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是评判炼字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个人对文笔表达效果的敏感度是需要长时间基础和语感的积累才能培养出来的,所以这里没有办法多说什么。前面1,2两点对各种表达的解析已经包含了这个内容,就不多说了。
【误区TIP:堆砌】
“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BY百度(喂)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文艺”“华丽”“细腻”等词开始成为文风的追求标准,于是满大街都开始出现“45度明媚忧伤”。
还是那句话,各种表达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之别。
有的写手(如郭敬明落落等)就是擅长那种细腻温柔的文艺风,所以写出来会打动无数人心。
但是有的人并不适合,却不知为何硬要去学文艺风,最后只能只强行堆砌出看似华丽,实则悲剧的东西。
解释了堆砌的含义,那么什么形式就叫堆砌呢?
答:一段文字看起来很多,实际上有效信息太少。
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困惑:“有效信息?那么我用修辞手法太多了算不算堆砌?”
我建议的衡量标准是:句子有没有过于罗嗦;能否表达清楚;能否打动人心。
下面我们具体看几个例子。(……不幸看到自己中枪的作者请打我[逃])
反面教材例A:
休假里努力连续十四小时以上云雀睡得像死人,夜深,凌晨,骸替他盖上被子,研究室已成狗窝零食热水壶泡面卫生纸说得出都有,骸也感受到自己濒死细胞正缓缓运动,他再不停止工作恐怕细胞全死。骸不知怎的神智模糊跌撞出泳池边,他想躺到日晒椅上睡一下等待恢复,呼吸没有空调的室外清凉,但自己在离目标物尚数步之遥已猝不防倒下。
——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各位有没有觉得很吃力?……反正我承认我是有点吃力。
“读来吃力”其实就是一个判断堆砌的标准。(……作者亲友团会找我麻烦吗)
“濒死细胞缓缓运动”、“细胞全死”——即使是文科生如我也觉得扯淡,更别说笑而不语的理科友人了。生物学概念就不深究了,只是这里,探究到了细致的“细胞也很累”的地步,恐怕不太合适,给人以故弄玄虚之感。
其实整个句子只想表达“工作累了的云雀睡着了,骸帮他盖被子,自己也觉得很累”这种简单的意思——何苦堆砌出一个病句(下面会提到病在何处)。
反面例B:
他的手放在扶手上握紧了又松开像是在努力尝试失忆一类高难度行为但那对人类来说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伤。
解析:对于句子内容是否堆砌,各人各有标准。个人觉得有堆砌之嫌,因为我不认为“握一握扶手就是努力失忆中”- -所以其实是看各人标准的问题。
反面例C:
六道骸那年送的紫色玫瑰最终还是腐烂在了灌木丛里被时光侵蚀地面目全非直至变为养料。朝颜的LOGO安静地躺在阴暗的角落里慢慢褪了色连字迹都变得模糊而难以辨认。记忆一同溃烂在这个白净的城市里随一阵风打马而过捻起来毫无重量。
解析:我个人认为是高端堆砌。就是那种“第一眼不觉得它特别堆砌,读了之后觉得空洞”的感觉。
因为我提炼出的有效信息只有“玫瑰与LOGO都腐烂了,连同记忆一起”——按这么说可以认为是堆砌吧?但是一看下去,还是感觉不太那啥的,能删去的东西也不太多。
所以这种擦边球可以说,也是新手好榜样(喂!你认真的吗!)
为什么呢?
