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努力征服偏见吧 关注:10贴子:2,222
  • 18回复贴,共1

【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门在外没带作业?没关系! 写在这上面就行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17 08:29回复
    〔红楼梦〕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17 08:30
    回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最喜:晴雯、探春、平儿。
      最怜:尤二姐、金钏。
      最恶:贾赦。
      又爱又恨:王熙凤。为人精打细算,待人刻薄,但怀抱女儿巧姐时流露的怜爱也足以证明再强大的女人也有柔情的一面。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握紧自己拥有的一切,这并没有错。更不愿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男人,在对付“情敌”上,她足够装腔作势,“借刀杀人”的戏码着实惹人生恨。如果生活在现代,她则将典型的小市民形象刻画得十足。
      《红楼梦》赐予了书中百分之九十的男人一个共通的特点:好色,喜美女。其余百分之十的男人属和尚与道士。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17 08:34
      收起回复
        都是在贴吧找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17 08:34
        回复
          11.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更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倒不如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让人爱慕,谢时则更添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黛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8-17 08:37
          回复
            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妙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17 08:38
            回复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17 08:46
              回复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8-17 08:48
                回复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17 08:49
                  回复
                    黛玉是曹雪芹以血为墨塑造的一个经典人物,她冰清玉洁,纤尘不染;她柔情似水,我见犹怜;她聪慧灵秀,如诗如梦……在一些挚爱她的人看来,她是脱俗的仙子,独一无二,不可方物,连小小的触碰,都有可能成为一次亵渎。然而,这样的赞美却让我平添了一丝儿失望:倘若她如此孤傲、遥远,反而失去了贴心的那份温暖……
                    其实,曹雪芹并没有把黛玉描写成一个缥缈的影子,相反,他巧妙地让黛玉一点点丰满,一点点生动,一点点贴近了我们的心……
                    黛玉是众多美好的女性中特殊的一个,却也是平凡的一个,曹雪芹不止一次地把她与那些遥远的美相接,留待读者由远而近、由深而浅地解读她……
                    曾经,曹雪芹通过宝玉之眼,给予黛玉一个极高的评价:病如西子胜三分。西子的捧心皱眉,惹人怜爱,而黛玉,把这种美完美地升华了,无论是书里的宝玉,还是书外的读者,都会有相同的感触:捧心西子,如在目前!是的,黛玉就是西子的影子,既被美化过,又没有雕琢的痕迹!
                    曾经,曹雪芹用“咏絮才”点出了黛玉那脱俗、秀逸的才情,那是把她比作了谢道韫。我想,才女之所以多被冠以“才貌双全”,未必来自什么“夭桃秾李”“月貌花庞”,而是来自骨子里的诗的气质,有气质的女子才是真正的美女!
                    曾经,曹雪芹给黛玉冠以“世外仙姝寂寞林”的美称,留给读者一缕缕清幽的香气,是梅香,是书香,抑或是她那罗裙水袖中掩不住的体香。“月明林下美人来”,这个传说离我们很遥远,然而,当黛玉的一痕秋波、一抹浅笑、一点暖香在字里行间活起来时,我们发现,原来现实和梦幻的距离,可以如此贴近!
                    曾经,曹雪芹以空灵的笔墨,一点点描绘出一道纤瘦的身影,落花纷飞,她迈着优雅的步伐缓缓行走在小道上,轻轻拾取花瓣。于是,赵飞燕那曼妙的舞姿,在纸上重现了。我想把她捧在手心,永远留住掌心的温度,永远,永远……
                    随着情节的流动,曹雪芹一次又一次地让黛玉与无数美好的女子重叠,而后升华,这是诗的极致,画的极致,美的极致……或许,黛玉是艺术的化身,源于她们,高于她们。正是因为如此,黛玉才能成为贴近心灵的那一片温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17 08:56
                    收起回复
                      红楼看到后来,才发觉有多沉重。起先,只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被其中的琳琅满目掩盖了暗流的情愫,直至黛玉香消玉殒,宝玉痛哭流涕时,才真正让人明白,我们忽视了某份情谊的分量,至少没有想到会那么重……
                      自看过池莉的《心比身先老》后常念着那句话:“我们既保证不了自己,也信赖不了他人。”这句话仔细想来,是很有理的。不是谁太过悲观,才有这样的念头,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就有人在这样践行着。所以,宝黛的爱情才如此让人嫉羡。
                      黛玉闻听有人说宝玉与他人订了亲,她不去向谁问个究竟,而是自此糟践起自己的身体,以致卧床不起。是啊,有人会想,黛玉何必这样使小性子,问明白不就行了么!可是却没想到,感情怎可是施舍来的!林妹妹敏感的心思,少有人解。话说就在黛玉奄奄一息时,偶听得小丫鬟议论,宝玉并未与什么人定下亲,只是老太太心里已有人选,就是大观园内的女孩,是要亲上做亲的,想必就是自己,心里顿时有了生的欲望,病也奇迹般的好了。众人奇怪于黛玉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都不解其意。他们哪里知道,心病还须心药医!心中有郁结,吃再多的人参鹿茸都是徒劳。
                      宝玉醒时黛玉病,黛玉好时宝玉痴。就这样,一病一痴间,竟没能表明心迹。此时,贾府的老爷太太们,却为宝黛这病寻了条冲喜的路。生活中永远不乏这类一厢情愿的好人,看似是在救人,而事实上已将病者推向死亡。是的,这正是上面所说,他们忽视了某份情谊的分量,才会有如此愚蠢的做法。
                      众人在凤姐等人的阴谋下秘密张罗着“喜事”,黛玉却从傻大姐处得知了宝玉要娶宝钗。哀莫大于心死,心既已死,身体便颓然倒下,这次真的要了林妹妹的性命。不客气的说,就是平日叫她心头肉的外婆谋杀了苦命颦儿。黛玉在宝玉娶亲的锣鼓声中死去,羽化之凄然实令人不忍。而更让人恻然的是,宝玉在明白他与黛玉生死相隔的一刹那,泪如泉涌,哭喊得声嘶力竭,然斯人已逝,再不能回来……
                      看到宝玉发疯,贾母王夫人这才心疼起来,一个个也像被尖刀剜了心一样。看到此处,心下却有种报复后的痛快!看吧,这就是你们自以为是的结果!
                      而后宝玉跪守在紫鹃的门口,苦苦哀求她告知黛玉死前所说所做。我忽而感受到了人常说的那句“容我自私一回,先你而去”所包含的凄苦之意,活着的人实难承受……
                      曾有学者分析,黛玉遇见宝玉是一幸,而非不幸。或许林妹妹自己都不完全知道她存在的价值,而宝玉却懂得,并惜而敬之,每每欣赏得出神。可如何来衡量这幸与不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17 08:58
                      收起回复
                        (实践报告)


                        12楼2014-08-23 21:54
                        回复
                          面对社区的中老年人的求知热情,居委会主动给社区提供了一间阅览室。阅览室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类书籍、报刊满足了社区中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的愿望。同时,我们协助居委会举办法律讲座,加强法制宣传,让xx社区的居民不仅知法、懂法,更学会如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14楼2014-08-23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