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因果吧 关注:15贴子:770
  • 18回复贴,共1

【这是个存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大西轰
~


1楼2014-09-10 19:24回复
    (一道圣旨,周围尽是艳羡,皆自道好。以常人来看,之于我,之于贺兰。雍王妃的头衔到底都比一个殿中省的典正要荣耀许多,然于我而言,得之荣耀,却失去了原本的心性,世人常道有得有失,彼时的我,恰如其分。)
    (逢日,得贤姬传召,却亦是意料之中,以雍王之姿,京城名媛该是更配他的正妻——雍王妃之名,而非于我,此桩婚旨,大抵她是不愿,我知雍王于我的执念与情意,此番,该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将就。)
    (如是想着,心下便觉此行大抵不易,随宫娥一并至了咸阳宫瑞合院外,方停步待其入内通传。)


    2楼2014-09-10 19:37
    回复
      2025-05-24 04:49:35
      广告
      @步如意_


      3楼2014-09-10 19:38
      回复
        (我这刚倒入白玉瓷杯的上好大红袍还氤氲着热气,客便至了,只想着她脚程倒快,亦不算怠慢我,蓁蓁在身侧唯唯诺诺,不知如何和粗使丫头答话,我还未点一下螓首,没人敢放她入我瑞合院的门,只闲闲喝了一口香茗,心境微暖。)
        (素手抚过鬓发,脑海中只一句美人在侧花满堂,但愿莫拂了我顺应铜扣的一番好意,折了袖,慵散坐着,唇角是带着浅浅的微笑,比任何时候的步贤姬都要端庄大气。)
        :请典正。


        4楼2014-09-10 19:43
        收起回复
          (于瑞合院外静候些时,方见里边出人来迎,道是贤姬有请。同那宫娥甄了首而后随她一并朝里间去。里间香炉氤氲弥香,其间摆设独显特色,并不难看出主人的典雅讲究。以往因宫中事务并非未曾来过咸阳,然临瑞合院,却是初次。)
          (待及人前站定,微微抬眸,却因着那香炉牵起隐隐的弥烟,不大瞧得清细。遂委身以礼。)
          妾身拜见贤姬,贤姬金安。


          5楼2014-09-10 19:56
          收起回复
            (整个花厅都是寂静的,黄门奴婢大气都不敢喘,刻意装了如此的冷冽气氛,只悠然抿一口香茗仿若入禅一般,随后将茶盏搁下碰撞到案几沉沉一声响,锦帕擦拭红唇,命人端走那香炉,袅娜生姿的浓香摇曳可不是现在该有的,嫮生捧了装有新鲜桃枝的蛇口瓶来,那朵朵娇嫩欲滴的桃花令人心生喜爱,别有一番清气。)
            (待到一切满意,这才看了一眼典正,只弯了唇,笑却未达眼底,只吩咐道。)
            :典正不必多礼,坐吧,来人,上上好大红袍,端几样可口糕点来。
            @贺兰令仪


            6楼2014-09-10 20:04
            回复
              (垂首仍持着该有的礼数,然那一番静谧之后,茶盏落于案几之上的一声沉音入耳,却渐然凝锁了眉心。我便知是要摆了这幅派头来予我,为她,亦为雍王。)
              (待着她一番吩咐,均都落定之时,方似突兀间想起面前还有我这么一个人,免了礼又着入座,好茶点心以待。我应言起身,扬眸落于那张着笑的妙颜,遂是弯唇染笑,然笑意却仍含着些许疏离。依言入了座,面色从容,然交叠落于身前的一双素手微凝,显得几分不自在。虽知她唤我来此的意思,却仍稍拂面上淡色,不紧不满的开了口,犹若不明一般。)
              不知今日贤姬唤妾身来,所为何事?


              7楼2014-09-10 20:13
              收起回复
                (铜扣既然属意于她我今日不过是来看一眼未来媳妇的模样,从前只听到过掖庭贺兰氏这名号,她与瑞合院是半点关系都没有的,如今铜扣已然请旨,只等帝君点头应允,国玺一盖,她便是雍王妃,那样触手可及的荣耀,然后她就与我留下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毫不顾忌地看着她的神色,唇角的笑意渐渐扩散,复又觉得双手空着不自在,便抚上难得才戴上的那对碧水镯子,沁凉入骨,像极了美人的冰肌玉骨,只缓缓道。)
                :前几日,铜扣来求了本宫许久,要本宫允了你们的婚事。
                :他说此生若非你,他便终身不娶了,本宫当时听了只是想笑,如今想来但愿不是他一厢情愿,典正,可有话要对本宫说?
                @贺兰令仪


