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只是他的记忆。
————————————————————
记忆中的第一次初见是在德/国少见的暴风雪天气中,女孩穿着单薄的外衣敲响了他身处于树林木屋的门,当自己开门的时候少女扯出了一个微笑,然后用并不准确的德语说着:“我迷路了先生,而且遇上了这么大的风雪,我可以在你这呆到雪停么?”
看她的样子与口音路德知道她来自于东方的某个国家。
很难想象一个东方少女是如何独自一人在这异国他乡生活的,他看起来那么年轻,也许只有15岁。
“我的名字是王春燕,来自中/国。”温暖的木屋里少女把头发散开来好使自己被冰雪弄湿的发干得快些,清澈的棕色双眼如同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宝石“你的名字是什么,先生?”
“路德维希。”他把热好的土豆泥放在桌上,意视女孩吃下,也许是常年没有与异性相处,他的肢体语言有些笨拙,而看着这些的女孩笑了起来,不同于一般西/方/女/人的艳丽与高贵,这个东/方/少/女笑起来清泊淡雅,就像他们国家的国花矢车菊。
“可以叫你路德吗,先生?”
“可以。”他答。
“那么我走之后,可以再来看你吗?”少女突然问。
反复思考过后,路德点了点头。
路德曾经去过中/国,虽然那并不是什么好的回忆,但他记得中/国的女人都是小脚。
可王春燕并不是。
“因为我早就过了那个年龄啦。”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女孩不经意的回答“哇,路德你怎么知道这个的,你去过中/国吗?”
一句带过,转移话题,每当路德问她关于她的事时,她都使用这个办法。
一个有故事的小女孩。
当然,他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于是两个有故事的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并不是很漫长的冬天。
春天快要来临的时候王春燕对他说她要回中/国。
“总之……家里有些事越来越麻烦了……”王春燕这么对他说。
王春燕离开那天给了路德一个信封,信是用中文写的,清秀流畅,就像王春燕那一个人。
我希望你来找我。
路德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字里的意思,以及,那个地址。
可是,他去不了中/国。
1933年5月的一个晚上,那个男人站在火堆前大笑,宣誓新时代将要来临。
基尔伯特找到了在林中木屋中的他,那天起,他再一次穿上了军/装。
不是作为路德维希,而是作为一个国家,作为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