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氏吧 关注:55贴子:150
  • 0回复贴,共1

童必大·童大宗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童必大·童大宗祠
  据《义乌县志》记载,童必大,南宋人,字本原,号梁仁,稠城西门人,师从杨忱中,嘉定十年进士。进士登科后,童必大走马上任竹山县令,后又升至安定知府,后来在领兵抗敌中阵亡。
  据了解,童必大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爱民如子。刚上任安定知府,就到民间走贫访苦,对只会搜刮民脂民膏、不管百姓疾苦的南安县令进行查办,然后将查抄来的赃银和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俸禄换成铜钱,发放给老百姓,用于垦荒种地。
  因安定位置特殊,时常会遭到边民(少数民族)的侵犯。为保一方安宁,童必大多次领兵抗击。开庆元年,边民大举进犯,已经77岁高龄的童必大虽抱恙在身,但为鼓舞士气,毅然上阵杀敌。最终,血溅孤城,以身殉国,还被敌军斩去首级。有感于他的忠义,朝廷除了厚葬外,还进行追封,百姓自发披麻戴孝前往祭灵。可以说,童必大的一生全部浓缩于“勤耕好学,刚正勇为”8个大字中。
  为了纪念童必大,朝廷还令地方官府在西门街修建了一个“崇祀名贤”的木牌楼,和石牌楼倒掉就不能重建的规定相比,木牌楼如有损坏可以重新修建。此等殊荣着实表明朝廷对童必大的厚爱。另规定,途经此木牌楼,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根据民间的说法,整个义乌,官方的木牌楼可能仅此一处,可惜木牌楼在文革时期毁于一旦。
  关于童必大,义乌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他的尸身虽然抢回了,但头颅还在敌营,为此,皇帝特赐金头(也有说金面罩),准其回义乌老家厚葬。为防止有人盗墓,族人准备了18口棺木同时在18座童山落葬,其中,只有一个是真身。有传言称,文革以来的数十年内,杨村、南方联、王宅等地先后有古墓挖出,从墓穴的位置和内置来看,有可能与童必大有关。当然,这种说法没有权威依据,所以真假也就无从得知。
  元明年间,童氏后人为了纪念家族内这位英勇的先祖,修建了童大宗祠。


1楼2014-08-29 14: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