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吕楼村成为唐河太和区吕楼公社驻地
1975年建吕楼公社,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后,公社迁到现在的保其岗村北
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吕楼公社改为兴隆镇公社,即现在的兴隆镇机关所在地,
1983年更名兴隆镇乡,
1994年建镇。
1997年,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大赵庄、赵岗、温桥、腰庄、后门里、吕楼、圭璋、张岗、罗庄9个行政村。
2006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研究后公布:全县共18个乡镇,合并其它任何任何一个乡镇都可以,唯独不能撤并兴隆,因为它是全县的一颗明珠。兴隆,兴隆, 人杰地灵。
目前的兴隆古镇,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文艺后继有人,不仅有流传多年的汉剧演出队伍,而且戏曲、杂技、狮子、旱船、腰鼓队等文艺团体应有尽有,随时可在文化大 院或春会上演出,既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又提高了精神文明素质。
交通方面的建设速度更为惊人,有纵穿街区的社(旗)太(和)路,还有横穿横贯东西的新建南(阳)驻(马店)公路(即晋庄—朱集战备路,由济南军区投资建成。 )。2013年,新建了长284米的国防战备唐河大桥,为唐河两岸的居民增添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1975年建吕楼公社,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后,公社迁到现在的保其岗村北
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吕楼公社改为兴隆镇公社,即现在的兴隆镇机关所在地,
1983年更名兴隆镇乡,
1994年建镇。
1997年,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大赵庄、赵岗、温桥、腰庄、后门里、吕楼、圭璋、张岗、罗庄9个行政村。
2006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研究后公布:全县共18个乡镇,合并其它任何任何一个乡镇都可以,唯独不能撤并兴隆,因为它是全县的一颗明珠。兴隆,兴隆, 人杰地灵。
目前的兴隆古镇,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文艺后继有人,不仅有流传多年的汉剧演出队伍,而且戏曲、杂技、狮子、旱船、腰鼓队等文艺团体应有尽有,随时可在文化大 院或春会上演出,既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又提高了精神文明素质。
交通方面的建设速度更为惊人,有纵穿街区的社(旗)太(和)路,还有横穿横贯东西的新建南(阳)驻(马店)公路(即晋庄—朱集战备路,由济南军区投资建成。 )。2013年,新建了长284米的国防战备唐河大桥,为唐河两岸的居民增添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