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吧 关注:2,329贴子:24,202
  • 6回复贴,共1
闯关东   文 / 沉冗 
 
  
 
 

 
 
历史上,为了谋生,山东、河北人等闯关东,而广东、福建人等下南洋。
闯关东、下南洋的先辈们,既然是闯,必然是冒着风险,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一条充满着悲怆、强悍的历程,是一支拯救生命、延续生命的壮歌!历史上闯关东的人,山东一个省就达2000万人以上。
到了六十年代,我们东海边上的知青闯关东为了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战争,戍边保国;也有人说是为了结束文化大革命,“流放”造反的红卫兵,去磨练、再教育。

在我妻子的心里,关东——那个遥远、寒冷而荒凉的地方,不是人待之处,要不然,去了一批又一批的知青都跑回来了。
她问我:“如果那地方好,你不在那里扎根?挣扎着回来干什么?”
我很难解释,只是尴尬地笑笑,“到时候,你去看了就明白了。”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向她求婚。
她问我:“你能不能调回来?”
我难堪地回答:“很难!要是我回不来,你能去吗?”
她一脸惊恐的神色,好象在告诉我:你自己都在那里受苦,还把我带入那个苦难的深渊?这难怪她,也为难她。我们这些知青一般人在关东熬了几年,短的就几天,到了那里转身就逃回来了,连户口都不要了,更有甚者,为了逃避此劫而装疯卖傻。
我却在关东闯荡了十二年!
有人觉得我犯傻,也有人佩服我,我也在佩服自己。
 



1楼2008-02-17 09:27回复
    《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


    2楼2008-02-17 09:28
    回复
      2025-05-29 02:02:41
      广告
      《闯关东》统领影视宽频网
      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山东人居绝大多数,先后有2000万山东人相继踏上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关东大地。这种历史罕见,规模巨大的移民现象,被称之为“闯关东”


      3楼2008-02-17 09:30
      回复
        2008-02-01闯关东掌门人:乒乓羽毛球 标签:闯关东 历史 电视剧
        清末由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官府的横征暴敛,灾害连年,一批又一批山东及“关内”的百姓为了生存和发展,背井离乡,冲破“禁区”,跨过山海关,用辛勤的血汗甚至生命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闯关东”、“大开发”,终于造就了今日富饶美丽的东北大地


        4楼2008-02-17 09:31
        回复
          自明代以后,东北地区又有了一个新名称,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关东〃。此称之义,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一第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关东。又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关东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7楼2008-02-17 09:33
          回复
            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当时关东为伪满洲国,是日本人的地界。这里虽然工作机会比较多,但是,这里的工作条件和危险性也是可想而知的。一个“闯”字突出了这条路线的艰辛


            9楼2008-02-17 09:34
            回复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仅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雍正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闯关东-山东人-清代分三个时期:(1)、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2)、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 策。(3)、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 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 1860)正式开禁放垦。


              10楼2008-02-17 1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