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的规划路线
旅途中晒伤的双腿
骑行途中的老廖(前)和老刘
红网岳塘区站8月14日讯(分站记者 胡飞云 通讯员 许慧)骑上自行车,拉上志同道合的好友,来一段说走就走的出游,这对大多数人是一件浪漫的事,但连续一个多月的骑行游历,就未必还是一种享受。然而,今年64岁的老廖,面对这样的长途跋涉却自得其乐。
老廖目前家住湘潭市岳塘区,8月11日中午,他刚刚和65岁的好友老刘结束了连续34天,共3974公里的骑行游历。这次游历他们途径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江西,在自己的长途骑行征程上又获得了一枚新“勋章”。
充实生活,结缘骑行
8月13日,在和老廖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实,老廖和骑行这件事结缘时间并不长。
“我在北京的时候,就看见有很多人参与骑行活动,里面有年轻人也有年纪比较大的,就觉得退休后做点这样的活动,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又可以充实生活,挺好的。”带着这样的想法,2011年5月老廖从北京的工作单位退休后,就买了一辆美利达山地自行车,跟着北京的骑行爱好者们参加了一些活动。
“后来湘潭的朋友知道我对骑行比较感兴趣,就告诉我他们在湘潭加入了一个骑行组织,叫我回来和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带着对退休后生活的憧憬,2012年1月老廖和妻子回到了故乡湘潭,并千里迢迢将自己的“坐骑”也运到了回来。
“没想到,后来我们那一帮人就只有我把骑行坚持了下来。”回到湘潭后,老廖加入了“天鹰俱乐部”,这是湘潭一个比较有名的骑行组织。加入这个俱乐部后,只要天气允许,老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参加夜骑50公里,每个周末骑行80到100公里的活动。
老当益壮,坚持不懈
尽管老廖的年龄在这个俱乐部里排行第二“老”,接触骑行的时间也不长,但他的骑行成绩却让人不能小觑。
2012年老廖从凤凰出发,用6天时间,骑行840公里,到达张家界;2013年5月老廖又骑行1100多公里用5天时间,从湘潭到达桂林;2013年6月底,老廖从丽江出发,用时20多天,骑行1800多公里到达西藏拉萨。
今年的这次骑行,老廖从5月份就开始策划,因某些原因,直到7月8日他才和朋友老刘踏上征程。
由于出行时间正值酷暑,一路上他们备受炎热和暴雨的洗礼,“为了避免天气因素,我们一般早晨4点就开始骑,到中午12点左右就找吃饭和住的地方进行调整休息。”旅途中,他们有过懊恼,有过中暑,还被晒伤过,但老廖说,他们从来没想过放弃。
骑行的过程也是享受沿途风景的时光。老廖每天都会拍些沿途的美景发微信,向关心自己的朋友实况报道当天的行程。“一般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和家人通电话,发微信。微信一发出去,就会有很多人给我们点赞、加油,非常受鼓舞。”老廖说,这一次他和老刘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除了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网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低碳出行,收获满满
说起这34天来的花费,老廖说出的数字让我们很惊讶。
行程中,花费最多的是食宿,但在老廖的描述中,他们吃的最贵的一餐也不超过40元,住的最贵的旅店一晚花过158元,最便宜的有一个人20元的。“我们两个人平均每天一共不超过100元,整个算下来还不到3400元。”在老廖看来,骑行是一项环保、低碳的运动,这样的运动除了带来健康和快乐,几乎不会有其他坏处。
“我以前有高血压、高血脂,还有腰椎盘突出,自从接触骑行后,这些病症都有了很好的改观。”为此,老廖也经常向身边的人推介骑行运动,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骑行是现在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老廖有个想法,他希望以后每年都规划一次这样的自主远途骑行,把祖国的大好山河看个够,直到自己70岁的时候还可以尽情地享受骑行。
“明年9月我和老刘想去沿海城市转转,再次迎接这自由、潇洒的旅程。”和我们说这些话时,老廖的眼睛看着远方,他面容上的微笑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

