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丫头吧 关注:221贴子:20,692
  • 5回复贴,共1


1楼2008-02-14 14:09回复
    【相声瓦舍】是台湾唯一以创作相声及相声剧的舞台剧团,剧团的定位独特及创作风格明确,作品量丰富、表演形式活泼年轻,市场上尚无竞争对手。 
    特 色~ 
    剧场表演原音重现,不同于录音室制作而成的节目。所有的演出都是LIVE纪实,包含现场的观众笑声、掌声都是共鸣,都是真情流露。所有的内容都是全新的创作,取材自现代人的生活中,与生活结合,以其剧团一贯的创作风格"藉古讽今",拉近相声与现代人的距离,把相声说出博物馆,他们的努力充分地在展演时一票难求的盛况得到回响。


    2楼2008-02-14 14:15
    回复
      2025-05-29 02:08:36
      广告
      “相声瓦舍”之名算来已有14年的历史。1988年,还在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修编剧的冯翊纲及其学弟宋少卿等人,出于对相声的爱好,经常在戏剧系的中庭表演,而兄弟院系的学生则带着便当边吃边看。对中华文化兴趣浓厚的冯翊纲,便从百戏兴旺的宋代为这项活动找到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相声瓦舍”。 
      1993年,冯宋二人开始携手闯荡江湖,1996年,“相声瓦舍”正式登记为戏剧表演艺术团体。从此,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相声作品不仅换来了观众的笑声,也极大地提高了瓦舍的知名度。 
      在人们的印象中,相声都是一左一右,一捧一逗,段子与段子互不关联。而以创新为鲜明特色的瓦舍的创作,却常常打破传统相声时间和人数的限制,题材、内容、风格也完全超越传统认知。在剧场里看瓦舍的演出,两个段子需要100分钟,而观众竟可以从头笑到尾。而在流行歌曲占尽风骚的台湾音像市场,“相声瓦舍”的作品却打入排行榜前四名。可见,这种“犯规”已经得到了肯定与认同。 
      瓦舍的魅力不仅迷住了观众,更吸引了有志于相声创作与表演的同道者。不断有新人加入的瓦舍,原先的排练厅如今已放满了电脑,而排练场只好迁到冯团长家的客厅。在这里,他们是三国的张飞、是大唐的马屁精、是明代的状元…… 
      在三所大学兼教创作理论及艺术欣赏等课的冯翊纲是艺术硕士,同时他还出版了《相声世界走透透》及几本散文、小说集。而他的搭档宋少卿也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在相声世界里摸索前行的冯宋二人,又拜大陆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为师。也许无须太久,人们便可以看到师徒合作的关于中国相声的专著。


      3楼2008-02-14 14:17
      回复
        相声说垮鬼子们(1997) 
        张飞要出来了,别害怕!(1997) 
        状元仿真考(1998) 
        谁唬咙我?(1999) 
        哈戏族(1999) 
        大唐马屁精(1999) 
        他怎么那么红(2001) 
        并不太熟(2001) 
        东厂仅一位(2001) 
        蠢嗄揪疼(2002) 
        笑神来了谁知道?(2002) 
        影剧六村(2002) 
        消失的931(2003) 
        大寡妇豆棚(2003) 
        小华小明在偷看(2004) 
        记得当时那个小(2004) 
        蒋先生,你干什么(2005) 
        上次,这次,下次(2006) 
        第十九届新春贺岁联欢晚会(2007)
        邓力军(2007)


        4楼2008-02-14 14:20
        回复
          5楼2008-02-14 14:42
          回复
            东厂仅一位

            全:http://v.youku.com/v_playlist/cj00f942455o9p8.html

            蒋先生,你干什么

            全:http://v.youku.com/v_playlist/cj00f942455o9p0.html

            记得当时那个小

            全:http://v.youku.com/v_playlist/cj00f942455o9p9.html

            上次,这次,下次

            全:http://v.youku.com/v_playlist/cj00f942455o9p10.html


            6楼2008-02-14 18: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