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备考复习分段规划》之【2014.12.1—2015.2.28】(3个月)二轮提升
*此阶段学习原则*
二轮复习是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拓展,有了一轮复习的基础,才可以对各个知识模块进行深入研究。这个模块的学习主要是针对考试中那些提高题来进行的,比如历年的压轴题,包括选择,填空压轴题,数学,物理的压轴大题等等。同时在这一轮复习中,不可忽略的就是回头复习。二轮提高不仅仅代表着对难题压轴题的解题能力的提高,更是整体能力的提高,所以必须要留一定的时间来查缺补漏,看看自己一轮复习的时候有没有落下什么知识点,及时巩固,基础题很熟练,压轴题也能做出来一部分,这样才能实现全卷的高分。
*学习任务*:
如今很快就迎来了12月份,当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阶段到时候,一轮所有知识的复习已经告以段落,可以说高考复习最繁重最艰难的任务即将结束了,现在就到了整合知识和收拾残局的时候了。按任务的计划来推算的话,可能现在大部分学校一轮复习还没有彻底结束,我们可能稍稍领先了一两个月,这段时间的落差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提前适应和准备的机会。
在二轮复习中,得到最大提高的当属数学和理综,而再分细一点主要就是数学和物理这两科。纵观往年的高考试卷的整体难度分布,压轴难题大部分都集中在了数学和理综试卷的物理单科上(凡事都无绝对,我不否认某一年理综化学或者生物突然变得很难,当然,不考理综的省份那就更另当别论了,在这里谈的只能是通常情况),所以在这个阶段应该重点照顾数学和物理,在我们安徽至少我是深有体会,如果你化学生物的成绩中等的话(化生有偏科的就不说了),一张理综试卷如果物理单科可以解决的很快很好,这张理综卷一般来说能考到二百五六十分。物理大题特别是压轴题不是一般的费时费力,所以如果物理过硬的话,做理综卷会很准也很快。所以要明确这个阶段复习的侧重点,要想突破瓶颈,无疑要解决掉每次考试的数学物理的压轴题,化学和生物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做做提高点的资料也是很有好处的。
至于学习资料的选取,每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这个毕竟也不好说。不过至少各科的《试题调研》我还是坚持做下来了的。《试题调研》上的很多题目的难度丝毫不弱于压轴题,可以说整体的难度还是很高的。另外做完《试题调研》如果还有空余时间的话,我给自己选择了数学和物理的奥赛教材,化学生物就没选什么特难的资料(如果有的同学目前实力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个人觉得试题调研就足够折腾的了,做资料切忌贪多,不管你现在使用的是什么参考书,彻底完成了再去做别的资料。)资料书的选取,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准确的尺码标准,一套资料书,既然能上市,一定也是经过了很多老师的协助才出版出来的,整体来说真的不好判断哪本比哪本强上多少。而资料书我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整体性。一套资料书,一定有它自己的复习体系,也就是说各个知识点的分配基本上都是很合理的,可能很少会有哪一本资料书只讲解这一个知识点而忽略了那一个知识点(专题书籍除外,比如《龙门专题》的函数专题,或者数列专题,它不是整体的复习资料,在这里不说),所以说做资料一定要注重完整性,你才能有机会把整个高考的知识点一网打尽。如果这本资料书做几页,那本资料书看几面,也许两本资料都很棒,但是你如此一来不能够完整的根据它们自己的复习体系训练各个知识点,效果可能还不如只看一本书。我所说的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就是这个意思。反正说来说去都是这么回事,任何一本资料做透了你都会收获很多。它的选取主要是看你自己个人的喜好了,不过鉴于二轮复习的特点,选取资料的时候力求难度稍大一点,不然就和一轮复习没什么两样了。喜欢《5.3》的孩子也可以彻底的征服《5.3》了,我买书的时候翻看了一下,里面很多的综合性很强的题目,难度也不小,正适合二轮复习练手。