旅途中晒伤的双腿

骑行途中的老廖(前)和老刘
红网岳塘区站8月14日讯(分站记者 胡飞云 通讯员 许慧)骑上自行车,拉上志同道合的好友,来一段说走就走的出游,这对大多数人是一件浪漫的事,但连续一个多月的骑行游历,就未必还是一种享受。然而,今年64岁的老廖,面对这样的长途跋涉却自得其乐。
老廖目前家住湘潭市岳塘区,8月11日中午,他刚刚和65岁的好友老刘结束了连续34天,共3974公里的骑行游历。这次游历他们途径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江西,在自己的长途骑行征程上又获得了一枚新“勋章”。
充实生活,结缘骑行
8月13日,在和老廖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实,老廖和骑行这件事结缘时间并不长。
“我在北京的时候,就看见有很多人参与骑行活动,里面有年轻人也有年纪比较大的,就觉得退休后做点这样的活动,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又可以充实生活,挺好的。”带着这样的想法,2011年5月老廖从北京的工作单位退休后,就买了一辆美利达山地自行车,跟着北京的骑行爱好者们参加了一些活动。
“后来湘潭的朋友知道我对骑行比较感兴趣,就告诉我他们在湘潭加入了一个骑行组织,叫我回来和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带着对退休后生活的憧憬,2012年1月老廖和妻子回到了故乡湘潭,并千里迢迢将自己的“坐骑”也运到了回来。
“没想到,后来我们那一帮人就只有我把骑行坚持了下来。”回到湘潭后,老廖加入了“天鹰俱乐部”,这是湘潭一个比较有名的骑行组织。加入这个俱乐部后,只要天气允许,老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参加夜骑50公里,每个周末骑行80到100公里的活动。
老当益壮,坚持不懈
尽管老廖的年龄在这个俱乐部里排行第二“老”,接触骑行的时间也不长,但他的骑行成绩却让人不能小觑。
2012年老廖从凤凰出发,用6天时间,骑行840公里,到达张家界;2013年5月老廖又骑行1100多公里用5天时间,从湘潭到达桂林;2013年6月底,老廖从丽江出发,用时20多天,骑行1800多公里到达西藏拉萨。
今年的这次骑行,老廖从5月份就开始策划,因某些原因,直到7月8日他才和朋友老刘踏上征程。
由于出行时间正值酷暑,一路上他们备受炎热和暴雨的洗礼,“为了避免天气因素,我们一般早晨4点就开始骑,到中午12点左右就找吃饭和住的地方进行调整休息。”旅途中,他们有过懊恼,有过中暑,还被晒伤过,但老廖说,他们从来没想过放弃。
骑行的过程也是享受沿途风景的时光。老廖每天都会拍些沿途的美景发微信,向关心自己的朋友实况报道当天的行程。“一般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和家人通电话,发微信。微信一发出去,就会有很多人给我们点赞、加油,非常受鼓舞。”老廖说,这一次他和老刘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除了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网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低碳出行,收获满满
说起这34天来的花费,老廖说出的数字让我们很惊讶。
行程中,花费最多的是食宿,但在老廖的描述中,他们吃的最贵的一餐也不超过40元,住的最贵的旅店一晚花过158元,最便宜的有一个人20元的。“我们两个人平均每天一共不超过100元,整个算下来还不到3400元。”在老廖看来,骑行是一项环保、低碳的运动,这样的运动除了带来健康和快乐,几乎不会有其他坏处。
“我以前有高血压、高血脂,还有腰椎盘突出,自从接触骑行后,这些病症都有了很好的改观。”为此,老廖也经常向身边的人推介骑行运动,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骑行是现在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老廖有个想法,他希望以后每年都规划一次这样的自主远途骑行,把祖国的大好山河看个够,直到自己70岁的时候还可以尽情地享受骑行。
“明年9月我和老刘想去沿海城市转转,再次迎接这自由、潇洒的旅程。”和我们说这些话时,老廖的眼睛看着远方,他面容上的微笑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