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吧 关注:12,068贴子:67,175
  • 5回复贴,共1

航延背后的空管难题:军航民航,谁给谁让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月中旬起,华东地区航班大量延误或取消。直至7月22日,官方发布消息称,因受到军演的影响,华东地区的航班将持续26天大量取消。“空中流量管制”是民航航班延误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解释,而“空中流量控制”则被市场认为是航班延误的“罪魁祸首”。


IP属地:四川1楼2014-08-27 13:49回复
    本文首发刊载于2014年8月11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71期
      7月31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证实:目前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2010年10月,空管体制改革被写入了“十二五”规划。时隔4年之后,这是关于此项改革的最新表述。
      而与此同时,关于航班大面积延误的争议话题正在沸沸扬扬。
      多年来,空域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个难以言说的话题,也是民航的“切肤之痛”。空军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空域体制改革的决策权在中央军委,只有获得该层面的支持方有效。”


    IP属地:四川2楼2014-08-27 13:49
    回复
      谁在延误航班?
        7月中旬起,华东地区航班大量延误或取消。因航班晚点、延误而备受指责的民航再次陷入尴尬的境地。直至7月22日,官方发布消息称,因受到军演的影响,华东地区的航班将持续26天大量取消。
        “空中流量管制”是民航航班延误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解释,而“空中流量控制”则被市场认为是航班延误的“罪魁祸首”。
        “民航广播延误情况时,这样解释不会引起太多麻烦。”前民航空管局办公室主任刘文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航班的运行牵涉到机场管理、航空管理、航空公司管理、机场公安管理等诸多方,任何一方都会影响航班运行。
        一般而言,飞机从起飞到降落,一直处在空中交通流量管制之下。“空中流量管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民航自身管理上的原因、突发事件、军事演习、军方飞行管制,还有重要人物专机保障等。
        令民航乘客头痛的是,军事事务属于国家机密,机场何时会突然关闭根本无法预知。比如上海浦东机场关闭时,飞行员可以猜到这和军事演习有关,但乘客却无从得知飞机转而降落在一个陌生机场的真正原因。随后的军方报纸会在不起眼的位置上报道说,“演习是成功的”。
        其实,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很复杂,将很多延误都归为是“空中流量管制”很不合理。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空管原因引起的延误大概在20%左右。
        “空中流量管制”导致的大部分延误,多集中在大机场终端起降区。刘文棣亦形容说,这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流量很大,到了收费口容易拥堵。“那么多航班排着,特别是前面有航班积压过来以后,后面等候的就会加重流量的控制。”
        “在整治延误方面,机场挖掘潜力的能力已经没有了。”刘文棣表示,仅仅增加机场并不能使航班延误的情况得到多少改观,因为机场上空的空域得不到开放,建机场毫无意义,无非是增加停机坪而已。
        机场扩容与机场飞行空域相关,如果空域无法增加,仅是机场跑道、航站楼增加,只能让更多飞机停留在机场等候流量控制。在刘文棣看来,可用空域无法满足机场建设,没有足够、分布合理的空中通道,即使有先进完善的机场设施,也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
        “飞机趴在地上的管理理念,怎么可能提高效率?”民航局人士认为,现在“航班延误”已超出空管效率能够应付的范畴,“空中流量控制”的后果,往往是飞机大面积地在地面排队等待,挤不进被划定的天空。
        面对航班延误导致来势汹汹的指责,民航颇感委屈,但军方面临的压力亦很大。


      IP属地:四川3楼2014-08-27 13:49
      回复
        听说灯塔国空军飞机更多,却用的空域更小


        IP属地:浙江7楼2014-08-27 16:25
        回复
          如果没航班量不涨上去 干嘛要流控。日益增长的航班量才是流控的罪魁祸首!!


          8楼2014-08-29 10:29
          回复
            没有全面的调查,双方各持己见,军队高层也不发表看法,讨论再多也是没用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29 15: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