同时在这一阶段不能忽视的依然是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以为终于熬过了一轮复习就万事大吉再也不用看那些基础知识了。相信我,总会有你遗忘的知识点,特别是化学生物,这一点尤为重要。一轮复习所做的题目和资料完全可以重新温习一遍,当初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能做无用功,不能白白的就让它忘了。我曾经说过2013年的《试题调研》我依然留着,结合今年的《试题调研》(《试题调研》的时效性很强,所以两年的《试题调研》却基本上没有相同的题目),相当于每一期《试题调研》我都做了两本,到现在加起来一共有40多本(目前共5期),每一本都反反复复做了4遍左右,一遍遍做过,再重新做一遍的时候,速度会越来越快,第4遍的时候我每一期只用了2天左右就能一题不漏的从头做到尾(每天数理化生都会一起做)。面对上面的每一种题型,我基本上都能条件反射式的瞬间反应过来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很快速也很准确。这只是举一个例子,不管你做的是什么资料,反复的掌握上面的知识点,对你来说在考场上应考的好处是极大地。(关于这种做法的好处,我在前一期《2014高考备考复习分段规划》之【2014.9.1—2014.11.30】(3个月)一轮基础详细说过,可以回头找找再看看。)记住,熟能生巧。所以个人建议把这一段的复习时间分成两段,白天保持足够的精力冲刺难题,提升解题能力。晚自习或者晚上回家,累了一天,就做些省力气的工作,比如回头复习复习基础知识,这样坚持下来,基础不丢分,压轴题能得分,自然就达到了全卷的高分。
我觉得还有必要再说一点,很多同学对待难题的态度不够耐心,难题做了几分钟做不出来就往一边一丢,有时候还会安慰自己,反正高考不会那么巧,正好就考这一题。实际上,一些稍难点的题目对我们水平的锻炼还是很有好处的。面对一题你并不会做的题目,你的本能反应便是想方设法把它做出来,一种,两种,三种。。。你会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模块的知识尝试去解决这一题,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尝试使用的那些知识,已经算是对你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反复的复习和运用了,很多时候你思考的越久,你脑子中调用的信息量就越大,你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就会越多,最终如果通过思考解决了这一题,你会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甚至慢慢培养会具备更宽广的思维。如果还是没能解决这一题,就可以看答案或者问别人了,但在这个不断思考尝试的过程中,是你运用自己知识解决问题的表现。被那些难题刺激的越多,你就会思考的越多,你自己的那些知识就会掌握,运用的越灵活。这是一种变相的复习巩固。所以,不要惧怕那些难题,大不了做不出来看答案就是喽,多想想多尝试尝试,没准你就真解出来了,相信那个时候你会有种很强的快感。
还要强调的一点,这个时间段包括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寒假。一般来说假期会有一周到两周左右,各个学校不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难得的契机——提前做理综的机会。一般来说学校在寒假前是不会大量练习理综的(当然有例外的学校),所以建议在寒假期间自己提前做一些理综试卷,反正你一轮复习已经提前学校一两个月结束了,所有的知识都已复习完必,又做了少量的提高训练,此时不练综合,更待何时?这样等到学校开始铺天盖地练理综的时候,你已经热身完毕,对接先来的综合复习也会得心应手。可以不做多,重点是要熟悉做理综的感觉。我觉得没必要拼了命贪多,毕竟到了后期做的试卷基本上都是理综了,多得让你做不完。而在这个阶段主要还是把单科复习好。相信我,如果你的单科足够好,理综一定不会有太大问题。你在一套理综试卷上得到的知识,远远没有你做一套单科综合卷得到的多,所以,现在做理综只是为了适应。主要能力的提升,还是得单科分开来好好复习。坦然说,理综的分数一般会低于你单科的总分,这属于正常现象,所以不必太惊慌。单科很好,理综不见得也会一般好,但单科不好,理综是一定考不好的。所以,提前做少量的理综试卷找找感觉,可以3天做一张等等,不至于到后来手足无措。
至于英语的学习,我不多说,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了,我一直都是背《新概念》然后每一篇要求舌尖反应。《新概念》综合了单词(新2新3囊括了6级英语的单词,所以对付高考还是够用的),词组,语法,句型,如果连配套课文朗读一起练的话,还可以学习口语和听力。所以如果真的能掌握了之后,单选(主要考语法),完型(主要考词组,语法),阅读理解(主要考单词,词组,句型),作文(主要考句型)等一系列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一直都在背诵在复习,也没有别的方法了。见过别人说的一些方法,但毕竟自己没尝试过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所以也不敢轻易和你们说。你们另择高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