落地却没见多大动静。以往一般的真人电影,都在公交站,地铁屏幕上,有海报或者宣传视频,但我在北京没看到一处公交站有秦时的宣传海报,预告片更是在影院都很少见。只是到了首映那天,才在影院看到海报。我家附近的海航天宝影城,都上映4天了,一张海报都没有,屏幕上还放着几乎下映的龙之谷的预告片。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地方一天排6场秦时明月。
          另外,网络上的传闻是秦时电影投资4000万RMB,如果传闻为真,确实资金投入的局限,画质和特效上无法和好莱坞大片相比。那么,此消彼长,只能从其他方面去突破。比如剧情、主题、卖点、宣传等等,不过很遗憾这次都不太突出。
          这里不是说秦时非要在技术上和进口大片看齐,确实资金投入也没法看齐。但至少要保证所用的技术是主流的、并且是能拿出手的最高的技术,才会成为票房的基础保障,想着小投入高回报,以小博大,在真人电影中可以,但动画电影,抱歉因为进口大片已经引领了视效冲击的潮流,倒逼国产动画想以小博大是行不通的,尤其是真人向CG题材的秦时更不行。
          今年龙之谷的上映,可以看出目前国产动画电影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如果说2013年,还是喜羊羊这种画质的电影可以凭借低幼市场生存的话,那么未来留给他们的空间也没多大了,国产市场这块很快会进入高技术流的竞争中。7年来一向以改进TV版制作技术的玄机,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你准备好了吗?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09-12 13:36
          回复
            写在最后:
            笔者看了四遍《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不管网上影评吐槽剧情、画质还是其他,我认为,秦时的确是一部诚意之作!
            不说别的,《女神之泪》我已经买到了。看完之后更是感慨良多,其实玄机为了这次电影,去甘肃古楼兰遗址采风,原画,场景设计,道具,细节等等改了N次,付出了很大的艰辛,看了幕后你会知道,这部片子绝对不是在糊弄圈钱。
            但,最终电影呈现的效果,和最初设计的相差有点远。《女神之泪》里写了,最初还有“魔鬼城”(这个地方实际存在),和“地下暗河”、“地下森林”的设定和剧情,但很遗憾最后都被删掉了。
            现在经过辟谣,说200分钟剪成90分钟的说法是谣传,真实情况是:最初的素材是140分钟,最终沈导剪到了100分钟(包括片头片尾),最后剪不下去,请金像奖最佳剪辑,给压缩成现在的90分钟。
            其实,我倒是觉得,如果这部电影能够多出10分钟,来好好渲染下主题,刻画下人物性格,加重下感情氛围的话,要比现在的版本好得多。
            其实从电影中也能看出,有些衔接的地方,比如盖聂他们怎么一下子从沙漠到的楼兰,这中间肯定还有历险,被删掉了;盖聂救下大祭司之后,回到女神像边,只是一个镜头,之后发生了什么,怎么就突然和卫庄交手的,这中间的过渡又被剪掉了。这些导致了观众吐槽的,剧情衔接生硬的现象。其实,如果有经验的话,都是可以避免的。
            秦时第一次试水,我觉得在票房标准衡量之外,是得大于失,利大于弊:一是有那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总结,二是这次电影的上映客观上吸引了不少路人去看,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知名度。虽然票房没有达到预期,只要玄机能够坚持下去,好好总结,重整待发,做出更好的第二部第三部,相信国产动画的黄金时代,就在不远的明天!
            秦时明月,我们与你一路同行!


            7楼2014-09-12 13:36
            回复
              最后一句,说得太好,秦时明月,我们与你一路同行
              我们愿意见证你的成长


              8楼2014-09-12 13:37
              回复
                这个分析真是大赞!


                9楼2014-09-22 15: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