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八旗吧 关注:35贴子:309
  • 0回复贴,共1

回忆胡同的那点事儿(小摊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摊的位置都是在胡同的把口儿处,在胡同的中间一般不会出现,反正不是西口就是东口,我们那是东口,早上小摊也就是煎饼,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冬天,摊煎饼的是个老奶奶头戴白帽子,蓝色的大褂子加白围裙加白色套袖,饼撑一热拿勺快点儿面,放入饼撑上,喝那烟,然后那小推子一转,转圆喽,打鸡蛋然后刷甜面酱葱花薄脆,然后小铲子一产完事儿,排大队都,冬天西北风一挂,看着那浓浓的烟在味着味儿,感觉倍儿挤吧香,一出门道看一哥们也往那走那,”哎,嘛切啊?“”摊煎饼去“操,我着也去呢”“带几个鸡蛋啊?”“俩“”我操,你这够大得个儿的“够了要他那的待3”因为他那的鸡蛋太小还贵,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自带。
后来早上又多了一个摊位,是做豆腐脑的,捎带脚儿还卖肉饼,内豆腐脑是南方豆腐脑有咸的和甜的,咸的料儿多点,放点油辣子韭菜花香菜什么的,甜的就直接放糖,拿一个小塑料泡沫的碗一成。当时别说着个摊火了一阵,因为我们这儿一直有个早点店清真的,里面有卖豆腐脑,放羊肉摸,和黄花菜那种,突然来个新口味儿的自然就受欢迎了。后来那个豆腐脑小摊没多长时间就换地方了,大伙儿又都回老地儿了。
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最早那时候把口儿有个炸羊肉串的,而且当时还挺流行后面那个胡同口也有一摊,一小推车,车上有个小锅带个小盖儿,都是小串儿鸡肉,羊肉,小腰子,小鸡爪子,小鸟,记得开始是1块钱6个,后来那胡同那摊最牛逼的时候1块钱8个,后来俩摊全他妈改1块钱4个了,经典动作就是他炸的那瞬间把手里一把串放油锅里,手攥着钎子一窝那钎子一弯左手盖着盖子,她内嘴还待抿着面部很狰狞,味还是不错挺好吃的。
后来把口儿又换了,来了个做蛋卷的,有两种蛋卷一种是特酥的带黑芝麻的是浅黄色有点发白,还一种硬点儿的卷成卷,卷上带树倒一条一条的有点发深黄加红。当时挺火的老看见人提了个袋子跟那买,开始觉得挺好吃后来吃腻了。
在后来就换成烤羊肉串的了,不像说现在还有座的地儿,那儿就站着吃要摸拿回家吃要摸就胡同别的地方吃去,开始5毛一串后来3毛一串。为什么都爱在我们胡同把口儿摆摊因为这口儿有个小卖部人家吃羊肉串都在喝点啤酒。所以小卖部跟烤串的都乐意。
没过多久又来了个炸臭豆腐的,一锅,一个红塑料桶里面全是臭豆腐,马B弄的满胡同臭味,别说吃的人是真他马多。天天跟那围着好几层我那时候都上不了前儿,着哥们一来那羊肉串生意就不咋地了,后来降价儿到3毛人又缓起来点儿,但是那也没炸臭豆腐着人火。
其实还有个炸灌肠的挺火的但是待的时间不长。大多数都是在夏天,冬天出没的少,冬天就换成烤白薯和卖糖葫芦的了,别说烤白薯那大黑桶那味儿是真香,尤其是玩累了的时候回来,我闻着烤白薯的味就过来了,绝B待来一个吃,要说糖葫芦还是现做的那种摊儿火,有传统的,我记得那时候流行去胡还给拍扁了的。买那种的比较多。当时还有个流传说糖葫芦太脏都厕所串的。
我的记忆常出现在胡同里的小摊也就这些了。这些小摊给胡同带来了很多欢乐和美味儿!
待续
2014/8/28


IP属地:北京1楼2014-08-28 13: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