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喜欢拜亚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这个发明世界上第一支动圈耳机的德国厂家,如同它名字里的“ Dymatic" 所暗示的一样,在保持严谨的声音和开发领先的技术这两方面都有着不懈的动力。与日厂耳机善于混搭各种奢华用料的贴金方式不同,拜亚的含金量是不会被察觉到的------直到你戴上它。在我还是个Beats 的粉丝时,宿舍里的学长用一只破旧的DT331便把我拉进了拜亚的大门,足以想见拜亚声音的吸引力。唉,一回忆就跑题了,还是快拉回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主角DT990 Pro 吧。

我的这只DT990 Pro 直到上星期才把断了的动圈引线接上(小时候培养动手能力就是有用啊),所以一直都处于一种没煲开的状态,不过本人从来都是边听边煲,所以也就不等了,直接谈谈这只耳机给我的感觉。
上文说过,带我入坑的耳机是DT331,这个名字对新粉来说有点陌生,不过老粉应该还是有所耳闻的,毕竟是大名鼎鼎(对于老粉来说)的DT531的同门表弟,有着华丽飘逸的高频,轻柔温和的中频和点到为止的低频。对于很多拜亚的追随者来说,这种声音就如同童年的美好回忆一样,虽然早已泛黄,依旧清晰温暖。
然而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年龄都在义无反顾地增长,31系列的辉煌已经远去了,而T系列的汹涌攻势又让很多拜亚粉措手不及,在这样的趋势下,复刻的DT880/990如同救命的稻草,迅速占领了大量拜亚粉丝的关注,成为经典拜亚声的代表。
诚然,复刻的DT880/990是成功的,但这真的就是拜亚为DT这个三十年不倒的铭牌做出的全部吗?我不这么认为。于是在各大论坛对复刻DT880/990(尤其是DT880)的赞誉中,我发现了一个饱受争议的背影------DT990 Pro.
与很多人所猜测的不同,DT990 Pro 的单元并不是由老款DT990强化而来,而是来自于另一个独立的类别:DT770/880/990 Pro 系列(当然DT880 Pro 已经推出了新款,不再属于这个系列了,下文还会提到这只新款耳机)。鉴于DT9990 Pro 在官网中被评价为“除了采用开放式结构,其他性能参数与DT770 Pro 相同”,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像森海家的HD600/650一样,DT990 Pro 采用了与DT770 Pro 相同的单元。但这是不思进取坑害消费者吗?不见得,毕竟开发出一个成功的单元对于任何厂家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而在强势推出特斯拉技术之前,拜亚能做的就是在成熟的单元结构上添砖加瓦,不断完善。相比森海的小改进大宣传和AKG的换汤不换药,拜亚在两千元价位上已经仁至义尽。
但是,仁至义尽厂家心里明白,声音上听众买不买账就是两说了。不像它的兄弟姐妹们,DT990 Pro 浓厚的低音显然打破了众多粉丝对拜亚经典声的期待。随便上网翻翻,对DT990 Pro 声音的评价显然没有像对新款880 Pro 那样满是赞誉。批判,吐槽,毒舌,屡见不鲜。对于这种现象,我表示理解,毕竟自己也是听拜亚的老声才中得毒,但说DT990 Pro 是拜亚最失败作品的人 ,也大可以洗洗睡了,因为无法耐心理解一款耳机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评论呢?
