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吧 关注:85,154贴子:1,182,235

回复:【相对论验证实验系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实际情况是这样碰上与没有碰上都没有关系,在加速器内99%以上是碰不上!碰上仅仅不到1%.
266楼的问题:按经典力学的速度叠加应该是2c........(1)
............按相对论的速度叠加计算,应该是c......(2)

(1),(2)谁对?我认为应该听实验的.还是实验说了算.


267楼2008-02-22 20:38
回复
    回复269楼:就是这个意思!


    271楼2008-02-22 21:47
    回复
      有些说法也不全没理,由于结果在先,理论在后,怎么说都无所谓.怎么说都可以有理.

      问题在于:只能解释现有结果的理论没什么价值,更何况有些理论连现有实验都不能解释!

      相对论是1905年提出的,对碰机是上世纪后期提出的.它的设计思想居然是近100年前提出的理论,这就是这个理论的价值.

      任何人都可以批评这个理论.但是,在批评这个理论的同时,你提出的新理论是否就比相对论好?相对论预言过的实验,你的理论现在能解释吗?例如直线加速器,对碰机,又例如本楼列举的很多实验.更不用说预言新现象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让读者信谁的?

      这个楼就讲实验验证,其它问题可以在别的楼讨论.


      272楼2008-02-22 21:48
      回复
        273楼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


        274楼2008-02-22 22:08
        回复
          275楼想法是很好的,问题是这个实验如何做?或者引用别人已有的实验结果也成.

          两束光反射后,就相当于对碰机.在北京的对碰机上粒子的速度已经达到光速的0.99倍.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相对速度依然小于光速.这方面的实验数据实在太多了.本楼列举了这类实验.有关的数据可以在当年的物理文摘上查到.


          277楼2008-02-23 09:51
          回复
            279,280楼涉及的是如何定义相对速度问题.当两个粒子都运动时,牛顿力学的定义在低速时与实验符合的很好.这里好是指概念清楚,用于其它地方,例如用于两粒子总动能的计算,也十分方便.

            当两粒子都作高速运动时,如何定义相对运动?定义本来就是人为规定,只要与实验符合就行,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也不便说它错.

            当我们用这些定义去计算两粒子的动能时,是否允许用自己给出的相对速度的定义?这是定义的进一步应用,就引起对错问题了.
            相对论说:行!因为实验与计算结果一致
            牛顿力学只能说:不行.因为实验与计算结果不同.

            与对碰机有关的实验就要回答这个问题.


            281楼2008-02-23 12:08
            回复
              到目前为止,速度(对地面)最大的中国人大概就是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先生,就算你把最近探月的嫦娥女士也计算在内,她们的速度最多也就是每秒几十公里,与μ子速度还是没法比.即使请她们出山帮忙,也不解决问题,更何况你还不见得能把人家请出来!

              难道相对论吧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大敌当前>,我们先把牛顿,爱因斯坦谁对谁错放在一边,共同解决当前的大问题:如何测量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寿命?


              292楼2008-02-24 07:39
              回复
                实验发现:在太空中,μ子(及其它寿命短的粒子)的数量并不多,产生μ子的原因是宇宙射线中的高能质子与大气层边缘的原子核发生碰撞.由于这些高能质子的能量并不相同,它打到的原子核也不见得一样,因此产生的μ子(或其它粒子)的速度并不相同,相应的寿命也不一样.其后果是:导致测量微观粒子寿命更加困难.

                即使你能建造接近光速的飞船,难道真能建造速度各式各样,且十分接近光速的飞船?不可能吧!

                看你怎么测μ子(或其它粒子)的寿命!


                293楼2008-02-24 11:52
                回复
                  目前能在实验手册上查到的数据是:μ子的(固有)寿命约为T=2.2微秒(10的负6次方秒). 质量为电子质量的207倍.其它粒子的质量与寿命(如果需要)可以在有关手册上查到.比较起来μ子的寿命算是长的!这是微观物理的实验数据.

                  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一个方法,能把这些微观粒子的寿命测出来!这个方法不仅仅对μ子适用,对其它粒子也适用.

