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预料的,拿督李又输了。不,应该说是又又又又又又又……输了。千年老桥段,再也提不起人的兴趣。该来的总要来,输了决赛再度上演,随之“伟大”、“悲情”、“世界欠你一个冠军”等等等等圣母言论也如约而至,烦不烦啊?
借口总是有,今年不嫌多。这次正常些,总算是没有拿空调说事(据说是丹麦压根没装空调),伤病论也是审丑疲劳了,于是“心里压力大”是最常见的由头。拿督李心里压力大了输球可以原谅,陶胖子无欲无求无任何压力输球也可以原谅,对外国人宽容,对中国人苛刻,正常正常。可这些都是输球的理由吗?林丹12年之后够无欲无求的吧?为什么玩了大半年还能拿下13年世锦赛?这次谌龙压力不大吗?为什么能拿下比赛?所以说,无欲无求不等于可以到处输球,只要有严谨的职业态度,对冠军失去兴趣的依然可以拿冠军。压力巨大也不一定会导致失败,强大的抗压能力能让压力转化为动力助我腾飞。可惜这些素质,偏偏就是陶菲克李宗伟之流所欠缺的,这也是他们终归不能够真正“伟大”的根本原因。
说到压力,我想问问难道谌龙这次的压力会比拿督小?如果说拿督是肩负了整个国家的压力,那谌龙就是肩负了国家、家庭(王适娴)和个人三重的压力。拿督输了,回国一样可以当拿督赚大钱,教练不敢骂,队友不敢说,媒体继续做左一句“伟大”、右一句“王者”得捧。可谌龙呢?同样之前没有拿过世锦赛,刚刚被定义为丢掉汤杯的最大罪人,被媒体球迷轮流骂得狗血淋头,这场球如果输了,你以为他在国家队的日子会好过?你以为两年后他还能拿到奥运会参赛权?10年王适娴多么风光,尚且参加不了伦敦奥运会,作为准男友的谌龙,会体会不到个中危机?
“世界欠李宗伟一个冠军”,听着好煽情,可要我说,该!不是活该的该,是应该的该。有人说这次大好机会,李宗伟再不拿冠军简直是天理难容,要我说不是天理难容,恰恰是顺应天意。李宗伟的气质,就不应该拿冠军。什么是冠军气质?林丹就不要说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陈金。中羽上动不动就拿陈金说事,以证明单单一个世界冠军不是多了不起的成就。但就是这个冠军,就能充分体现陈金和李宗伟天壤之别的气质。10年的世锦赛,不夸张的说是近些年参赛高手最多的世界大赛。老的如盖德陶菲克状态回升,林丹李宗伟如日中天,年轻一点的陈金朴成焕状态正佳,加上实力尚存的鲍春来和刚刚崭露头角的小田田,可以说是高手如云。相比较这届世锦赛,简直是不忍直视。赛前我相信陈金自己也不会以夺冠为目标,对冠军可以说并没有很强的饥饿感。而比赛中林丹鲍春来的过早淘汰,又一下子把巨大的压力扔到了他的身上。他就在这双重困难下拿下了这个冠军,这就是气质,冠军的气质。哪怕只有那么一次。而李宗伟,有这种气质吗?
粉丝们一次次的原谅,过度得纵然,也客观上促成了拿督loser气质的积累。试想一下,如果拿督是中国人,是不是早就被吐沫淹死了,还轮得到这么多次的失利?谌龙就因为一次汤杯的失利,差点被骂成残废。正是有这些经历,他才会有今天的成功。林丹也是在媒体球迷的一次次责备求全的苛刻下成长为今天的超级全满贯。李宗伟,就是被那些圣母粉丝给害死了。
以上原帖,这么多年都是老二,难道真的只是“心态”“运气”等原因?

借口总是有,今年不嫌多。这次正常些,总算是没有拿空调说事(据说是丹麦压根没装空调),伤病论也是审丑疲劳了,于是“心里压力大”是最常见的由头。拿督李心里压力大了输球可以原谅,陶胖子无欲无求无任何压力输球也可以原谅,对外国人宽容,对中国人苛刻,正常正常。可这些都是输球的理由吗?林丹12年之后够无欲无求的吧?为什么玩了大半年还能拿下13年世锦赛?这次谌龙压力不大吗?为什么能拿下比赛?所以说,无欲无求不等于可以到处输球,只要有严谨的职业态度,对冠军失去兴趣的依然可以拿冠军。压力巨大也不一定会导致失败,强大的抗压能力能让压力转化为动力助我腾飞。可惜这些素质,偏偏就是陶菲克李宗伟之流所欠缺的,这也是他们终归不能够真正“伟大”的根本原因。
说到压力,我想问问难道谌龙这次的压力会比拿督小?如果说拿督是肩负了整个国家的压力,那谌龙就是肩负了国家、家庭(王适娴)和个人三重的压力。拿督输了,回国一样可以当拿督赚大钱,教练不敢骂,队友不敢说,媒体继续做左一句“伟大”、右一句“王者”得捧。可谌龙呢?同样之前没有拿过世锦赛,刚刚被定义为丢掉汤杯的最大罪人,被媒体球迷轮流骂得狗血淋头,这场球如果输了,你以为他在国家队的日子会好过?你以为两年后他还能拿到奥运会参赛权?10年王适娴多么风光,尚且参加不了伦敦奥运会,作为准男友的谌龙,会体会不到个中危机?
“世界欠李宗伟一个冠军”,听着好煽情,可要我说,该!不是活该的该,是应该的该。有人说这次大好机会,李宗伟再不拿冠军简直是天理难容,要我说不是天理难容,恰恰是顺应天意。李宗伟的气质,就不应该拿冠军。什么是冠军气质?林丹就不要说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陈金。中羽上动不动就拿陈金说事,以证明单单一个世界冠军不是多了不起的成就。但就是这个冠军,就能充分体现陈金和李宗伟天壤之别的气质。10年的世锦赛,不夸张的说是近些年参赛高手最多的世界大赛。老的如盖德陶菲克状态回升,林丹李宗伟如日中天,年轻一点的陈金朴成焕状态正佳,加上实力尚存的鲍春来和刚刚崭露头角的小田田,可以说是高手如云。相比较这届世锦赛,简直是不忍直视。赛前我相信陈金自己也不会以夺冠为目标,对冠军可以说并没有很强的饥饿感。而比赛中林丹鲍春来的过早淘汰,又一下子把巨大的压力扔到了他的身上。他就在这双重困难下拿下了这个冠军,这就是气质,冠军的气质。哪怕只有那么一次。而李宗伟,有这种气质吗?
粉丝们一次次的原谅,过度得纵然,也客观上促成了拿督loser气质的积累。试想一下,如果拿督是中国人,是不是早就被吐沫淹死了,还轮得到这么多次的失利?谌龙就因为一次汤杯的失利,差点被骂成残废。正是有这些经历,他才会有今天的成功。林丹也是在媒体球迷的一次次责备求全的苛刻下成长为今天的超级全满贯。李宗伟,就是被那些圣母粉丝给害死了。
以上原帖,这么多年都是老二,难道真的只是“心态”“运气”等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