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回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从我这个ID的含义开始吧。
之前有人问过,我开玩笑说是脸在键盘上滚出来的(之类的)
peak是山峰的意思,中间加了一个I,意思是我从未期望过自己是站在山顶的那个人,能够拼尽全力即使到不了最高也没关系。
kizza是我自己编的一个词,就不啰嗦地考据了,总之这个词的意思是“即使总是不如意也要坚持自我,即使饱受打击也不改变心中的爱”这样的。
好中二啊……捂脸。
记得自己之前有说过有两个想要战胜的人。
一个是嘲笑我化学没有前途的那个永远的班级第一,这一次,两分险胜他。他有清华领军的降分,以后还是隔壁。其实到后面大家也成为好朋友了,也忘了自己说过要战胜他……出分之后还一起去玩过密室烤过肉……
一个是不肯给我讲题的那位大神,这次大概比他高了20+吧……因为太沉迷恋爱加上自己的性格缺陷导致的失败,还好有个上交的降一本所以不至于没书读。
后来和同学的关系也好很多了,可能是讲过题的原因吧,也有了新的好朋友,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再讲讲高三吧,其实似乎也没受什么苦。最后作息稳定下来的时候依然可以十点半睡觉,也试过只睡五个小时,但觉得拉长时间不意味着有用,高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
高三上所遭遇的最糟糕的挫折大约就是生病吧,第一次缺考,医生说是神经痛(好在现在基本已经痊愈了)。因为痛,再加上影响思考,那段时间大脑经常一片空白,很崩溃。考试的名次掉到过30+,抑郁过(生理性的年度发作),被同桌强行逼去看《你的名字。》。
在学校附近看的,看完了出来在天桥上发呆。我没有把它当作爱情片来看。长话短说,我的想法是:如果有喜欢的东西,等待是没有用的,必须舍命去追赶,用自己的手来得到。我想到化学,想到夏令营惊鸿一瞥的北大,决定好好学习,回头再战。
那个周末我没有去学校上自己安排的周日全天自习。我在familymart买了一罐水果,然后去了二环路的快速公交,可以坐一圈的那种。周末的下午人不多,我空荡荡的书包里只有一罐水果散发着冷气,围着旧了的红围巾呆呆地看着窗外努力要放空。然后在初中附近下了车,有个姑娘在和一只大金毛玩耍。回到学校,嗅着梅花的香气,放松着疲劳的颈椎。
然后是寒假。依然奉献给省图,依然在7-11解决午饭,早上莫名其妙地打喷嚏就每天吃感冒药。然后,是打脸的开学考试和二模,50名和难以置信的114。我好像什么都没想,告诉自己这是意外,这不是你的水平,调整战略好好复习。课余的时候看英文版的瓦尔登湖,因为那会儿英语也掉的莫名其妙。说实话从此开始我的英语就没正常过,全是连击低分,不说话,默默去补救,刷模拟卷,看原版书,别人一天做1Day(学校练习册,包含两篇阅读一篇语法填空一篇改错一篇完形)我就做2个。最后高考考了144,比数学还高一分,也是了不起。
这段时间我的物理也是相当无力,20分的压轴题10多分地丢,看错题或者算错。有点懵,懵也没用,把自己刷五遍龙门的勇气拿出来,总结、做错题、找弱项。考前发的资料也认真做了,还记得自己解决某道弹簧动态题目时候的欣喜若狂。最后平时用60分钟的物理花了70分钟,压轴题修改过,拿到了107/110的分数。
然后是数学,没有感觉也得找。考完二诊只有38名,虽说在上升但觉得自己完了。赌气坐了一辆公交车到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在河边坐着,拿出手机,在便签上摁下长长的计划和分析。开始每天刷一套选填,做完了15年所有高考卷的选填和14年的一部分。生物的简答和遗传始终问题巨大,那就买高考题来做。2012年开始的所有全国卷高考题全部限时完成,做完之后改错、查书、总结。我还抄书,抄了整本选修一和必修上不熟悉的重点知识。
