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古人类在研究中发现,于720年周期,或更长时间周期中,作用条件的变化,它直接影响着变异和遗传,而有些变化对地球生物链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沧海桑田的变化依然重复着。古人类也同时发现,风水研究在相对短期内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又由于720年相对周期的影响,可以分别用720月或者一年来表示,只是影响的程度深浅不同罢了。于是,古人类将研究720年的风水盘压缩在一年以内,用2.5日表示一年的公转偏值,用50表示两年的公转偏值,形成72候,表示为所谓的穿山72龙。也就是说每日进一度,每十五日进一山,二十四节气推进和后移二十四山。既然公转144年压缩为一年,自转亦要作相应的压缩,24月有720日,720÷144=5,即在5日内,自转旋24山,5日积60时。60÷24=2.5,相对平均以2.5时过一山,形成时和24节气在罗经盘中交叉变化,即所谓的天盘与地盘的变化关系,如果是这样计算的话,在15天内形成三个同样的三/三排列,失去旬、候变化的意义,实际上天地二盘是以50为单位错列的,于是又起用所谓的八卦三爻主事,即第一个五日用初爻,第二个五日用二爻,第三个五日用三爻,用天地世应成局,形成二十四山,七十二候,六十四卦的综合排档格局,再将此排列关系演化到60年中。以30个月进一山,在60年中进24山,以10个月论爻主事,进而演化至120分金(经)论度,亦即所谓的透地六十龙,再分别以所谓的正针,中针,缝针设置偏值初始度为天地人三盘,通过所谓的飞星入宫,过路阴阳,玄空轮值等特殊符号,将原有计算系统隐藏起来,(导致最后失传),从而看休囚旺相衰死库等论吉凶,又用所谓财不入宫为劫煞,官不入宫为七杀,气不入宫为黄泉煞,再以六冲、六害、宫刑论消亡,气浊水竭为败绝等等,将一部原本清楚明了的风水文化变得神神秘秘,,其实风水研究就是六个字:“顺者昌,逆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