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有命吧 关注:22贴子:1,603
  • 16回复贴,共1

〖美文〗心灵的四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10 09:11回复
    『手中的星星』
    有一位会看手相的朋友说:“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有一颗星星指引他的方向,大部分人的星星在天上,他必须跟着星星走,让星星决定他的命运;而小部分的人,手掌上有一个星形的纹,那星星就握在他的掌中,由他自己去支配。”
    但是我认为:即使我们手中没有那个星纹,也必须伸出毅力的手,把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从天上摘下来,让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10 09:12
    回复
      2025-05-26 03:17:46
      广告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也可以讲:“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而没有忧虑的人,并不一定快乐,因为他们总会想那遥远不可预期的未来。反而是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总忙着应付眼前的一切,倒也容易知足常乐。
      拜伦说:“忙碌,就没有时间流泪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我们唯有在困苦中才能磨练自己,也才能不断获得突破困难后的快乐。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10 09:13
      回复
        『流年暗中偷换』
        许多蒙古人不说多少岁,只说:“有了多少回。”意思是过了多少度春天。在北国,季节的变换特别鲜明,春天的萌发,夏天的繁荣,秋天的萧瑟,冬天的沉寂,各有各的风采。春去春回,也给人特别深刻的感觉。而在台湾,四季的变换,不太显明,尤其在繁忙中逝去,很难自觉,只有到月历撕去最后一张,才给人一种“又过了一回”的感伤。
        古诗中说:“流年暗中偷换。”真是描写得太传神了。时光的手,就是在偷偷地更换日子,偷换了我们的黑发为白发,健壮为衰老,敏捷为迟缓,更偷换了我们的生命为死亡。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时刻警醒,分秒必争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10 09:14
        回复
          每天同步意林吧,请各位吧友敬请关注。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8-10 09:15
          回复
            『尽在不言中』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大会上说“法”,拿着一朵花,面对众人,一句话也不讲,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释迦就把法门传给了迦叶。
            这虽然只是有关禅的一段故事,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往往有同样的情形,所谓“尽在不言中”,于心灵的沟通上,常有更完全的感应,问题是我们怎样在这个纷杂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敏锐的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10 10:17
            回复
              这是楼主原创么?
              您好:您的帖子已经被我们记录。根据我们 2014年1月1日最新出台的《互联网发言管理认证条例》,您的IP已经被我们锁定。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组织网络技术相关人员进行对您的资料搜集以及相关惩罚措施的制订等工作。我们即将对您进行抓捕。若想逃过抓捕,就去四方有命吧!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10 10:45
              收起回复
                『增益己所不能』
                李后主与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最著名的词人,而他们的遭遇也是相近的。由后主的宫廷生活与易安的恋爱时期,到后主的失国北上与易安的夫亡南渡,同样给予他们强烈的打击,但也因此造成词风由清丽婉约而雄奇凄厉的变化,更增加他们作品的广度与力量,奠定了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有大不如意的事,就近处看,虽是祸,就远处看,未尝不是福,因为那些刺激、震荡,带来的常是“增益己所不能”的力量。


                8楼2014-08-10 15:29
                收起回复
                  2025-05-26 03:11:46
                  广告
                  还有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18 09:31
                  收起回复