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znews.cn/Article/tzwb/tegao/200802/8011.html
作者:本报记者 钱宏斌 日期:2008-2-14 15:43:25 字号:〖大 中 小〗
“姜堰有个章再文,说起笑话没得魂,一笑倾倒半个城。”群众用顺口溜这样来描述姜堰市白米镇文化站站长章再文,章再文被誉为活跃在姜堰城乡的“赵本山”。
2004年,他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农民艺术之星”。2006年,他还登上江苏省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了“口到形来,笑倒满座”的方言韵白。
一
好长时间不曾出门,
我家老奶奶在家不安神,
叫我来陪她逛逛兴化城。
现在的兴化是小区,花园洋房成了群,
高楼大厦高有几十层,
街上人挤人,
商店中门靠门,
还开了多少家具城、服装城。
……
1月31日下午2时许,姜堰市白米镇文化站。站长室门关着,里面传来一个背台词的男声。
章再文手拿《魅力兴化城》的脚本:“后天要去兴化演出。”
说着,他又似若有所悟:“不好意思,脚本上有句话,我要先跟搭档交代一下。”
另一间办公室,一个女子踱着步,聚精会神背台词:
今天心情特别舒畅,
陪老头儿上兴化来逛逛。
如今的兴化确实变了样,
交通便利,道路宽畅,
砌的房子是美观时尚,
大街小巷干净漂亮,
体现出了现代城市的形象。
……
“丽华,我读来读去,‘陪老头儿上兴化来逛逛’改成‘陪老头儿上街逛逛’比较好。前面已交代了兴化城,紧接着再说兴化有重复之嫌,也显得拉杂。‘砌的房子是美观时尚,’这句删掉‘是’字更爽口。”
“哎哟,我都背熟了,你又要改。上台打愣不要怪我。”
“你说到哪里去了?干我们这行,只要上台前,都有修改的余地。改顺了,老百姓才容易听懂,才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章再文有些着急。
黄丽华说,章站长是个精益求精的人,好几次临上台表演,还叫修改背得烂熟的台词。有一次,她固执己见,章站长眼泪都急得掉下来:怪我不好,作词时没想周到,给你添了麻烦。“有时,我是故意激他。这种方法能强化记忆,迅速记住修改的台词。”
章再文的女儿章丽华来了,抱着5岁的儿子:“你两天不回家,宝宝哭着要外公呢!”
章丽华说,父亲最疼小孩了,可一到演出前,他就“六亲不认”。她也生过父亲的气,可父亲每次演出回来,都模仿起表演现场,逗得她和家人哈哈大笑。
二
章再文53岁,家住白米镇昌桥村,弟兄姐妹6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十三四岁时就挑泥挣工分。爷爷喜欢唱唱说说,生产队开会,社员坐到一起,爷爷兴致上来,就唱一段《岳飞抗金》或《三国》、《水浒》。“父亲虽不会唱,但干起活来,打起号子,抑扬顿挫。”
章再文的三叔、61岁的章士林说,章再文十二三岁时,喜欢跟着他去村部看节目排练,锣鼓放在场边,总要偷偷去敲一下。“大家有空就叫他拉二胡、吹笛子。”村里排演文娱节目,章再文就跟着吹拉弹唱,不计报酬。“有人鼓掌欢笑,我就有种荣誉感。”
17岁那年,母亲去世,家中少了顶梁柱,章再文辍学回家。“充其量,我只能算个初中毕业生。”经邻居介绍,章再文到红旗农场做苦工,每月可挣21元钱和21斤粮票,一大半寄回家。
章再文去农场时,带了爷爷、二叔、三叔说书用的古书。晚上放工回来,拿出五线谱和古典书,仔细揣摩。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学器乐、练嗓子。“在农场时,我读懂了好多古典故事。有空,我也给同事说书,为了吸引大家,尽量说些顺口溜。”
章再文小时候,村里还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不识字,但她凭记性,能说唱好多东西,且都很押韵。乡亲们称之为“劝世文”。村里有人赌博,老奶奶就唱着劝:“赢到想赢多,输掉想赎本,越赎越深,越深越哼。”