效率激增之后时间也不再是问题,别人九点半写不完的作业我八点就能写完。每天攻击一科,我着急,但不至于毫无章法。别人吃饭的时间我也利用起来,可以完成生物或者数学卷子。偶尔会和朋友出校门买一根冰棍吃,再聊一聊最近的事情,要么就拿着生物笔记本去压操场。更多的时候,跑着去校门口买文具。练习册已经不再买了,三轮复习的书已经足够了,只是寒假前在书店买到了科学视野的元素周期表特辑,激动了好几天。
很多事情你不知道对错,你不知道结果,所以你必须要坚持下来,你要相信自己。我不确定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最适合我的。同桌12点以后才睡觉,我十点半就睡了,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因此获评“最有时间观念的人”。数学依然不会做,没关系,刷选填已经比最开始轻松多了,我坚持;物理光学依然要错,没关系,不就是3-4再看+抄一遍,我可以的。
到了快五月份的三诊模拟,拿到数学卷子我只觉得运笔如飞异常轻松,但我也警告自己,可能是自己想多了。数学成绩出来的时候我震惊了全班,144,年级12名。其实我自己也被吓了一跳,但还是认真总结了那6分在哪里丢的。三年我写完了三个数学错题本,最后这一个几乎是我突破后心血的全部结晶——圆锥曲线的三种解法、导数放缩的技巧,全是自己总结。一道导数我可以有4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从最暴力的直接求导到最巧妙的不等式放缩,我都信手拈来,我甚至可以自创方法来解决没人可解的题目。大刀阔斧地砍(导数压轴)题,让大脑飞快地运转,想出巧妙又实用的方法,着实已经成为了一种享受。稳固了基础之后,数学再没下过140,直到高考数学的143,于我确实是个惊喜。
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考试的时候语文作文文体选错了,化学也考的不尽人意。但是我也不会自怨自艾啊,高三这一年我看的书本是我所能企及的最精深的内容,化学也写出了年级人手一份的总结。怎么说呢,我至少尽力过,也经历过了。
五月底的时候学校给我们一天一节体育课,我就和新认识的朋友去打乒乓球。每次大汗淋漓地回教室再喝上一杯绿豆冰或者冰奶茶,是紧张的复习生活里最大的享受。我经常打得对手哇哇叫,获封“神女峰”称号(三个人打球我基本不用下场)。最后的时间里我终于去印了明信片,分给小组的成员和朋友,还给班主任和化学老师写了一张。还在朝花(校刊)的情系母校上发了篇文章:

我还记得高考前布置考场的那个下午,我的小组做清洁。后黑板上的人物必须要擦掉,我和我同桌一起擦出一颗爱心。班主任和我们一直讲一直讲,讲他高中和工作的故事,给我们看他当时街头斗殴留下的伤口。高考的时候我骑车去考试,班主任说要给我看自行车,结果车掉了……他说“我看了两眼,第三眼就不见了”。每堂考完我们在校门口和他击掌。我在学校一个化学竞赛教室考试,绿绿的爬山虎垂下来,监考老师都很好,还和我们开玩笑。
然后是拿成绩。一开始以为自己考得很差,因为谣言说700+有一百多个,甚至都想复读。最后得知大概是年级前20名,拒绝了上交复旦,还是委屈了一下自己去北大提前批。毕竟日语我也很喜欢,大一下就可以转专业了,还可以辅修。因为和北大四川招生组组长见过两次,他也挺欣赏我的决心(他是化院的),所以挺希望我走提前批,录取的消息也是他亲自短信告诉我的。晚上10点,冲到阳台上,感觉成都都是我的了。
这个帖子的名字啊,也是命途多舛。如果说我进校时还怀着什么小女生的期待,那么现在,我就是个能为自己征战的战士。我不愿躲在谁的身后,而是期望潇潇洒洒地去赢得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想,我等到了这个人,她就是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