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木偶源于清代末年(光绪年间),剧团成立于1953年5月,1954年更名为“资中县百花木偶川剧队”,1957年命名为“资中县木偶剧团”,属国家二级甲等剧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中型杖头木偶”为主、“布袋木偶”为辅的表演特点。剧团常年在四川内江、资阳、自贡、宜宾、泸州等地演出,已服务周边市县的300多万少年儿童和200多万成人观众。四川省资中县木偶剧团是活跃在《曲苑杂坛》、《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海世博会》等大型舞台上的中型杖头木偶的“出生地”。这里的木偶具有“抽烟”、“吐火”、“变脸”等表演绝技,使得资中的中型杖头木偶传承人唐友民在艺术界颇有声名,在外界享有“木偶艺痴”的声誉。2007年3月,资中木偶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让坚守21年木偶戏的内江市资中县木偶剧团团长胡海终于迎来了“春天”。如今,剧团从最艰难时期的6个人,发展壮大到38人。沉寂多年后,资中木偶戏的路越走越宽,还经常受邀在国内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