                  方法可以自己提出,可以用经典力学的,也可以用相对论的,随便!能说明事实就行.谁说明的事实多谁有理.人家的理论能说明,我的不能说明,只能说:我的理论不如人家的好.这就是我对待不同理论的态度,这应该没有问题吧.


                  296楼2008-02-24 13:39
                  回复
                    回复297楼: 
                    物质作用论先生:谢谢您的邀请.现在忙不过来,等这个楼发足30个实验后我再到其它楼讨论问题.谢谢!


                    299楼2008-02-24 15:55
                    回复
                      特古力先生:我的科研方向并不是相对论方向,自认对相对论采取一个中立态度,不迷信也不反对.我也不管什么哲学观点,就是相信实验.谁能说明实验多,我相信谁.

                      还是回到我们的问题:现在实验事实摆在面前,如果硬要说没那么回事,那不对!想办法解决问题才对.哪怕解决得不太好,也总比不敢碰强!


                      300楼2008-02-24 16:02
                      回复
                        E=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是不能动的.否则,更乱了.
                        实在想动得这样动:E'=F'/q,其中E'是什么,F'是什么,另加说明.例如E'就是305楼的右边(去掉q),F'就是305楼的左边等.

                        还是回到咱们关于微观粒子寿命问题的讨论.站在μ子的立场说话,它为什么死亡?原因是:

                        .....μ子变成e(电子)+2(个)ν(中微子)......(1)

                        设想在我们关心的范围内没有电子,于是我们可以说:测量到几个电子,就等于死了几个μ子.

                        假设原来(t=0)时刻有No个μ子,在t时刻只剩下N(t)个,则N(t)与No满足

                        ........N(t)=NoEXP(-t/T)...EXP表示e的(-t/T)次方.....(2)

                        (1),(2)两条是微观物理的结论,与相对论没有任何关系.其中(2)还是在相对论之前就得到大家公认的事实,更与相对论不沾边.这里出现的物理量一律是μ子所在的参照系说的.与人的测量无关.

                        无论你对待相对论是什么态度,对上面两条都不应该有意见.


                        306楼2008-02-24 18:22
                        回复
                          公式........N(t)=NoEXP(-t/T)...EXP表示e的(-t/T)次方...(2)

                          是早年原子核放射性实验的总结,在相对论出现之前就已经得到大家承认,对原子核的α,β,γ,衰变都解释得很好,理论也与实验符合得十分好.几乎没什么差错.

                          1932年发现中子.自由中子寿命不长.能在实验室获得,对研究中子的性质十分方便.由于中子慢化后能引起链式反应,当时希特勒(德国)及美国对此都十分重视.因此加强了对中子的研究.人们认为自由中子衰变当然也应该符合(2)式.实验中发现:

                          对慢中子,实验与(2)式符合的相当好.
                          如果不把中子慢化,即中子速度比较大时,理论与实验不符合.并且速度越大,理论与实验的偏离就越大!

                          如何解析这个现象?


                          309楼2008-02-24 20:01
                          回复
                            公式........N(t)=NoEXP(-t/T)...EXP表示e的(-t/T)次方...(2) 

                            公式中的T是平均寿命,简称寿命.也就是说:寿命与粒子的速度有关!这是不可能的事!怪!

                            当时已发现的微观粒子,寿命短的就只有正电子及中子,实验室没法得到正电子(当时),中子又与原子弹密切相关.因此有关中子的实验数据局外人无法知道.

                            1947年发现μ子,又出现了寿命与速度有关的怪事,紧跟着发现的π介子,还是出现寿命与速度有关的怪事.

                            怪事与(2)式密切相关,这等于说:在高速情况下,衰变规律(2)式不成立!这是与国防,军工密切相关的事情,要求尽快解决.人们自然问:改成什么样子才成立?


                            310楼2008-02-24 20:56
                            回复
                              只要能解决问题,各种方案都可以提出.

                              问题在于衰变规律(2)式中不出现质量,如只考虑质量速度关系,矛盾不能解决.因为(2)式中有3处出现时间,考虑质量速度关系可以把指数部分的矛盾解决,但是左边的N(t)的矛盾没有解决.因此实验与理论还是不符合.


                              314楼2008-02-24 2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