因为写作不外乎是由短写长,所以我觉得新手刚上路,如果走文艺风格,有点堆砌那是很正常的。对于选择了文艺道路的新手,我要提倡的就是写出例B例C这种高端堆砌。
但是写作也有一个由长到短,最后长短自如反朴归真的过程。这是高手需要考虑的事,我们跳过,跳过。
举了三个例子,我觉得好像还没讲清楚- -
一般堆砌的句子会读得很吃力,或者说感觉很别扭——是那种你觉得根本没什么必要再说的东西,他要反复扯上很久这个样子。
同时堆砌的长句也容易出现语病,非常容易。
“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BY百度
最后强调一次百度的总结(喂)
表达效果是评判炼字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个人对文笔表达效果的敏感度是需要长时间基础和语感的积累才能培养出来的,所以这里没有办法多说什么。前面1,2两点对各种表达的解析已经包含了这个内容,就不多说了。
【误区TIP:堆砌】
“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BY百度(喂)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文艺”“华丽”“细腻”等词开始成为文风的追求标准,于是满大街都开始出现“45度明媚忧伤”。
还是那句话,各种表达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之别。
有的写手(如郭敬明落落等)就是擅长那种细腻温柔的文艺风,所以写出来会打动无数人心。
但是有的人并不适合,却不知为何硬要去学文艺风,最后只能只强行堆砌出看似华丽,实则悲剧的东西。
解释了堆砌的含义,那么什么形式就叫堆砌呢?
答:一段文字看起来很多,实际上有效信息太少。
有人可能会觉得很困惑:“有效信息?那么我用修辞手法太多了算不算堆砌?”
我建议的衡量标准是:句子有没有过于罗嗦;能否表达清楚;能否打动人心。
下面我们具体看几个例子。(……不幸看到自己中枪的作者请打我[逃])
反面教材例A:
休假里努力连续十四小时以上云雀睡得像死人,夜深,凌晨,骸替他盖上被子,研究室已成狗窝零食热水壶泡面卫生纸说得出都有,骸也感受到自己濒死细胞正缓缓运动,他再不停止工作恐怕细胞全死。骸不知怎的神智模糊跌撞出泳池边,他想躺到日晒椅上睡一下等待恢复,呼吸没有空调的室外清凉,但自己在离目标物尚数步之遥已猝不防倒下。
——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各位有没有觉得很吃力?……反正我承认我是有点吃力。
“读来吃力”其实就是一个判断堆砌的标准。(……作者亲友团会找我麻烦吗)
“濒死细胞缓缓运动”、“细胞全死”——即使是文科生如我也觉得扯淡,更别说笑而不语的理科友人了。生物学概念就不深究了,只是这里,探究到了细致的“细胞也很累”的地步,恐怕不太合适,给人以故弄玄虚之感。
其实整个句子只想表达“工作累了的云雀睡着了,骸帮他盖被子,自己也觉得很累”这种简单的意思——何苦堆砌出一个病句(下面会提到病在何处)。
反面例B:
他的手放在扶手上握紧了又松开像是在努力尝试失忆一类高难度行为但那对人类来说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伤。
解析:对于句子内容是否堆砌,各人各有标准。个人觉得有堆砌之嫌,因为我不认为“握一握扶手就是努力失忆中”- -所以其实是看各人标准的问题。
反面例C:
六道骸那年送的紫色玫瑰最终还是腐烂在了灌木丛里被时光侵蚀地面目全非直至变为养料。朝颜的LOGO安静地躺在阴暗的角落里慢慢褪了色连字迹都变得模糊而难以辨认。记忆一同溃烂在这个白净的城市里随一阵风打马而过捻起来毫无重量。
解析:我个人认为是高端堆砌。就是那种“第一眼不觉得它特别堆砌,读了之后觉得空洞”的感觉。
因为我提炼出的有效信息只有“玫瑰与LOGO都腐烂了,连同记忆一起”——按这么说可以认为是堆砌吧?但是一看下去,还是感觉不太那啥的,能删去的东西也不太多。
所以这种擦边球可以说,也是新手好榜样(喂!你认真的吗!)
为什么呢?
因为写作不外乎是由短写长,所以我觉得新手刚上路,如果走文艺风格,有点堆砌那是很正常的。对于选择了文艺道路的新手,我要提倡的就是写出例B例C这种高端堆砌。
但是写作也有一个由长到短,最后长短自如反朴归真的过程。这是高手需要考虑的事,我们跳过,跳过。
举了三个例子,我觉得好像还没讲清楚- -
一般堆砌的句子会读得很吃力,或者说感觉很别扭——是那种你觉得根本没什么必要再说的东西,他要反复扯上很久这个样子。
同时堆砌的长句也容易出现语病,非常容易。
“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BY百度
最后强调一次百度的总结(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