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汉吧 关注:14贴子:166
  • 1回复贴,共1

关于公众对「汉服」疑问的澄清(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服
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具有独特华夏文化风格、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服饰。自古至今,汉族衣冠右衽的特点始终是汉服特点(汉服中出现左衽只有一种情况:丧服,也就是死人下葬时穿的。在古代,汉服以外的胡人所穿的一般是左衽的,所以一般以“披髪左衽”作为胡人特征来区别于汉人)。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受胡服影响,但正式礼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这种服饰文化在古代也影响了中国的其他民族、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国的传统服饰。后因满清统治者暴力强迫汉人剃发易服、改穿满族的旗装而使传统汉服式样暂时失传,日本、朝鲜半岛、琉球、越南等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服饰仍然保留着汉服元素。典型的旗装是以男子的长袍马褂和女子的直筒长袍为代表(但事实上在民间上衣下裳的传统汉族穿法仍然常见于妇女服饰中)。民国时期随着西方事物的传入汉族服饰再次经历变革,西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开。现代汉族主流的服装,基本上以西方潮流时装为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汉民族传统服饰回归日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09 17:14回复
    汉服,穿越?复古?作秀?
    不,当前一些人反感汉服,主要理由是汉服是古代的东西,现在去穿是在复古,有人尖刻地说,你们这么喜欢古代的东西,怎么不回复到穿兽皮、树皮的年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老子以及他们的门生的理论,都有复古的想法,孔子崇尚周礼,老子则希望回归炎黄时期。因此有人便将当前汉服复兴与二千年前古人的复古思想联系起来,认为当前的汉服复兴也是在复古。但是汉服复兴与孔子、老子思想的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一些思想家无法找到理想的出路,凭他们当时的智慧,所能想到的只能是前面的那些历史,而那些历史往前溯,也只是奴隶制时代和原始社会,这反映了人类在追求和平、追求民主、追求社会和谐在特定时代的困惑,就跟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中许多无法应用到如当代中国一样,都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你想让孔子老子创造资本主义理论,根本是不可能的。
    但汉服复兴不一样,作为一种民族服装,汉服不是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丰富的样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服装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其整体风格已定形,或者说在当前历史时期来看,已发展到最高阶段,而且是比较完美的一种服装之一。对这种服装的样式应该不存在困惑,或觉得这种服装不美什么的毛病;而且它作为表演服装时的美常让我们惊叹。
    许多人之所以认为汉服复兴是在复古,关键是汉服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三百年,所以现在提倡汉服的回归,他们认为这就跟孔子老子想回复到以前的历史阶段一样。表面上看是有些相似,但实际上是根本的不同,首先社会制度和文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特性,而社会制度却是朝一个相对先进的方向发展。中国几千年的融合,让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的独特性就更有其特定性,这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也是群居性动物的一种特征。美国一个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它也在尽力塑造自己的文化。
    当前全国上下已对保护民族文化有了共识,世界各国也在为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做努力,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许多方面的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9-09 17: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