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 文 / 沉冗
历史上,为了谋生,山东、河北人等闯关东,而广东、福建人等下南洋。
闯关东、下南洋的先辈们,既然是闯,必然是冒着风险,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一条充满着悲怆、强悍的历程,是一支拯救生命、延续生命的壮歌!历史上闯关东的人,山东一个省就达2000万人以上。
到了六十年代,我们东海边上的知青闯关东为了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战争,戍边保国;也有人说是为了结束文化大革命,“流放”造反的红卫兵,去磨练、再教育。
一
在我妻子的心里,关东——那个遥远、寒冷而荒凉的地方,不是人待之处,要不然,去了一批又一批的知青都跑回来了。
她问我:“如果那地方好,你不在那里扎根?挣扎着回来干什么?”
我很难解释,只是尴尬地笑笑,“到时候,你去看了就明白了。”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向她求婚。
她问我:“你能不能调回来?”
我难堪地回答:“很难!要是我回不来,你能去吗?”
她一脸惊恐的神色,好象在告诉我:你自己都在那里受苦,还把我带入那个苦难的深渊?这难怪她,也为难她。我们这些知青一般人在关东熬了几年,短的就几天,到了那里转身就逃回来了,连户口都不要了,更有甚者,为了逃避此劫而装疯卖傻。
我却在关东闯荡了十二年!
有人觉得我犯傻,也有人佩服我,我也在佩服自己。
历史上,为了谋生,山东、河北人等闯关东,而广东、福建人等下南洋。
闯关东、下南洋的先辈们,既然是闯,必然是冒着风险,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一条充满着悲怆、强悍的历程,是一支拯救生命、延续生命的壮歌!历史上闯关东的人,山东一个省就达2000万人以上。
到了六十年代,我们东海边上的知青闯关东为了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战争,戍边保国;也有人说是为了结束文化大革命,“流放”造反的红卫兵,去磨练、再教育。
一
在我妻子的心里,关东——那个遥远、寒冷而荒凉的地方,不是人待之处,要不然,去了一批又一批的知青都跑回来了。
她问我:“如果那地方好,你不在那里扎根?挣扎着回来干什么?”
我很难解释,只是尴尬地笑笑,“到时候,你去看了就明白了。”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向她求婚。
她问我:“你能不能调回来?”
我难堪地回答:“很难!要是我回不来,你能去吗?”
她一脸惊恐的神色,好象在告诉我:你自己都在那里受苦,还把我带入那个苦难的深渊?这难怪她,也为难她。我们这些知青一般人在关东熬了几年,短的就几天,到了那里转身就逃回来了,连户口都不要了,更有甚者,为了逃避此劫而装疯卖傻。
我却在关东闯荡了十二年!
有人觉得我犯傻,也有人佩服我,我也在佩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