老奶奶劝“烟君子”戒烟,就唱:“抽根烟,冒阵烟;不香又不甜,一年抽个袍子钱。”
作者:本报记者 钱宏斌 日期:2008-2-14 15:43:25 字号:〖大 中 小〗
“姜堰有个章再文,说起笑话没得魂,一笑倾倒半个城。”群众用顺口溜这样来描述姜堰市白米镇文化站站长章再文,章再文被誉为活跃在姜堰城乡的“赵本山”。
2004年,他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农民艺术之星”。2006年,他还登上江苏省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了“口到形来,笑倒满座”的方言韵白。
一
好长时间不曾出门,
我家老奶奶在家不安神,
叫我来陪她逛逛兴化城。
现在的兴化是小区,花园洋房成了群,
高楼大厦高有几十层,
街上人挤人,
商店中门靠门,
还开了多少家具城、服装城。
……
1月31日下午2时许,姜堰市白米镇文化站。站长室门关着,里面传来一个背台词的男声。
章再文手拿《魅力兴化城》的脚本:“后天要去兴化演出。”
说着,他又似若有所悟:“不好意思,脚本上有句话,我要先跟搭档交代一下。”
另一间办公室,一个女子踱着步,聚精会神背台词:
今天心情特别舒畅,
陪老头儿上兴化来逛逛。
如今的兴化确实变了样,
交通便利,道路宽畅,
砌的房子是美观时尚,
大街小巷干净漂亮,
体现出了现代城市的形象。
……
“丽华,我读来读去,‘陪老头儿上兴化来逛逛’改成‘陪老头儿上街逛逛’比较好。前面已交代了兴化城,紧接着再说兴化有重复之嫌,也显得拉杂。‘砌的房子是美观时尚,’这句删掉‘是’字更爽口。”
“哎哟,我都背熟了,你又要改。上台打愣不要怪我。”
“你说到哪里去了?干我们这行,只要上台前,都有修改的余地。改顺了,老百姓才容易听懂,才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章再文有些着急。
黄丽华说,章站长是个精益求精的人,好几次临上台表演,还叫修改背得烂熟的台词。有一次,她固执己见,章站长眼泪都急得掉下来:怪我不好,作词时没想周到,给你添了麻烦。“有时,我是故意激他。这种方法能强化记忆,迅速记住修改的台词。”
章再文的女儿章丽华来了,抱着5岁的儿子:“你两天不回家,宝宝哭着要外公呢!”
章丽华说,父亲最疼小孩了,可一到演出前,他就“六亲不认”。她也生过父亲的气,可父亲每次演出回来,都模仿起表演现场,逗得她和家人哈哈大笑。
二
章再文53岁,家住白米镇昌桥村,弟兄姐妹6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十三四岁时就挑泥挣工分。爷爷喜欢唱唱说说,生产队开会,社员坐到一起,爷爷兴致上来,就唱一段《岳飞抗金》或《三国》、《水浒》。“父亲虽不会唱,但干起活来,打起号子,抑扬顿挫。”
章再文的三叔、61岁的章士林说,章再文十二三岁时,喜欢跟着他去村部看节目排练,锣鼓放在场边,总要偷偷去敲一下。“大家有空就叫他拉二胡、吹笛子。”村里排演文娱节目,章再文就跟着吹拉弹唱,不计报酬。“有人鼓掌欢笑,我就有种荣誉感。”
17岁那年,母亲去世,家中少了顶梁柱,章再文辍学回家。“充其量,我只能算个初中毕业生。”经邻居介绍,章再文到红旗农场做苦工,每月可挣21元钱和21斤粮票,一大半寄回家。
章再文去农场时,带了爷爷、二叔、三叔说书用的古书。晚上放工回来,拿出五线谱和古典书,仔细揣摩。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学器乐、练嗓子。“在农场时,我读懂了好多古典故事。有空,我也给同事说书,为了吸引大家,尽量说些顺口溜。”
章再文小时候,村里还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不识字,但她凭记性,能说唱好多东西,且都很押韵。乡亲们称之为“劝世文”。村里有人赌博,老奶奶就唱着劝:“赢到想赢多,输掉想赎本,越赎越深,越深越哼。”
老奶奶劝“烟君子”戒烟,就唱:“抽根烟,冒阵烟;不香又不甜,一年抽个袍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