                8楼2014-09-10 20:21
                回复
                  2025-05-24 04:43:35
                  广告
                  (雍王之心,我素来清明。然彼时于她所言,闻之入耳,心里却百转千回,更添一种别样的情绪,亦或是动容,又亦或是自我的挣扎,从前我笃定不愿,只因牵挂那一人一心的执念,他身为皇嗣,于此不可为,如今自他母亲处闻得他的执念及甘愿,我非顽石,彼时便是执不起素来秉性的固执。)
                  (她每言一句,唇边的笑便减之一分,少之一分,那逐字逐句入耳入心,我亦不若初至的那般从容。合瑞彼时只我与她,那般静,唯只可听闻衣裙相叠簌簌之音,我扬眸看着她,眸光相对,半晌方泠泠着声。)
                  雍王待妾身一番情意,妾身自知,如今事已至此,往后,妾身自会恪守本分,不负雍王妃之名。
                  (世间诸事,大抵如此,他予我情意,彼时我于他母亲面前,唯一能担的,便只是不负其名。)


                  9楼2014-09-10 20:37
                  收起回复
                    (她的话却是中听,字字入耳,我为人母,为铜扣所求的亦不过是她的不负二字,我不能强求她用百倍之爱予铜扣,只求她可与铜扣互相信任,互敬互爱,这于深宫太过难得,他们夫妻或可一试,我这辈子无缘得一个男人全部情意,只愿世间有缘人切莫相负。)
                    (黛眉入鬓,端得几分妩然气势,我这厢却不好那么快随了他们心意,到底他们有一辈子,我不过今日尔,儿孙满堂是福气,这皇子贵胄三妻四妾亦属寻常,我允王妃之位,更希望她不妒平和,守雍王府一个安宁。)
                    :你担的是王妃之名,自然任务重大,一言一行都代表了雍亲王的颜面,你可明白?
                    :而且本宫今日先说好,一生一世一双人,在皇家是不存在的,若是以后铜扣有了侧室妃妾,你是否能做到恭顺贤淑,和平对待呢? @贺兰令仪


                    10楼2014-09-10 20:55
                    回复
                      (侧室妃妾,我一早便知日后自是不可避及不提的事,亦是我一向坚持的不将就,不甘愿。绵绵话语入耳,面色已是微凝,妃唇轻抿似是一番甄思,末几方徐徐婉言,话语坦坦。)妾身如今,大抵如今只能答予娘娘可担王妃之名。
                      (此话一言,便只她面上将才少了的冷意便又着添了几分。彼时我感然于雍王一番情意,将来王妃于外的贤名,我亦可承,于府内,然日后之事,又因先前的执念,终不是一时半会儿便可消散。母亲曾言,这世间你总会愿为一人甘愿,若是日后真真甘愿于此,我亦不再有他言。)
                      然于另一件事,我能道的,只是必定不会在这件事上,令贤姬与雍王为难,亦不会因此事以损雍王之明,损王府之名。


                      11楼2014-09-10 21:11
                      收起回复
                        (她有后话自己已然满意,不过是方初恋相爱的一对鸳侣,此时与她说妃妾之事未免过分残忍,她未当场摆出脸色叫人难堪或是厉声反对,我这关就算是过了,想当年我也是初入宫,难免也怀着帝君独宠的美梦,可那时候上有被废乔氏,华淑二妃,就连如今也是不行的,一批批的如花美眷入宫来,也罢,走一步看一步,真到那时再沟通也来得及。)
                        :如今你的王妃之位已有八九分在手,我只怕你礼数不全,如今拨给你一个资深稳妥的嬷嬷指导你一番可好?王妃以后是要跟着雍王出入国席大典的,与那一般的不一样。
                        (虽然是商量的语气,却也是不容置喙,摩挲着镯子,正想着如何给她,那一次当婆婆贸然开口,略有羞涩,却仍是三分强硬口气。)
                        :至于新婚衣饰各种,都有专人准备。
                        :不过你那想法,还是及早改变的好,哪家公子不是三房五妾的,何况你是雍王妃。
                        (最后三个字已经是分量极重,就那么沉沉落地,只抬眼看她,想着若是她给一个稍微肯定的眼神,就算完美。)
                        @贺兰令仪


                        12楼2014-09-10 21:20
                        回复
                          娘娘既为此张罗周全,妾身自是没有不承此情之理。
                          (她并未当即冷下脸色言语相驳,我已是舒然,却也明了,这亦是因着雍王面子,亦是为着以后。素手轻抬,为其添了些茶水。自应承着那一番安排,颜间稍添舒意,亦渐着笑弧。)
                          (至临下句,虽是下意识的想要道着一个模糊的答案,然瞧向她之时,那面上神情,却带着几分殷切,便是要一个得她心安的答案。我念着,于将来,虽不可避及,却终归是我与他之间的事,而临眼下,我方才既言不会令她为难,彼时,我亦当令她心安,旋即点了点头。)
                          贤姬所言极是,今日之言,妾身自当谨记。


                          13楼2014-09-10 21: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