没错,DT990 Pro 一耳朵的听感就如同一款250欧姆的Beats Pro 一样,有明显的低频靠前的感觉。但仔细听过,你会发现这种低频不是肥胖臃肿,而是健壮。开放式耳机由于毫无反射的空气感,经常会出现低频的强烈衰减,而DT990 Pro 正是克服了结构的缺陷,将强壮浑厚的低频送至耳边。巴松,大号,大鼓这些在老拜亚耳机中默默无闻的声音如同阔别重逢般井然有序地出现在开阔的声场中,强壮,激烈,却又一丝不乱,没有糊成一团。对于一向对低频敬而远之的拜亚来说,高密度高解析的低音实属不易。
拜亚的工程师自然知道喧宾夺主的危害,所以DT990 Pro 的低频虽然健壮,却也为高频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与DT880 Pro 冷静细腻的高频相比,DT990 Pro 的高频更加嘹亮与急切,总是在用尖利的颤音宣告着它的存在。对于老粉来说,这意味着DT990 Pro 已经不再拥有那曾让人魂牵梦绕的迷人高频。作为31系列的怀念者,我不得不说这是DT990 Pro 最大的遗憾。
至于中频,DT990 Pro 没有突出的地方,听感也和DT880 Pro 基本一致,这里就不赘述了。而网上盛传的“中间凹两头突出”也带有夸张的成分,不过参考前文对于高低频的描述,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至少对我而言),毕竟DT331的中频也是不能听的。
其实文章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毕竟除了声音,DT990 Pro 怎么看都是一款劣质老旧的次品,我就权且把这种造型成为复古吧,就当是缅怀一下已经不知深处何处的DT331好了。

我的这只DT990 Pro 直到上星期才把断了的动圈引线接上(小时候培养动手能力就是有用啊),所以一直都处于一种没煲开的状态,不过本人从来都是边听边煲,所以也就不等了,直接谈谈这只耳机给我的感觉。
上文说过,带我入坑的耳机是DT331,这个名字对新粉来说有点陌生,不过老粉应该还是有所耳闻的,毕竟是大名鼎鼎(对于老粉来说)的DT531的同门表弟,有着华丽飘逸的高频,轻柔温和的中频和点到为止的低频。对于很多拜亚的追随者来说,这种声音就如同童年的美好回忆一样,虽然早已泛黄,依旧清晰温暖。
然而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年龄都在义无反顾地增长,31系列的辉煌已经远去了,而T系列的汹涌攻势又让很多拜亚粉措手不及,在这样的趋势下,复刻的DT880/990如同救命的稻草,迅速占领了大量拜亚粉丝的关注,成为经典拜亚声的代表。
诚然,复刻的DT880/990是成功的,但这真的就是拜亚为DT这个三十年不倒的铭牌做出的全部吗?我不这么认为。于是在各大论坛对复刻DT880/990(尤其是DT880)的赞誉中,我发现了一个饱受争议的背影------DT990 Pro.
与很多人所猜测的不同,DT990 Pro 的单元并不是由老款DT990强化而来,而是来自于另一个独立的类别:DT770/880/990 Pro 系列(当然DT880 Pro 已经推出了新款,不再属于这个系列了,下文还会提到这只新款耳机)。鉴于DT9990 Pro 在官网中被评价为“除了采用开放式结构,其他性能参数与DT770 Pro 相同”,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像森海家的HD600/650一样,DT990 Pro 采用了与DT770 Pro 相同的单元。但这是不思进取坑害消费者吗?不见得,毕竟开发出一个成功的单元对于任何厂家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而在强势推出特斯拉技术之前,拜亚能做的就是在成熟的单元结构上添砖加瓦,不断完善。相比森海的小改进大宣传和AKG的换汤不换药,拜亚在两千元价位上已经仁至义尽。
但是,仁至义尽厂家心里明白,声音上听众买不买账就是两说了。不像它的兄弟姐妹们,DT990 Pro 浓厚的低音显然打破了众多粉丝对拜亚经典声的期待。随便上网翻翻,对DT990 Pro 声音的评价显然没有像对新款880 Pro 那样满是赞誉。批判,吐槽,毒舌,屡见不鲜。对于这种现象,我表示理解,毕竟自己也是听拜亚的老声才中得毒,但说DT990 Pro 是拜亚最失败作品的人 ,也大可以洗洗睡了,因为无法耐心理解一款耳机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评论呢?
没错,DT990 Pro 一耳朵的听感就如同一款250欧姆的Beats Pro 一样,有明显的低频靠前的感觉。但仔细听过,你会发现这种低频不是肥胖臃肿,而是健壮。开放式耳机由于毫无反射的空气感,经常会出现低频的强烈衰减,而DT990 Pro 正是克服了结构的缺陷,将强壮浑厚的低频送至耳边。巴松,大号,大鼓这些在老拜亚耳机中默默无闻的声音如同阔别重逢般井然有序地出现在开阔的声场中,强壮,激烈,却又一丝不乱,没有糊成一团。对于一向对低频敬而远之的拜亚来说,高密度高解析的低音实属不易。
拜亚的工程师自然知道喧宾夺主的危害,所以DT990 Pro 的低频虽然健壮,却也为高频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与DT880 Pro 冷静细腻的高频相比,DT990 Pro 的高频更加嘹亮与急切,总是在用尖利的颤音宣告着它的存在。对于老粉来说,这意味着DT990 Pro 已经不再拥有那曾让人魂牵梦绕的迷人高频。作为31系列的怀念者,我不得不说这是DT990 Pro 最大的遗憾。
至于中频,DT990 Pro 没有突出的地方,听感也和DT880 Pro 基本一致,这里就不赘述了。而网上盛传的“中间凹两头突出”也带有夸张的成分,不过参考前文对于高低频的描述,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至少对我而言),毕竟DT331的中频也是不能听的。
其实文章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毕竟除了声音,DT990 Pro 怎么看都是一款劣质老旧的次品,我就权且把这种造型成为复古吧,就当是缅怀一下已经不知深处何处的DT331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